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用设备,还不能称其为古法养鱼。真正的古法养鱼是根据鱼的生长周期、生长特点、鱼龄、还有品种特征等,在新水逐渐变成老水的过程中,合理的用水、适时调节,对金鱼的生长方向给予一定的外力影响,已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这才是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留下的古法养鱼。
曾有机会,学习了刘景春老先生的北京金鱼的传统养殖方法,其中提到了古法养鱼水质的判断。
刘老先生养鱼近六十载,作为他老人家一生的兴趣爱好,完全都是传统的木海、泥盆养殖金鱼。这跟如今现代金鱼的养殖完全不一样。
传统养殖金鱼(古法),没有过滤,没有气泵,也没有电加热管等一切现代电器产品,完全都是靠饲养器皿中的水、水中的鱼、盆藻、阳光、气温等接近自然的各种条件结合起来,综合成一种成功的养殖手法。有些人会质疑:“那刘老先生的鱼养得怎么样?”我可以回答:“刘老先生的金鱼养得非常的滋润,用他的话讲,四岁的红虎头金鱼在北京的气候条件之下可长至克,并且很多鱼都被玩养十年以上。经过十余年的饲养,所培育出的虎头金鱼具有头大、身短圆、背直平、尾平展四开等完美无缺的精粹鱼种!”
先介绍一下这种传统养殖手法,对饲水水质的判断。
刘老先生养鱼的水一律都是清澈见底,没有听他提起过绿水的使用。水质之所以可以长期保持清澈,这归功于饲养器皿内壁中生有藻类,藻类的新鲜程度又被适时适度的换水保持的恰到好处。那么,刘老先生依据什么来判断换水的时机呢?答案是:水中的鱼。观鱼之状态,定水之情况。
新水状态
新水之中,氧含量非常充足,鱼儿们呈明显的活跃兴奋状态。此时群鱼聚集于水底,频繁摇摆其尾,似乎表现出心情愉悦的样子,这个时候,金鱼吃食多,排便透,怎么也不可能有生病的情况。
拿匀状态
过一段时间,金鱼虽然依然游于水底,可是并未聚成一堆,这个时候可知水中虽含氧较多,但已不十分充沛。如果鱼从水底层升至中层,且鱼之个体之间都保持着相等的距离(行话为“拿匀”),可得知水中开始缺氧。
咬水状态
若鱼上浮水面,露出水面咬水,驱之而去,可知此时水中明显缺氧,鱼虽不至死,但已影响其吃食生长等状态,鱼长期处于此状态,必会染病。如果发现金鱼水面咬水,驱之不去,说明水质严重败坏,极度缺氧,此时鱼已接近死亡,若不即刻采取措施,甚至二、三十分钟就会有死亡之鱼出现。
以上为刘景春老先生以鱼之状态判断饲水水质的情况,各玩家可借鉴,毕竟我们手里很少有专业测试水质氧含量的器具,就以水质的直接感触者——金鱼,来提示我们什么时候该换水,这个方法更加实用些。
再介绍一下古法养鱼养苔的方法,下文摘选自刘景春先生所著《北京金鱼文化概述》。
盆中之苔藻保养亦不容忽视。所谓养苔,其目的在于刷掉老苔,常葆新苔,使苔藻经常处于新生状态,以其强大之生命力运营充分的光合作用,制造充足之氧气,盆水因清爽透亮,适于金鱼之成长发育。
藻类品种繁多,但不论蓝藻,绿藻,黄藻或红藻,我们欢迎它们的茸毛状态,直毛若毯。一旦水老日多,长出厚黏之套絮,光合作用就会减弱,则养鱼之水日渐浑浊,金鱼顿失其机灵活泼之动态。此时,若将金鱼放入养好备用之新水中,则金鱼情态即刻改变。由此可见,若欲养好金鱼,养苔养水之道不可不知也。
顺应季节保养苔藓的方法
中国北方冬日气温低至0摄氏度以下。鱼室(洞子)内能保持在5-8摄氏度左右。苔藻在低温下生长甚慢。金鱼在鱼室中冬眠期间,苔藻几乎停止生长,盆水能保持透亮常清。故于冬初将金鱼移入鱼室之前,盆水更新之时,万勿刷苔太甚,要保留附于盆帮內层之苔,使能制氧,则在金鱼入室时,精神充沛,有利于安全越冬。
春秋两季,气温较低,苔藻生长迟缓,刷盆时不可将苔刷苦,以能保持苔底之绿色或黄色为宜。
夏季炎热,气温常在34、35摄氏度,刷盆时需将盆帮之青苔尽量刷掉;否则,三四天后青苔急速繁殖,新水易浑。盆水频繁更换不仅加大了主人的劳动量,对金鱼之生长亦不宜也。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鸣谢彩虹金鱼——
十年淘宝高信誉,日本进口饲料正规授权
金鱼相关水族用品专卖
nyu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点个「在看」,好鱼不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