尿道结石泌尿系结石病症详解与中

尿道结石,亦称泌尿系结石。

主要由于钙磷代谢紊乱,尿中晶体饱和度高,容易形成结晶,晶体与胶体沉积而成。

相当于中医石淋病范畴。

治宜利尿通淋,行气活血。

1.重剂排石汤

来源:《急腹症方药新解》。

功用:破血,活血祛瘀。

主治:尿路结石,石体较大,停留嵌顿时间较久,或结石部位有粘连。

组成:三棱15克,莪术15克,穿山甲9克,皂角刺9克,桃仁12克,赤芍15克,乳香9克,没药9克,牛膝15克,青皮12克,白芷15克,薏苡仁30克,枳壳15克,厚朴15克,金钱草30克,车前子15克。

用法:每日1剂,煎取~毫升,每剂2~3煎,每日服2~3剂。

方论:

方中三棱,莪术、桃仁、赤芍、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止痛;

皂角刺消肿,下胞;

薏苡仁利水排脓;

白芷消肿止痛。

2.通淋化石汤

来源:《山西中医》(,3:26)。

主治:尿路结石。

组成:滑石15g,木通6g,金钱草24g,小茴香10g,海金砂15g,瞿麦10g,石苇10g,川楝子10g,甘草梢10g,雄鸡屎白(焙黄干为面)15g。

用法:水煎前9味,取汁冲服鸡屎白粉,1日4次。

验案:尿路结石。《山西中医》(,3:26):治疗尿路结石80例,肾结石6例,膀胱结石14例。

结果:全部治愈(症状消失,结石排出,X线平片无结石显影)。最短服药6剂,最长服药22剂。

3.扶肾排石汤

来源:《吉林中医》(,5:9)。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山药20g,山萸肉,泽泻各15g,茯苓20g,丹皮15g,生地30g,瞿麦,萹蓄,木通,石苇各15g,金钱草40g,海金砂20g。

用法:水煎服。于服药第2天开始,每天肌注山莨菪碱(-2),早晚各1支,以利排石。

验案:泌尿系结石《吉林中医》(,5:9):治疗泌尿系结石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15~55岁;病程10天至半年。

结果:痊愈(B超结石影消失,尿检正常,症状消失者)48例,好转(B超结石超过1.0cm者未能排出,小者排出,症状基本消失者)3例。

4.祛瘀排石汤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1:22)。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桃仁12g,石苇12g,玄胡索12g,制乳没各10g,海金砂10g,枳壳10g,川楝子10g,鸡内金8g,车前草30g,金钱草15g,滑石15g。

用法:上药用清水ml,白酒50g,浸10~15分钟,再用武火煎开2分钟后,用文火煎3~5分钟,取汁~ml,1次服完,每日煎服2次。服药后少时续饮水ml,并每日做跳跃运动4~6次,1周为1疗程。

加减:

便秘加大黄,

体虚者加党参、当归等。

验案:泌尿系结石《湖北中医杂志》(,1:22):治疗泌尿系结石67例,男38例,女29例,年龄17~58岁,全部经X线摄片或B超检查有结石影,有肉眼血尿或镜检血尿,其中肾结石24例,输尿管结石38例,膀胱结石3例,尿道结石2例。

结果: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结石全部排出体外)58例,有效(结石部分排出,临床症状不能缓解)8例,无效(结石不能排出,临床症状不能缓解)1例,总有效率为98.5%。用药最长者4个疗程,最短者1个疗程。

5.补肾消石汤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5:)。

主治:肾结石。

组成:金钱草g,石韦,石榴树根,王不留行,溶石散各30g,川续断,杜仲,滑石各20g,元胡,牛膝各15g,木香10g。

用法:每日1剂,加水煎3次,滤药去渣,成药液ml,每次温服ml,日服3次,20天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治疗期间嘱病人以鱼腥草50g开水冲泡,频频代茶饮。

