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刘姐家的小院

北京的最好皮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52392.html

蜗居在空间狭小的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屋子里,透过窗户看见的是灰色的建筑,出门进门还得看门卫脸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心似乎越来越大了,腿感觉越来越长了,向往有朝一日去一处人烟稀少、有山有水、空气新鲜的地方安个家。房前屋后植有花草,种有瓜果蔬菜。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时躺在床上听蝉鸣鸟叫,揉揉睡眼掀开窗帘看花开叶动;当小米粥熬好时,当刚煮的鸡蛋出锅时,去屋后的菜地里摘两根黄瓜、拔一根大葱;当黄澄澄的椒盐炕馍片端上百花丛中的石桌时,当和先生开始每日的第一餐时,我开心地笑了:终于过上了称心如意的生活。

刚刚过去的这个星期天,雍水河畔的彪角镇石家河村唱大戏赶庙会,我和几位姐妹走进了同事刘姐家,目睹了刘姐两口的幸福生活,感叹她几年前已过上了我憧憬多年的幸福生活。

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为数不多的看戏人远远地蹲在或坐在庙旁的皂角树下,戏台下的几个老头为了躲避太阳的曝晒几乎上到了台子上,周边地里的玉米叶像麻花一样扭曲着,急切得一场大雨浇灌。

刘姐家似乎并不热,至少不用开空调也可以使人坐得很安稳。三分大的院落收拾得整洁而紧凑,前院建有三间平房,一间当过道,另两间被分割成三室一厅一卫的套房,后院有灶房和她老公张老师的工作室,对面是花坛和库房,最后边还搭建有门窗齐全的柴草房。大门往里正对的墙壁上镶嵌有一个大大的福字,过道与灶房的连接处装置了透明瓦雨棚,墙角放置有一人多高的两铁皮包麦子,摆设有沙发、根雕茶几和四个木墩。夏秋时节,这里就是一个开放式的会客厅。今天,我们一行几人初到时,第一个大西瓜就是在这里分吃的。

大门左侧箍有铁架的是20多平米的小菜园,入冬时盖上苫布就变成了一座温室大棚,菠菜、小白菜可随吃随采。大门上方有葡萄架,紫色的拇指大的十几串葡萄摇摇欲坠,茂密的叶子挡住了火辣辣的太阳。整个院子很温馨,绿植和花卉很多,顺竿爬的铁线莲,盆栽的吊兰、四季果、铜钱草,悬吊在窗户上的绿萝、紫罗兰,墙根处的几盆菊花长势喜人,静等花开。花坛中的桂花树、桃树,藤架上的牛腿瓜,为了方便移动栽植在花盆子里的月季、仁花菜……

刘姐和小女儿正在厨房里忙碌着。12点刚过,去庙会收布施的张老师回家了,笑盈盈地招呼着每位来客。张老师不光会治牙病,还练就有一手好书法,退休后选择回农村老家居住,农忙时参与收种,闲暇时去乡间小道散步,平日里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两个女儿有求助电话时,发动“宝马”拉上刘姐立即赶到。

午饭时间,摆放在过道里的两张饭桌围坐了大大小小近20人,刘姐自种自做的豇豆、西红柿、茄子、黄瓜、冰豆粉、面皮等12个凉菜口感很好,招来了一阵又一阵的赞叹声。后来,刘姐起身离开饭桌说是再上一个汤。不成想,当我们瓜分完最后一勺蔬菜、肉丸子熬制而成的三鲜汤时,韭苔炒鸡蛋、醋溜排骨、红烧肉、线椒夹馍、甜米等又一一摆上桌,虽然曾几次去厨房劝说已经吃得很饱了,不要再做了。最后的最后竟然还上了一大盘啤酒炖虾尾。刘姐告诉我们庙会年年有,但唱戏的时间并不多,今年能唱大戏她打心底里高兴,特意邀请了亲朋好友,准备的食材塞满了冰箱和冰柜,孩子大伯看到后还建议把他家闲置的一个冰箱搬过来,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吃饱喝足后,大家在客厅里高谈阔论,我刚进卧室躺下来没几分钟,就被毛和绿叶喊叫起来,很不情愿地离开了刘姐家。

刘姐家的小院虽然只去过一次,但在梦中似曾去过无数次。感谢刘姐热情款待,有机会还会去你家,与你一起赏花摘菜,向你学习美食做法,一起回忆工厂里的点点滴滴,感受小院里的宁静与美好!尝试一下除了自行车和小轿车以外四种车辆……

huanghehsp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cf/7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