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左至右:丹顶鹤、白鹤、灰鹤、白头鹤、白枕鹤、黑颈鹤、蓑羽鹤
今天鹤已经成为一个敏感的游标尺,显示着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和由此潜伏或爆发的危机。今天鹤的存在状况仍然是老天写给人类的信,这封美丽的信里包含的信息又是沉重的。
原文载于《读库》题为《鹤的四季》,刊载时有删节。作者舒泥以专业的视角、直率的笔锋、生动的描写和优美的叙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关于鹤的凄美画卷。
本文所介绍的鹤的研究者、保护者的事迹感人至深,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中国神话故事当中,无论是下凡的仙女,还是出征的天将,和天庭的通信,经常由仙鹤衔来。而那些修仙成道的人,也常常是驾鹤而去。鹤是优美的鸟,落在地上能翩翩起舞,展翅高飞时一直能隐没在云霄之上,带给人们无穷遐想。
从生物学上说,鹤是生活在浅水湿地的大型涉禽,在今天经济开发、气候变化、湿地减少、栖息地不断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大多数鹤类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中国的东部分布的鹤种包括: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蓑羽鹤,近几年还多次观察到零星的沙丘鹤。
丹顶鹤的西部大陆种群在呼伦贝尔草原到松嫩平原繁殖,经过渤海湾、黄河三角洲,到江苏盐城越冬,东部大陆种群在三江平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中游繁殖,在朝韩 附近军事缓冲区的湿地越冬。海岛种群在日本北海道繁殖和越冬。
丹顶鹤(宛晋中/摄)
白鹤在北极苔原繁殖,迁徙途中在中国东北的莫莫格、图牧吉、向海、獾子洞等地停歇,到鄱阳湖越冬。
白鹤(花木深/摄)
白头鹤在小兴安岭和大兴安岭北部及俄罗斯远东繁殖,迁徙季节里在扎龙湿地、渤海湾、津京周边湿地停歇,到日本鹿儿岛、上海崇明岛、江西鄱阳湖越冬。
白头鹤(宛晋中/摄)
白枕鹤在呼伦贝尔草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蒙古国东部湿地、俄罗斯远东地区繁殖,迁徙时也在东北南部、渤海湾、津京周边湿地停歇,去鄱阳湖、日本的鹿儿岛等地越冬。
白枕鹤(亦诺/摄)
灰鹤在广阔的东北亚北部草原繁殖,在黄河流域越冬。
灰鹤(亦诺/摄)
蓑羽鹤在内蒙古和蒙古国的干草原上繁殖,飞越喜马拉雅山,在印度越冬。
蓑羽鹤(花木深/摄)
沙丘鹤(水云天/摄)
今天鹤已经成为一个敏感的游标尺,显示着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和由此潜伏或爆发的危机。今天鹤的存在状况仍然是老天写给人类的信,这封美丽的信里包含的信息又是沉重的。
鹤体型较大,容易引人注目,在它们迁徙经过的地方,人能否和它们友善地相处对它们的生存非常重要。而它们的活动范围大,对生存空间的要求高,可能影响它们的因素多。它们的湿地家园的质量也是它们能否存活的关键,于是人类的开发、破坏、污染、恢复、保护的各种行为都关系的它们的生死存亡。
鹤的崇拜曾经被各地的人们上升到宗教层面。而今天,在鹤类的栖息地,鹤生存和健康状况也仍然能照见人心,人们对环境、对野生动物,甚至就是人心中的友好、爱心、宽容、贪欲、无知、狭隘都能通过鹤的处境反应出来。走入科学时代,人们对科学的追求,对认识自然的渴望,对研究的热情与痴狂,或者对科学的敷衍了事,对利益的贪求,对权力的顺从,对真理的无动于衷,也同样能决定某一个野生动物种群的兴衰。
