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熊妈组织的“贝尔生存训练营”活动,让三五班这个呆萌的小集体往“小驴”的方向上跨了一大步。这一次,经过1个多月的筹备,更考验毅力、体力的“灵山徒步穿越露营”活动又开始了。当然,大多数的娃们、家长们可能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年6月16日早上7点半,30多个3-12岁的娃,40多个30-60岁的家长,再加上3位领队,满满两辆大巴车浩浩荡荡向着灵山开去。
中午11点半,到达这次拉练的起点——九龙洼。
气温不算太高,阳光也不刺眼,天上的云走走停停,大家在草地上吃着自备午餐,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追追跑跑地玩了起来。“小法布尔”同学自家午餐不好好吃,跑草地上逮了只倒霉的蚂蚱,在一众惊叫声中,放嘴里嚼了,俨然“荒野求生”里小版的贝爷。
12点多,收拾好垃圾,简单整了整装备,领队带领着大家做了做准备活动之后,由海叔做先锋,80多人的队伍长龙般拉开,开始了徒步穿越。
一开始的山路相对比较平坦,起伏不大,大家饶有兴致地走着。我的前方是王俊凯同学的外公,背着好大一个背包却步履矫健。
一路行走,稀疏的草甸渐渐茂密起来,地势逐渐升高,小路弯入灌木丛中,裸露陡峭的山岩伫立在身畔,星星点点的小山花在稍嫌枯燥的穿越途中绽放着。别看它们不起眼,却都有着可爱美好的名字:细叶百合(山丹)、华北耧斗菜、瓣蕊唐松草、蒲公英、野蔷薇、蓝花棘豆、毛蕊老鹤草、长瓣铁线莲、丁香、大黄、紫苞鸢尾、渥丹、石竹、漏芦(狼头花)、绣线菊、天仙子、火绒草。
我们走过了夏子墓,走过了无名二和无名一,这都是在驴友群中口口相传的名字。无名二和无名一这两座小山生长着大量的野韭菜,当地人也叫韭山。
在两点左右,大家在山顶短暂休息。两位当地大婶坐在路边,身边放着一捆捆割来的野生韭菜。如果不是路程还太远,还真想买上一捆,和鸡蛋炒一炒,不知是怎样的美味。
休息处还有一大片野蔷薇,单薄的花瓣,颜色也不鲜艳,就那么淡淡开着。
大人们都坐在草地上,喝喝水歇歇脚。这里要说说组织者很是贴心,特意每人发了一个很轻的防潮垫,可以折叠,很好带,作用却很大。
稍事休息之后,继续前进,大家进入了背阴下坡的林间小路,潮湿阴凉,很是舒适。走着走着听到叮叮当当悦耳的铃声,原来林间有几只牛在闲逛。偶尔还能看见几株野丁香,凑上去闻了闻,却没什么香味,还有一些白桦树,白色有横裂纹的树干在幽暗的环境中很是显眼。
没一会儿就从树林中穿出,开始在山脊上行走。这一次可没有那么轻松了,坡度增大,没有了树木遮挡,午后的阳光也更厉害了。大人小孩儿都低头奋力攀登,爬了好一会儿,腿软眼花,一抬头却发现还有很长的上坡路。
山脊的左侧是缓坡,往下望去是大片的草甸和灌木;右侧却是深深的山谷,不敢太过靠近,但却能眺望到层层叠叠的远山。
好容易爬到山顶,大致是下午2点半,大人们都瘫坐在地上,大口呼吸,一问,却只是走了行程的一半而已。孩子们倒依然精力充沛,小法布尔同学用树枝挑着大滩的牛粪,把在粪堆中栖息的好多蜣螂(俗称屎壳郎)拨进矿泉水瓶中,宝贝般一直拿着,至今还有几只在他卧室的玻璃缸里吃着苹果。
休息了好一阵儿,海叔一声令下:接下来就基本是下坡了。
似乎是个好消息。
但真正开始下坡,才发现这段路程更是艰难。因为坡度极大,路上有很多碎石干土,大家只能相互搀扶着慢慢一步一步横着下,时不时听到惊呼一声,那是又有人坐了屁墩儿。领队们接应着大家,家长们拽着孩子,怕他们不知深浅冲下去。队里年龄最小的两个小朋友,刘思睿的妹妹、陈家禾的弟弟陈家慕,居然也都跟着家长一步一步地蹭下高坡,为两个小宝宝和妈妈点赞。
之后的路程,在经历了高坡升降之后,就已经不算什么了,或者说已经累麻木了。到下午5点左右,历时5个小时,行程9公里,我们终于到达了黄草梁营地。
营地是一个小小平缓的山包,绿绿的草地上已经有其他背包客支起了彩色的帐篷,环绕着这个小山包的,是连绵的远山和朵朵白云。看过之前露营的照片,帐篷隐在白蒙蒙的雾气中,仿佛置身云端。可惜这美景不是每次都能赶上的。
营地里,组织者的先遣部队带着装备已经到达。大家休息了一阵儿,开始拿行李、领帐篷,分组扎营。领队路飞非常细致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了支帐篷的方法,孩子们成了搭营的主力。很快,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帐篷象雨后的蘑菇一样纷纷冒了出来,这就是我们今晚的安乐窝。
7点,每组领队领了桶装水、气罐、灶头和不锈钢大盆,开始给我们准备晚餐。我们组的领队恰好是海叔,聊天中,才知道这位身材如小伙子般精瘦健壮的大叔居然已经69岁了,真是让我们这群中年家长自愧不如。
领队阿立事先从当地定了两只羊,炖得香香地装在大桶里。水烧好,放入汤料,再放上每组一盆的羊肉、牛肉丸、鱼丸、土豆、粉丝、白菜,香飘四溢,朱靖元妈妈帮着给大家盛菜,一众劳累了一天的大只小只围在火边狼吞虎咽,还有的爸爸喝上了啤酒。
大家笑着聊着,很快天就暗下来了。大人们收拾着,不知疲倦的孩子们又开始在草坡上疯跑,真是不得不佩服他们的体力。
似乎知道大家都累了,晚上9点多,老天开始下雨,赶着大大小小钻进了帐篷。听着雨点密密麻麻敲打在帐篷上,轰隆隆的雷声也来凑热闹,好担心会不会发大水。
因为太累,迷迷糊糊睡着了,朦胧中听到不知哪位领队在外面,帮着整理帐篷以免漏水,还把我放在帐篷外的小箱子挪到了大帐篷下,真是感激!
