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民间趣谈打钱杆的传说

白癞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news/a_7007786.html

轻轻点击上方"沅陵好有味"请偷偷   古代的二十四孝“目莲寻母”,相信众所周知。目莲出身在一个富裕家庭里,由于从小一心向善,乐善好施,有孝心,与佛有缘,可其母“青提夫人”性格恰恰相反,不仅吝啬,贪婪成性,而且爱杀牲畜,爱啖畜肉。目莲时常劝教母亲,多施善,勿杀生,因为牲畜也是命。母亲碍于目莲的面,有所收敛。可八岁那年,佛祖慧眼见此子有佛缘,且孝义之心可嘉。于是派接引尊者引渡目莲极乐成佛。儿子凭空不见,他母亲也不念去寻找儿子,而是趁儿子不在,大肆宰杀牲畜,大烹大嚼其肉。俗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迟与来早”。这天,观音云游此地,被牲畜怨气阻了云道,拔开云道一看,见目莲母亲杀孽太重,不久人世,死后被将打入饿鬼道,永不超生,念及目莲的孝心和同是佛家尊者面,决心帮目莲劝化一下他母亲,减轻罪孽。观音降落云头,摇身一变,变成白发苍苍,病态恹恹的老太婆,奄奄一息的扑到在目莲家的阶前。青提夫人早上开门,见老太婆奄奄一息的倒在自家门前,怕老太婆死在自家门前倒霉。于是找来一条绳子,捆住老太婆的脚,然后把绳子一头驾在肩上,拖着老太婆走向野外……观音见此,知道无法劝化,一切冥冥自有定数。又过经年,青提夫人死了,由于生前没有做过善事,又因杀生太多,罪孽深重,被阎王打下十八层地狱,铁链酷刑常侍侯,扔下饿鬼道,永世不超生。某天,目莲在莲台打了一个盹,模糊中看见母亲被枷锁锁着,扑倒在地,眼泪汪汪对他说:“儿啊,娘好苦啊,被锁在十八层地狱,你快来救救娘啊!”。梦醒,目莲,便向佛祖询求,我要地府救母。佛祖呵呵一笑说:你要救母,现在不是时候,何况你母生前造孽太多,天地不容,已被沦为饿鬼道,永不超生,夲尊念你孝心可嘉,可教你怎样救母。你于七月十五日,建个“盂兰盆会”,广请僧人,为你母亲做场法事超渡,你自己亲自用黑豆,黑米,黑芝麻熬成粥,名曰:拗九粥,让你母亲吃饱,同时让所有饿鬼道的饿鬼吃饱,这样,你母亲就可转人世投胎为狗了。目莲听罢佛祖言,不由泪滴泣然道:“佛祖,即为人道,为何要变成狗呢?求佛祖让我母亲升如天堂如何?”佛祖看着匍匐莲台的目莲尊者,慈悲心动,不由叹了口气说:尊者孝心感天动地,夲来你母亲变为狗只是因果循环,罢罢罢,我送你九环锡杖一根,你去天下五方做点善事,为母积点阴德,再于七月十五日夜,用九环锡杖打开地狱之门,救你母亲转投人道,然后再诵七天七夜经文,你母亲便可升天堂。目莲携杖走五方,扶危济困,广邀天下僧众于七月十五日夜在福州建盂兰盆会。又化得天下黑米豆,芝麻,借来女娲炼石的锅,请来水火二神,用圣水和米,用神火熬粥。所以今天人们称,农历七月十五为盂兰盆节,又称鬼节/中元节,在福州还称拗九节呢。七月十五日夜,目莲尊者,拜过五方,走过奈河桥,踏过忘川河,来到十八层地狱,口中念道:“目莲尊者上,手持如来锡杖,唵,嘛,呢,吗,哞,地狱门自开,枷锁自落,见我亲娘,拗九粥饿鬼共亨……”就这样,目莲打开地狱之门,见到亲娘,两眼泪汪汪。母亲转投人世为狗,目莲又亲自诵了七日七夜劝善经,他母亲终于得升天堂。而今,广东雷州,把目莲破地狱编成目莲舞。而在全国各地,老人的时候,都请佛,道两教“先生”超渡亡灵,其中“过桥”“破地狱”,就连那段经文也有相同之处。所以当破地狱后,逝者进入阴间,亲人都伤心哭送。还有先生破地狱之舞,就是目莲舞,各地叫法不一样,沅陵人称窜花,七人组成。说了半天,好像目莲救母与打钱杆扯不上任何关系。各位看官朋友,莫急,且等逍遥一一道来:在湘西每年从大年初一到十五闹花灯,如果你看过闹花灯,花灯舞就不足为奇了。花灯舞非常形似目莲舞,也是七人组成,不同的是由七个女孩子组成,每人手托一个花灯,如蝴蝶般的翩翩起舞,给主家拜年,送吉祥。这七人,应合天上七仙女。在吃宵夜时,为主家打动九子鞭舞。   并边唱边打(舞):一打一帆又风顺,二打二龙飞天台。三打三阳来开泰,四打四季广进财。五打五福临主门,六打六畜多旺财。七打七星高照来,八打八仙送福彩。九打九子登科早,十打十全十美才。歌调,打钱杆上钱串串,打得东主福寿全。打得余钱又剩米,打得今年胜往年。打钱杆哟叮当响,恭贺东主合家康!一年四季好运来,稻米丰收囤满仓!打钱杆,在手中舞起来,随着优美的锣钹鼓乐声中,宛若穿花蝴蝶上下翩飞!形成各种舞姿,8字形,二龙出水形,双龙进洞等各种舞蹈。这中间有一段打目莲救母的民谣:七月里来七月半,目莲救母在阴间。阴间救回母哟嗬,两眼泪不干哟!黑米稀饭喂母亲吃饱过忘川哟,依子哟嚯依嚯嗨目莲孝感动天地母亲得把天来升劝善调:人在做来天在看,人生在世多行善。积得善心为自己,死后免得过忘川。为人子女当孝顺,父母生你不容易。