用法:血尿重加白茅根30g或小蓟20g;久病气血虚加黄芪、当归各20g,脾虚加炒白术15g;阴虚加生地20g;阳虚加仙茅、仙灵脾各20g。

验案:肾结石。《浙江中医杂志》(,5:):治疗肾结石96例,男69例,女27例;年龄19~30岁36例,31~50岁58例,50岁以上2例。

结果:症状完全消失,尿常规正常,B超复查结石消失为治愈,共42例;症状基本消失,尿常规正常,B超复查对照结石比原来缩小2/3以上,积水消失者为显效,共31例;症状缓解,尿常规检查示好转,B超复查对照结石溶化缩小1/3以上,积水明显减少者为有效,共20例;症状时缓时发,B超及尿常规检查未达到有效指标者为无效,共3例;总有效率为96.9%。

6.理肝通淋活血汤

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0,1:39)。

主治:尿路结石。

组成:柴胡,延胡索,乌药,川楝各10g,苡仁,石苇,冬葵子各30g,瞿麦,益母草各20g,泽兰15g,生地,麦冬各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用药时配合跳跃运动,4周为1疗程。

验案:尿路结石。《实用中医内科杂志》(0,1:39):治疗尿路结石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32岁;发病时间最短2天,最长7天,首发24例,复发36例。

结果:痊愈4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

7.通淋排石汤

来源:《国医论坛》(0,1:29)。

主治:尿石症。

组成:石苇,萹蓄,生地,郁金,金钱草,车前草,川牛膝各15g,泽泻,大黄各10g,冬葵子,王不留行各12g,滑石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期间嘱病人大量饮水,以10~15天为1疗程。

加减:

有血尿者,加茅根30g或小蓟10g;

发热者,加蒲公英或黄柏12g。

验案:尿石症《国医论坛》(0,1:29):治疗尿石症43例,男性35例,女性8例;疗程10~30天;平均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者18岁。

结果:治愈28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35%。

8.石淋通片

来源:《中国药典》。

功用:清湿热,利尿,排石。

主治:尿路结石,肾盂肾炎,胆囊炎。

组成:广金钱草。

用法:上药制成片剂,每片含干浸膏0.12g。口服,1次5片,每日3次。

9.石淋通冲剂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湿热,利尿,排石。

主治:尿路结石,肾盂肾炎,胆囊炎。

组成:广金钱草0g。

用法:制成冲剂,每袋装15g(相当于总药材15g),密封。开水冲服,1次15g,每日3次。

10.荡石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利水,通淋石。

主治:肾结石,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结石。

组成:苘麻子g,石韦g,海浮石g,蛤壳g,茯苓g,小蓟g,玄明粉83g,牛膝g,甘草50g。

用法:制成片剂。口服,每次6片,1日3次。

宜忌:孕妇忌用。

11.泌石通胶囊

来源:《新药转正标准》。

功用:清热逐湿,行气化瘀。

主治:气滞血瘀型及湿热下注型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适用于结石在1.0cm以下者。

组成:檞叶干浸膏、滑石粉。

用法:制成胶囊。口服,每次2粒,1日3次。

宜忌:出现胃脘不适、头眩、血压升高者应停药。孕妇慎用。

12.益肾通淋散

来源:《甘肃中医》(,2:16)。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鹿角霜30g,川牛膝30g,补骨脂15g,金钱草g,海金沙30g,鱼脑石20g,冬葵子30g,鸡内金30g,芒硝30g,王不留行30g,血珀10g,速尿mg,山莨菪碱mg,氟哌酸2.4g。

用法:共研细末,装胶囊,每日2次,饭后送服,每次15~20g,10天为1疗程。同时结合运动,且每日饮磁化水ml左右。

验案:泌尿系结石。《甘肃中医》(,2:16):治疗泌尿系结石76例,男47例,女29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8岁。

根据X线摄片及B超复查结果判定疗效,结果:痊愈59例,占77.6%,好转11例,占14.5%,无效6例,占7.9%;总有效率为92.1%。平均疗程21天。

13.五淋化石丹

来源:《中成药》(,6:23)。

主治: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

组成:海金沙,车前子,琥珀,鸡内金,石韦,泽泻。

用法:上药制成丸剂。每5粒丸重1.25g。口服,每次5粒,1日3次。急性泌尿系感染者,7天为1疗程;慢性泌尿系感染尿结石者,28天为1疗程。

验案:尿石症泌尿系感染《中成药研究》(,6:23):治疗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例,男例,女84例。结果:总有效率91.63%。

