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文化木瓜曾是古代男女互送之礼物

《诗经》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报也。”说的是春秋五霸,弱肉强食,群雄混战。当时卫狄相战,卫国大败,沿通粮道而逃,被齐桓公相救,且封地赠车马器物。卫国十分感激,欲报不能,于是歌之。从此齐卫友好,齐桓公之名也流芳于世。

木瓜集观赏、药用、食用三者为一体,早有国艳名花之誉,文人多赞,唐代刘言史《看山木瓜花》云:

柔枝温丽亚朱栏,暂作庭芳便欲残。深藏数片便归去,红缕金针绣取看。

刘言史还写诗形容长江以南宣城一带丹阳看木瓜花的欢乐景象

浥露凝氛紫艳新,千般婉娜不胜春。年年此树花开日,出尽丹阳郭里人。

南宋杨万里云:

天下宣城花木瓜,日华沾露绣成花。何须猴子强呈界,自有琼琚先告衙。

宋代陆游诗赞:

宣城绣瓜有奇香,偶得并带置枕旁。六根互用亦何常,我以鼻嗅代舌尝。

陆游又赞曰:

为爱花名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霞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

宋代张舜民形象地描述云:

簇簇红葩间绿茨,阳和闲暇不须催。天教尔艳足奇绝,不与大桃次第开。

宋代范成大诗云:

秋风魏瓠实,春雨胭脂花。

彩笔不可写,滴露匀朝霞。

?

木瓜,似瓜非瓜,似梨非梨,案头书桌,清香飘拂,心旷神怡。

多年以前,木瓜已经成为和玉饰等同的信友互赠、男女相送之物。送木瓜以示高贵典雅,直至明代尤见盛情。明代丘濬收到友人赠送的木瓜,遂咏诗云:

经霜著雨玉枝疏,除却宣城总不如。

深感故人相赠如,此情何以报琼琚。

历史上有意无意用木瓜养生保健者甚多。宋代许叔徽《普济本事方》记载:安徽广德顾安中患脚气水肿,乘船回家,无意中将两脚放在木瓜袋上,下船时脚气水肿愈。问袋装何物,曰木瓜。顾回家买木瓜入袋治脚气,痊愈,不复发。

《清异录》记载:一人叫段文昌,用木瓜树制成脚盆,盛水洗脚,以健脚膝有效。故段文昌后来便用他的大部财产用于养生保健,以求长寿。

元代罗天益(谦甫)《卫生宝鉴》记载:太保刘仲海每天食数片木瓜,结果同时伴有小便不利之病,就医罗天益,罗知原委后要他们停食木瓜而自愈。

清代汪昂《本草备要》中记载的故事与上则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辽国船途经金陵,船员们喜爱木瓜的芳香,购数百颗置于舟中,不久全船人因解不出小便而痛苦不堪,治以通利药亦不能奏效,遂请郑奠一(清代名医,安徽歙县人)上船诊治。郑闻到船上四面皆木瓜香,笑谓诸人曰:“搬去此物,溺即出矣。”船员们遵从医生的话,将木瓜尽投江中,“溺皆如旧”,癃闭(中医病证名,以排尿困难、严重时小便不通为特征)不药而愈。原来木瓜酸涩,有缩泉止尿之功。

木瓜味酸、涩,性温,归肝经、脾经,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平肝和胃去湿之功效,主治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抽筋、脚气水肿。

木瓜舒筋活血,化湿除痹,常配牛膝、五加皮、薏苡仁,或续断、杜仲;化湿和胃,理脾舒筋,配吴茱萸、生姜、紫苏,或藿香、厚朴、半夏;寒湿脚气,配紫苏叶、吴茱萸、生姜,或黄柏、萆薢、石斛;急性细菌性痢疾,用木瓜效果很好。以下再推荐几种养生保健方:

 

(1)木瓜浸油外涂。可治疗发枯不泽,可美容,可贴敷外痔。

(2)木瓜、稀莶草、老鹤草各9克。水煎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肿痛活动不利。

(3)木瓜克,丁香50克。浸79%乙醇毫升,1周后外用。治疗手癣效果佳。

(4)木瓜、五加皮各30克,威灵仙15克。共为末。每服9克,用黄酒送服。用于治疗关节肿痛、麻木不仁、软弱无力、小便不利。

(5)木瓜、车前子、罂粟壳等份。为末。每6克米汤送服。用于治疗红白痢疾。

(6)鲜木瓜捣取汁1酒杯与木香末3克搅匀,黄酒随时服用。用于治疗剧烈呕吐以至小腿抽筋。

(7)木瓜可加工成蜜饯、果酱、青丝、红丝等甜食糕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cf/9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