就这样,听着时疏时密的雨声一直睡到第二天6点多。换好衣服出来时,发现外面有好多孩子早已撒着欢儿地玩上了。就连海叔,也念叨着孩子们实在精力太旺盛了。
吃过早餐,收拾好营地,大家又开始了新的行程。
第二天的行程比昨天难度要低了很多,翻过了几个山坳口,沿着一条长长的相对平坦的山谷间小路,就能到达麻黄峪村。
期间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山坡上有一些羊在吃草,项思睿爸爸学着羊“咩咩”地叫了几声,那些羊听到召唤,居然纷纷掉头下山,并且一直回应着项思睿爸爸。其他小朋友见状也跟着“咩咩”叫,但羊儿们却不回应,只有项爸爸叫的时候,它们才回应。孩子们不服气,就这样孩子们叫几声,项爸爸叫几声,羊儿们叫几声,反反复复直到走到了牧羊人的身边。
中午11点半,大家终于走到了麻黄峪村。但这里并不是终点,之后还有5公里的盘山公路,虽然车子可以开,但急转弯太多。为了安全,领队阿立还是让大家步行到上车地点。
由于大部分家长都是第一次参加穿越活动,第一天消耗了大量体力,于是就在麻黄峪村雇了农用车送了一小部分家长孩子到山顶。而另外一些不知疲(si)倦(huo)的孩子家长跟着领队阿立、虚谷和59岁的大婶继续挑战。
我此时只有精力顾及自己的呼吸,迈着麻木的腿慢吞吞地跟着走,眼睁睁看着刘思睿姥姥穿着7、8厘米的坡跟鞋稳稳地走在前面;眼睁睁看着海叔前一刻还在山下,后一刻就抄近道变成了前面遥远的一个小点儿;眼睁睁看着龚楚瑜拿着木棍石头,追着孩子们在山坡上爬上窜下;眼睁睁看着李垠浩爸爸鼓励着李垠浩坚持前行;眼睁睁看着大婶气不喘心不跳拿着相机给尚有余力的孩子拍着山间飞跃照。。。
不知走了多久,终于走到了山顶。大巴车司机已经等不及了,开车上来接我们。
于是,在体力经受了考验之后,我又经历了精神上的强刺激:
大人们乘坐的大巴是类似双层巴士那种,车身很高,坐在上边,随着山路一个小起伏,我们就忽悠一下似乎飘到空中。在急转弯的时候,不自觉地把身子倒向山壁这一侧,担心因为自己的重量让大巴掉下看不到底的山谷。同时还担心着坐在前车的小法布尔会不会跟我一样害怕。我这个坐过山车连眼睛都不闭的傻大胆儿第一次感到生死一线。实在太佩服特意坐到车头的项爸、徐岩妈妈、阿立和伟大的司机叔叔了。
车子陆续接上前路的孩子家长,开到延庆柳沟的山中秀牛肚宴用餐。待到坐到餐桌旁,已是下午4点,饥肠辘辘的我们又开始新一轮的狼吞虎咽。
吃喝完毕,回程路上堵车,大家昏昏欲睡。到终点立水桥南,已是将近7点。
至此,历时两天,全程徒步21公里,最高海拔米的亚太三五班“灵山徒步穿越露营”之旅圆满结束!大大小小80余人经历了漫长跋涉、风雨露营、惊险过山车,享受了山中美景和美食,收获了坚韧和勇气!
再次感谢组织活动的熊妈(龚楚瑜妈妈);感谢朱靖元妈妈召集了好多好朋友使我们能最终成行;感谢阿立、海叔、飞鸿、大婶、路飞、虚谷各位领队不辞辛劳带着一众菜鸟平安穿越;感谢20多个勇敢的活力四射的孩子们;当然也要感谢我们这些中老年家长坚持到底!
注:文中插图有的取自活动群中收集的照片。
附上本次活动家长拍的美照,主要来自“渔歌唱皖”。文中有顾及不到的,在照片中找找自己的身影吧!
再之后是精心制作的这次行程的山花图鉴,感兴趣的看看吧。
美照:
花名来自小程序“识花君”
闹妈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