14.行气排石汤

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60)。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橘核15g,荔枝核15g,小茴香15g,金钱草75g,生内金15g(后下),海金砂15g,琥珀粉5g(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并配合多饮水和跳跃运动以助药力排石。

验案:泌尿系结石。《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60):治疗泌尿系结石50例,男39例,女11例;发病年龄多在25~40岁;其中肾结石4例,输尿管结石39例,膀胱结石7例;病史最长者3年,最短1周,多数在2周至1个月;结石最大者1.2cmx0.7cm,最小者0.4cm×0.2cm,数目最多者6个。

结果:痊愈(症状、结石消失,X线检查结石影已消失)34例,有效(症状缓解,结石缩小或下移3cm以上)11例,无效(症状及结石无变化者)5例,总有效率90%。

15.昆海排石汤

来源:《陕西中医》(,1:19)。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昆布,海藻各18g,红花9g,桃仁,柴胡各12g,白芍24g,枳实9g,海金沙,冬葵各12g,滑石15g,大黄9g,鸡内金(冲),琥珀各6g(冲),甘草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共取汁ml,分3次服。

加减:

湿热甚者加蚤休、黄柏、金钱草、虎杖、土茯苓;

血尿多者加大小蓟、地榆、茅根、三七;

肾阳虚者加肉桂、附片,减滑石、大黄;

肾阴虚者加生熟地、鳖甲、山萸肉,减滑石、海金沙、大黄;

结石久不移动者加甲珠、皂刺、乳香、没药、王不留行。

验案:泌尿系结石《陕西中医》(,1:19):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

结果:除3例为鹿角状肾结石无效改手术取石外,余27例均排出结石,临床症状消失。排石最快时间3天,最慢3个月,一般1个月左右。

16.肾石通冲剂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利湿,活血止痛,化石,排石。

主治:肾结石,肾盂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

组成:金钱草g,王不留行(炒)g,萹蓄60g,延胡索(醋制)30g,鸡内金(烫)40g,丹参40g,木香20g,瞿麦50g,牛膝30g,海金沙40g。

用法:制成颗粒剂,每袋装15g,密封。温开水冲服,1次1袋,每日2次。

17.双香排石颗粒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利水通淋,排石解毒。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乳香(制)g,青木香g,肉桂g,连钱草g,车前子g,木通g,徐长卿g,石韦g,瞿麦g,忍冬藤g,滑石g,冬葵子g,甘草g。

用法:制成冲剂,每袋装20g,密闭,防潮。开水冲服,1次20g,每日3次或遵医嘱。

18.排石颗粒

来源:《中国药典》。

本方制成膏剂,名“排石膏”(《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利水,通淋排石。

主治: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病属下焦湿热证者。

组成:连钱草,车前子(盐水炒),关木通,徐长卿,石韦,瞿麦,忍冬藤,滑石,茼麻子,甘草。

用法:制成颗粒剂,每袋装20g或5g(无糖型)。开水冲服,1次1袋,每日3次,或遵医嘱。

19.金威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渗湿泄热,排石通淋。

主治:泌尿系各部位结石,症见尿中时挟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小腹拘急,或腰腹绞痛难忍,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

组成:金钱草60克,威灵仙30克,炮山甲24克,滑石24克,川牛膝24克,鸡内金9克,制乳香9克,甘草梢4.5克。

用法:每日一剂,用文火煎两次,每次取汁毫升,共毫升分两次服,并多饮水,多做跳跃运动,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加减:对症情严重,痛势较剧者可酌加下列药物,组成排石大方治之。

木香、白芍、香附、沉香粉理气止痛;

延胡、桃仁、王不留行、大黄、芒硝等化瘀攻下;

旋覆花、代赭石、地龙、大麦杆、石苇、海金砂导引下行、利尿排石。

方论:方中金钱草渗湿泄热利胆排石;威灵仙善破坚积,长于化石;鸡内金消积化石;山甲攻坚;滑石渗湿泄热,滑可去着;乳香去瘀定痛;川牛膝破瘀消癥,且与甘草梢同有导引下行之功;配合应用具有渗湿泄热,运化积石导其外泄的作用。