小时爹娘扶育你,父母晚年全靠你。二十四孝人皆知,孝顺父母趁在时。莫等父母西游去,哭坟烧纸已经迟。打钱杆在湘西盛行,但打钱杆的传说,鲜有人知道。不知那个年代。在一个大山脚下竹林旁有一祖母和孙子相依为命。祖母是个瞎眼老太婆,孙子却挺孝顺,家里很穷,靠打柴种地困难度日。祖母虽眼瞎,却心灵手巧。她用竹子,编织成各式各样的用具,叫孙子挑去集市上买,她的织工精纯,又加上价格适合,每次都抢售一空。孙子,无论天寒地冻,还是刮风下雨,每天为奶奶用草药泡水洗眼,帮奶奶推捏按摩,希望奶奶眼晴复明。可一天又一天过去,奶奶眼晴依旧,他也慢慢长大成人了。这天,他奶奶生病了,药石无效。奶奶忧伤对他说:祖母去时,多么想看着你成家,看来我是看不到了……。他握着奶奶枯瘦有茧的老手,也不禁掉下辛酸的泪水,他这家境,那家姑娘愿嫁呢?他只能“唉”的一声长叹!无巧不成书,他这一声怨气直冲霄汉,阻住那个正好云游路过的观世音菩萨。菩萨掐指一算,以知端的。于是一路金光至西天佛祖驾前曰:湘西出孝子,孝心可感天地,而今祖母在世弥留,只有一个心愿,盼能亲眼看他孙儿成家……。佛祖听闻,笑呵呵道:观音大士,你把你紫竹林竹子给我一根,我助他孝心功德圆满。并唤来目莲尊者,把九环锡杖上的九个铜钱取下,分别装于紫竹上,做成一杆打钱杆的样子。再嘱观音如此这般这般。观音领了法旨,又是一路金光,到了祖孙家。观音去竹林用打钱杆点化了一根竹子,变成一个年方二八美貌的姑娘,自己变成了一个老妇人。观音提着小竹篮,带着小姑娘袅袅娜娜的走进去:问他讨水喝,那孙子不仅孝心可嘉,而且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远近闻名。于是,他安慰奶奶几句,起身给观音和那姑娘泡茶去,一会他提个大茶壶,为观音二人斟上他在山林中采的红叶茶。观音和他奶奶聊了起来:说和女孩是母女,只因家乡发生洪灾,逃荒至此……,又问她孙子还没结亲,于是说把女儿愿嫁给她孙子,老奶奶激动的热泪盈眶,握住观音的手,连声道谢。选日不如撞日,当天二人就结婚了,观音把打钱杆送给那女孩,说日后自有用处。观音当夜驾金光去了,老奶也如愿以偿。不几天含笑的驾鹤西行。两口子相依为命,可他只懂种地,奶奶的手艺他也没学。不久有了小孩,生活很拮据。那竹子姑娘想起观音给的打钱杆,于是她有了主意。她把屋后的竹子砍来,做了很多打钱杆,又自编很多舞蹈,曲调,还四邻八乡招人组成团,她开始为打钱杆起名铜钱杆。教人舞蹈,曲调,四处买艺,赚钱营生。两口子终于不再为生活发愁。夜晚,夫人做了一个梦,梦见目莲尊者,教她目莲舞蹈,并告诉她,这舞蹈可以四处传教,让后人心存孝义。从此打钱杆花灯舞(目莲舞)在湘西各地广为流传。打钱杆起初只有九个铜钱,所以都称九子鞭。后来被人改为18钱,36钱不等。目莲舞,后人不断的改进,改成今天的广场舞,全国各地都有这种舞蹈,打钱杆也改变成今天的彩绸飘飘……。朋友们:《打钱杆的传说》只是一种传说”夲故事纯属祖辈口头传下的,无史可究。真正起因在哪?逍遥也不知道,那么你只能去探就历史啦!但是我记得我很小时候,三爷爷教我们打九子鞭时常说:“打钱杆,钱串串,打得今年胜往年,打得孝义满宇寰……”!还常念叨一首诗:人生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这首诗劝人为善,我也未去查出处,只是我把它牢牢记在心中。长大了,终于明白这首诗的意思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是时候未到,如果不报,就是老天徇私了……”。所以人生在世,与人为善,与己有利,为人子女,定当孝顺。《打钱杆传说》虽没什么重大意义,却着重二个字“善与孝”。说了半天,打钱杆小时候玩过,现在有点生疏了。看到别人在广场舞打动时,激动的冲上去凑哈热闹,呵呵!谁知竟然跟不上节拍喽!美丽的湘西沅陵欢迎你,这里有很多的有趣的故事,期待你的参与!

感谢原创作者逍遥老师的精彩文章!

让我们都来品读家乡的美文!

作者简介:

张宏艳,男,笔名:逍遥(沅陵虎溪诗社会员,北京精短文学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白族,湖南省沅陵县大合坪乡符家山村人,因为从小爱好文字,与文字结缘,所以爱“涂抹”以丰富自己空闲时间。曾有“豆腐块”文章见诸《南叶》《珠江》《西江月》《飞霞》等打工杂志。

为了宣传和推广家乡——沅陵

特向家乡人征集描写

沅陵或人或景或事的原创文章

(图文并茂者尤佳,小视频亦可)

征集拍摄沅陵风景或人或物的图片

无论你是文坛才子还是文艺小青年、文学爱好者

欢迎投稿

为宣传家乡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cf/7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