验案:张某,女,40岁。平素酷喜肉食辣味酒酿等物,前因腰痛尿频、血尿,经X线检查诊为肾结石、肾盂肾炎,给予常规治疗后服中药化石。症见渴不欲饮,溲混而黄,尿道热痛,脉濡数、苔黄。平素湿热久蕴,拟渗湿泄热,运化积石,处金威汤原方不变,连服10付,药后排出黄豆大结石一枚,经X线复查,结石阴影消失。

20.益肾化通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益气补肾,化瘀通窍。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党参15~30克(人参9克),黄芪15~30克,菟丝子12克,补骨脂9克,石斛15~24克,山甲片12克,王不留行15克,茯苓30克,冬葵子12克,石韦30克,瞿麦15克,郁金15克,鸡内金12克,赤芍15克,金钱草30~6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分服,用药同时,嘱病人注意饮食,多饮水,做跳跃运动。

加减:

结石活动期、热象较明显者,去补骨脂,酌减参、芪,或改用太子参,重用金钱草、瞿麦、冬葵子,或选加川牛膝、琥珀粉、石决明、大黄;

腹痛明显者,加白芍、甘草;

结石静止期、气虚明显者,重用党参、黄芪,有条件尽量用人参;

结石日久者,可同时选加血余炭、三棱、莪术、丹参,配理气之品木香、台乌药;

有阳虚之象者,重用补骨脂、菟丝子;

有阴虚之象者,重用石斛。

21.活血化石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行气活血,利尿化石。

主治:肾结石临床特点以肾区腰部酸胀、疼痛为主证,部分病人可无明显症状,而在体检时被B超所发现。

组成:金钱草30克,石韦10克,泽泻10克,冬葵子10克,滑石20克(布包煎),丹参15克,川芎10克,三棱10克,莪术15克,大黄10克,鸡内金15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取汁毫升,分三次服,并每日饮水0~2毫升。

加减:

乏力气虚者加潞党参30克,生黄芪20克;

腰寒肢冷、阳虚寒胜酌加巴戟、肉桂、附片;

水湿明显者酌加防己、茵陈、木通、灯心草。

方论:方中金钱草、石韦、冬葵子、滑石利尿通淋化石;泽泻利尿坚肾;丹参、川芎、三棱、莪术活血化瘀,大黄通瘀泻下,鸡内金通淋化石。

验案:张某某,女,35岁。右腰部酸痛6个月。半年前劳动后自感右腰部疼痛,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此后腰部常感酸胀、闷痛、不适。病人无外伤史,腰部无红肿瘀血,右肾区轻度叩击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B超检查示显右肾中盏有一0.5~0.4cm结石并轻度积水。证属气滞血瘀,湿浊郁留,诊断为右肾结石。用上方加巴戟、肉桂、海金砂、生黄芪,每日1剂,嘱每日饮水0~2毫升。服药一周后复诊,自觉精神好转,腰部不适消失,守前方去巴戟、川芎,加沉香、苡仁、乌药、茯苓。再进四剂后,结石排出,经B超复查正常而愈。

22.三金胡桃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滋肾清热,渗湿利尿,通淋化结。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金钱草30~60克,生地15克,海金砂12克,玄参12克,石苇12克,瞿麦12克,车前子12克,滑石12克,天门冬9克,怀牛膝9克,炙鸡内金粉6克(分二次冲服),木通4.5克,生甘草4.5克,胡桃仁四枚(分二次嚼服)。

用法:每日一剂,头煎加水毫升,文火煎沸后30分钟得毫升,二煎再加水毫升,煎法如前,余毫升。两煎药汁合兑,分早晚各温服一次。

验案:钱某,女,39岁,干部。年5月间、突感右腰部疼痛剧烈,辗转不宁,大汗肢冷、呕吐。查尿常规:红细胞(+++)。经用保守治疗疼痛缓解。于年9月25日腰痛复犯,医院拍片检查:右侧输尿管下段有两块0.4x0.7厘米结石阴影,左侧输尿管下段有一块0.6x0.9厘米结石阴影。于10月20日开始服用上方、于11月3日排一块结石如黄豆大,于2月10日又排出有棱角如小花生米之结石一块。及至年8月22日两肾区绞痛又复发,又服上方,于9月11日再排出结石一块,9月26日拍片检查双侧输尿管无异常发现。

23.二子化瘀排不畅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活血化瘀,清热通淋。

主治:泌尿系统结石,结石横径在2厘米以下者。

组成:急性子15克,王不留行15克,川牛膝15克,枳壳15克,生鸡内金9克,石韦30克,扁蓄30克。

用法: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次煎服,并嘱病人尽量多饮开水,根据病人所生结石的部位及体质情况,做相宜的体育活动。如跳绳、跑步、倒立等。

加减:

腰酸甚者加川断、狗脊;

肾阴虚者加生地、墨旱莲;

肾阳虚者加肉桂、制附子,或鹿角霜、仙灵脾;

气虚者加黄芪、党参;

尿血明显者加琥珀末(分吞)。

方论:方中急性子、王不留行活血行瘀而散结,其力较猛,故为本方之主药;川牛膝散肝肾瘀血,使血气流通以除凝滞,并能引药达下焦病所;“气为血帅”,枳壳能破气,故有助于上述活血药物更好地发挥化瘀排石的作用;生鸡内金消积化石;鉴于活血化瘀方药并无明显的利尿作用,故用石韦、扁蓄以加强通淋利尿的作用。《本经》称石韦能“利小便水道”。

24.邓氏通淋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清热利湿,通淋逐石。

主治:输尿管结石。

组成:金钱草30克,海金沙藤18克,白芍10克,生地12克,鸡内金6克,琥珀末3克(冲服),广木香4.5克(后下),小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

方论:

方中金钱草清利湿热,为排石化石之上品;

海金沙藤、鸡内金、琥珀利尿排石、溶石;

广木香理气,小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清利湿热,排石溶石之功。

25.通淋化瘀排石汤

来源:《四川中医》(0,5:33)。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金钱草50g,海金砂,滑石(包煎)各30g,蒲公英20g,车前子(包),泽兰,益母草,牛膝,鸡内金各15g,硝石(冲服)10g,生甘草5g。

用法:1日1剂。水煎服。

加减:

血尿,加大、小蓟、白茅根;

腰痛,加川断、杜仲;

腹痛,加白芍;

气滞,加广木香、乌药;

便秘,加生大黄;

肾阴受损,加生地、枸杞;

气虚,加黄芪、党参。

验案:泌尿系结石《四川中医》(0,5:33):治疗泌尿系结石54例,男36例,女1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7年。

结果:痊愈36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治愈率66.7%,总有效率88.9%。排石时间最短者5天,最长者90天,平均21天。

26.五子排石汤

来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0,2:21)。

主治:肾输尿管结石。

组成:留行子10g,车前子15g,冬葵子10g,川楝子15g,急性子10g,金钱草40g,生内金10g,枳壳12g,京三棱10g,蓬莪术10g,泽泻10g,川牛膝12g,六一散20g。

用法:水煎服。15天为1疗程。每日服药后过2小时,饮白开水ml,过30分钟做跳跃活动,连跳50~次。如肾绞痛发作甚者用阿托品肌注。

验案:肾输尿管结石。《浙江中医学院学报》(0,2:21):治疗肾输尿管结石55例,其中男45例,女10例;年龄20~50岁51例,50岁以上4例;病程3天至10年;肾结石25例,多发性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20例;尿血均为阳性;x线腹部平片显示阳性结石28例,B超提示阳性结石27例,有肾积水者25例。

结果:治愈(结石排出或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X线腹部平片及B超提示阴影消失者)40例,有效(部分排出或结石位置下移,症状明显缓解者)8例,无效(经6个月治疗,结石大小位置无变化者)7例,总有效率为87.27%。

27.固肾利湿化石汤

来源:《陕西中医》(0,6:)。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滑石,金钱草各30g,穿破石,瞿麦,王不留行,乌药,怀牛膝各10g,鸡内金,海金沙,冬葵子,白茯苓,桑椹各12g,海浮石,生大黄,地龙,郁金,炮山甲,升麻,甘草梢各6g,黄芩15g,鱼脑石4个(研末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验案:泌尿系结石《陕西中医》(0,6:):治疗泌尿系结石例,男例,女85例;年龄17~64岁。

结果:痊愈(症状消失,X线、B超或拍片检查无结石存在)例,显效(症状显著减轻,透视或B超显示结石变小变少或向下移动)37例,无效(诸症依然,透视拍片或B超均证实结石无明显变化)45例,总有效率78%。

28.清降排石汤

来源:《江西中医药》(,4:59)。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金钱草30g,海金砂15g,车前子15g,滑石(包)30g,冬葵子15g,牛膝15g,威灵仙15g,磁石(先煎)30g,鸡内金15g,淮山药12g,麦冬12g,白芍12g,生甘草6g,琥珀10g(研末冲服)。

用法:上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每周停用1~2天,1个月为1疗程,一般连服1~3个疗程。

验案:泌尿系结石。《江西中医药》(,4:59):治疗泌尿系结石例,男例、女41例;年龄在20岁以上;病程0.5~10余年。结果:完全排石92例;部分排石或结石位置明显下降35例;无明显改变37例;总有效率为77%。

29.排石汤

来源:《千家妙方》引杨友信方。

主治:下焦湿热,泌尿系结石。

组成:金钱草30克,生鸡内金15克,篇蓄15克,瞿麦15克,滑石30克,车前子15克,木通6克,冬葵子30克,留行子18克,牛膝10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验案:石淋病例:夏某某,男,23岁,邮电工人。经常左侧腰痛,尿急、尿血一月余,经X线腹部平片检查,发现左输尿管中段有黄豆大不透光阴影,诊断为左输尿管结石。曾在门诊服药20剂,因突起左腰后痛,尿血,急诊入院。服“排石汤”18剂,排出结石一块(1.1x0.8cm),痊愈出院,随访5年未再复发。

30.轻剂排石汤

来源:《古今名方》引医院方。

功用:行气通淋。

主治:尿路结石。

组成:车前子,泽泻,石韦,滑石,冬葵子,牛膝,枳壳,王不留行各15克,金钱草30克,莱菔子15~30克,大黄3~9克。

加减:

若有脾气虚,加党参、黄耆,去大黄;

肾虚,加熟地、何首乌、补骨脂;

肾结石,加补肾药;

输尿管、膀胱结石,加乌药,重用大黄、莱菔子;

少腹拘急,痛及脐中,结石下移时,重用冬葵子、牛膝。

31.益胆丸

来源:《古今名方》。

功用:行气散结,排石通淋。

主治: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阻塞性黄疸及肾炎,胆囊炎。

组成:郁金克,玄参,滑石粉,明矾,金银花各克,火消克,甘草60克。

用法:上为末,为丸。每服1.5克,一日二次。

32.通络排石汤

来源:《古今名方》引刘炳凡经验方。

功用:益气活血,通络排石。

主治:尿路结石。

组成:金钱草30克,六一散15克(包),火消4.5克(分兑),桃胶30克,白芍,腊瓜(八月札)各12克,当归9克,郁金5克,鸡内金3克。

33.益胆丸

来源:《古今名方》。

功用:行气散结,排石通淋。

主治: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阻塞性黄疸及肾炎,胆囊炎。

组成:郁金克,玄参,滑石粉,明矾,金银花各克,火消克,甘草60克。

用法:上为末,为丸。每服1.5克,1日1次。

34.凿石丸

来源:《古今名方》引湖南医院经验方。

功用:通淋排石。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冬葵子,海金砂,滑石各15克,地龙,牛膝,茯苓,泽泻,赤芍各9克,火消,甘草梢各6克,琥珀,沉香各3克。

用法:上为末,水为丸。每服15克,一日三次。

35.排石汤

来源:《中草药》(,1:32)。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金钱草60g,车前子9g,木通9g,徐长卿9g,石苇9g,瞿麦9g,银花藤15g,滑石15g,冬葵子9g,甘草15g。

用法:上药水煎提浸膏,制成冲剂。每袋20g,相当原生药52.86g。每日3次,每次1袋冲服。

验案:泌尿系结石《中草药》(,1:32):治疗泌尿系结石例,男95例,女21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3岁;

结果:开始治疗至排石时间、最短为1日,最长为日,在1个月内排石占大多数、共64例,占55.2%,而其中又以1个月内者为最多计43例,占37.07%,平均排石日数为73日。

36.金牛排石汤

来源:《新医学》(,4:)。

功用:清热渗湿,化瘀通淋。

主治:尿路结石。

组成:金钱草二两,冬葵子五钱,飞滑石四钱,海金沙四钱,川牛膝三钱,川红花一钱半。

加减:

肾结石,加核桃肉四钱,鸡内金二钱,王不留行三钱,车前仁四钱;

输尿管结石,加尿珠子、腊瓜各二两;

膀胱结石,加石韦四钱;

尿路结石,加火消一钱;

气虚,去红花,加党参、黄耆各五钱;

肾阳虚,加补骨脂四钱,菟丝子四钱,或肉桂一钱半,附子三钱;

肾阴虚,加熟地、枸杞、核桃肉各四钱;

脾虚,加山药、茯苓各四钱;

如结石久不移动,舌苔,脉象均无虚象者,重用清利之药,并加一些行气活血的药,如桃仁、红花、山甲、当归等;

腰痛腿痛,加柔寄生、川续断各四钱;

尿道痛,加甘草梢三钱;

血尿,加白茅根二两;

有感染者,加黄芩四钱,紫花地丁或蒲公英一两;

大便结,加生川军二钱;

绞痛发作或持续甚者,加玄胡、香附、广木香各三钱。

37.通淋排石汤

来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36)。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滑石20g,冬葵子20g,瞿麦15g,石苇12g,炒蒲黄9g,川牛膝12g,木通12g,泽泻12g,车前子12g,芒硝12g,煅硼砂12g,海金沙20g,鸡内金9g,台乌药12g,小茴香12g,炒鳖甲12g,金钱草20g,篇蓄12g,陈皮12g,茯苓12g,茅草根2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5剂为1疗程。若气虚加黄芪,阴虚加生地,气阴两虚芪地同用,阳虚加附片,若血尿多加小蓟炭,腰痛甚加杜仲,腹痛甚加广木香或川木香。

验案:泌尿系结石《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36):治疗泌尿系结石36例,均有不同程度阵发性腰腹绞痛或放射性疼痛,肉眼或显微镜下有血尿,经腹部平片或肾静脉造影证实为泌尿系结石,病情有初发有复发。

结果:

痊愈(结石排出,临床症状消失,X线摄片检查原结石阴影消失,尿检正常)占67%;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亦见部分结石排出,X线摄片检查原结石影较前缩小或结石有移动,但结石影未完全消失者)占6%;

无效(经服药15剂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稍有改善,但始终结石未排出者)占27%;总有效率为73%。

38.益气活血祛瘀汤

来源:《云南中医杂志》(,2:13)。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黄芪60g,续断30g,桑寄生15g,地龙15g,丹参30g,三棱10g,莪术10g,益母草30g,乌药10g,桃仁10g,红花10g,川牛膝10g。

用法:每日1剂,30剂为1疗程。可连续服药3个疗程。

用法:偏于下焦湿热者,加黄柏、米仁、金钱草;脾虚气滞者,加陈皮、半夏、木香、厚朴等;心气不足,加枣仁、桂枝、五味子等;血尿较甚,加黄芪、党参等。

验案:泌尿系结石《云南中医杂志》(,2:13):治疗泌尿系结石例,男例,女47例;年龄8~59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15年;肾结石27例,输尿管结石例。

结果:

治愈(排出结石,再经X线尿路平片复查,结石阴影消失)例(57.8%);

显效(服药1个疗程,X线复查结石下移10cm以上者)20例(8.8%),

有效(服药1个疗程,X线复查结石下移2cm以上)15例(6.5%),

总有效率为73.0%。

39.三金排石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利尿排石。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海金沙60克,川金钱草60克,鸡内金12克,石韦12克,冬葵子9克,硝石15克(包),车前子15克(包)。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服。

加减:尿石不尽可加煅鱼脑石30克,以加强排石作用。

方论:

方中海金沙、金钱草、石韦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治结石之佳品;

鸡内金、硝石善化结石;

车前子、冬葵子能利尿。

诸药合用,共奏利尿排石、化石之功。

40.金珀消石散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主治:砂石淋。

组成:海金沙克,苏琥珀40克,净芒硝克,南硼砂20克。

用法:以上诸药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1日3次,每次以白开水送服5~10克。

方论:本方由一派攻伐渗利之品组成,药专力猛。海金沙甘寒、利水通淋,为治淋之要药;琥珀甘平,活血散瘀,利尿通淋,既可排石又可止痛;芒硝咸苦寒,能逐实化石;硼砂甘咸凉,因其为碱性,可使黏膜去垢,口服用于尿道杀菌,特别是尿为酸性时,可使之成为碱性,这对于排石和防止继发尿路感染都是有益的。

41.火硝排石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清利湿热,通淋排石。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硝石3克,乌药10克,元胡10克,红花10克,骨碎补10克,赤芍10克,内金10克,桃仁10克,肉桂3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10克,泽泻15克,石韦10克。

用法:每日一剂,药物用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每煎取汁毫升,共煎二次,早晚分服。

方论:石淋一症乃湿热蕴阻,煎熬尿液而成。方用火硝一药,意在辛苦微咸,可软坚散结,按《神农本草经》可化七二二种石,故而用此。乌药、元胡理气止痛;红花、桃仁活血化瘀破结;金钱草、海金沙、泽泻、石韦、内金利尿通淋排石,佐以肉桂以化气行水,加之骨碎补益肾强腰以助排石之力。

验案:刘某某,男,26岁,工人,初诊于1年10月5日。主诉:两天前突然左侧腰疼剧烈,难以忍受,经注射度冷丁50mg方缓解,后仍腰酸痛,乏力。检查:病人面色红润,无痛苦面容,舌质红、苔薄黄,脉象滑数有力。B型超声波检查报告:“左侧输尿管末端结石。”中医辨证:湿热瘀血,闭郁不宣。治宜清利湿热。予火硝排石汤7剂。二诊:面色神志无异常,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有力,诉腰酸减轻,但仍乏力。于前方加王不留行20克,皂刺20克,瞿麦10克,7剂。三诊:病人主诉服上方第5剂时,在排小便时,忽感尿道刺痛,排出结石一块约0.5cm(带来实物)为土黄色不规则的菱形状颗粒。于上方减去硝石、王不留行、皂刺,加茯苓20克,远志10克,寄生20克。后经“B超”复查输尿管已无结石存在。

42.三石三金排石汤

来源:《浙江中医学院学报》(,5:21)。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飞滑石,硝石,生内金,白茯苓,广金钱草,海金沙,炙地龙,车前子,白术,玉米须,淮牛膝,生黄芪,生甘草。

用法:上药加水ml,煎取汁~ml,日分3次服完,必要时可日服2剂。

加减:

气滞血瘀者,加元胡、三棱、莪术;

脾肾阳虚者,加苍术、淫羊藿、淡附片;

湿热蕴结,加黄柏、过路黄、蒲公英;

气血两虚,加炙黄芪、熟地、炒党参;

尿检有蛋白者,加白茅根、净蝉衣、赤小豆;

有脓细胞者,加土茯苓、地肤子。

验案:泌尿系结石。《浙江中医学院学报》(,5:21):治疗泌尿系结石86例,其中男65例,女21例;年龄15岁以下3例,16~60岁76例,61岁以上7例;肾结石30例,输尿管结石53例,膀胱和尿道结石3例;合并肾炎5例,肾盂积水伴有梗阻18例,高血压3例,糖尿病2例。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型15例,湿热蕴结型52例,脾肾阳虚型9例,气血两虚型10例。病人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经化验、摄片及B超证实,结石最大横径在1.5cm以下。

结果:排石者52例,排石率为60%。其中服药5~40剂者28例,40~剂者27例,剂以上者9例,最多为剂。未发现毒副反应。

43.通淋汤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4:20)。

主治:泌尿系结石。

组成:海金沙,石苇,滑石,车前子,四川大金钱草各30g,篇蓄,瞿麦,泽兰,泽泻,冬葵子各12g,木通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验案:泌尿系结石《江苏中医杂志》(,4:20):治疗泌尿系结石46例,男39例,女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以20~40岁居多;病程最长7年,最短2小时。结果:服药后结石自尿道排出者14例,手术取石者3例,症状好转29例。排出结石最小如砂粒或米粒,最大如黄豆。结石排出最快3~7天,最慢3~6个月。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木木每天5分钟聊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js/8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