.春.(1)
人与鹤,湿地上的两种生物
白鹤
体型大,平均身高厘米,嘴橘黄,脸上有猩红色裸皮,腿粉红色,落地时通体洁白,飞行时露出翅膀两端黑色的初级飞羽。没有红顶,虹膜黄色。亚成鸟身体有黄色羽毛。
繁殖于俄罗斯极地苔原湿地。曾经有两个种群,西部种群经阿富汗在伊朗和印度西北部越冬,由于战乱原因,现在只能观测到一对鹤还在这条路上迁徙。东部种群经中国东北平原的莫莫格、图牧吉、向海、獾子洞等地停歇,到鄱阳湖越冬,98%集中于鄱阳湖。越冬地单一、脆弱。迁徙旅程约-公里,迁徙距离长,中途停歇点多,停歇的时间也长。
植物性食物为主:藨草、细叶辞藻、苦草等植物的球茎块为主要食物来源,食物短缺时,也会去农耕地捡食散落的谷物,繁殖季节杂食,甚至捕食苔原上的鼠类。
全球种群数量只左右,几乎全部在中国鄱阳湖越冬,全球性极度濒危物种。
白鹤(花木深/摄)
典型栖地:獾子洞——北飞路上的加油站
几年前,我 次听说还有白鹤这么一种鹤,它跟丹顶鹤不是一种鹤,并且得知它是极度濒危的动物,全球只有多只。那时生态摄影师、多年从事野生鸟类保护和救助工作的周海翔,跟我显摆他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獾子洞拍摄的照片。那里是沈阳北边一个普通水库形成的沼泽湿地,周围都是村庄和农田,人口密集。
年4月,獾子洞的春天,农田里布满收割剩下的半尺多高的玉米杆,春种还没有开始,雪化了,满地泥泞。一进入村子就看见很多背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接着就看到心气平和的老百姓指着水的方向说:“就在那边呢!看见没有?”
很难形容 次在野外看到白鹤的感受,在见到白鹤之前,总觉得,濒危动物都好像掉在碱水里的珍珠一样,脆弱,崩溃,让人心疼。但是白鹤的种群虽然已经极度濒危,其个体本身仍然积极地活着,机警、自信、优雅、有力。在獾子洞由于浅水区尚未解冻,白鹤们只好到周边的农田里,捡食地里散落的玉米及牛粪中没有消化完的苞米,成群结队,看上去数量还挺庞大。
到了獾子洞,我才知道,原来濒危的动物并不一定生活在偏远的地方。如果人对动物友好,或者只是不打扰,视而不见,就好像看见喜鹊,看见麻雀,如果你不在乎它,允许它的存在,那么再珍贵的动物也可以生活在人类周围。另一方面,再濒危的动物在它的生活史中也有一定的集群期,仅仅看某地的群体,也可能我们会被欺骗,以为这种动物多的是。白鹤是喜欢集群迁徙的物种,这几天,獾子洞的白鹤有只左右,还没有到高峰期。就在这个小小水库周边,紧邻村庄的地方,全球六分之一的白鹤已经聚集在这里。
白鹤(花木深/摄)
如今獾子洞的白鹤和人最近的安全距离能达到50米左右(与觅食区和气温关系甚大)。用一句老话说,今天这个局面“来之不易”。当初周海翔刚刚发现獾子洞湿地的时候,还发现了满地的毒饵,当时这里也有严重的盗猎行为。周海翔和志愿者趴在泥泞中一年,在四个季节分别调查各个季节在此栖息的候鸟,拍摄了大量盗猎及物种的图片,借以说明湿地的价值,然后把调查结果送给县政府看,并组织志愿者开始了长达7年的獾子洞湿地保护项目。他们在当时的6所小学及7个村屯分别开展了针对盗猎的“小手拉大手”的环境教育活动,在各村发展志愿者,每年向3多户农民家发放印有救助及举报电话的年历,同时加大在当地有影响的媒体的宣传力度,并逐步得到了省市县三级政府的重视。几年下来,獾子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变化就是我们一下车时看到的老百姓和候鸟之间那种轻松友好的氛围。
白鹤从鄱阳湖迁飞多公里到了獾子洞,很需要休息,需要觅食补充体力,便于进一步向北方迁徙,去公里外,北极圈以内的西伯利亚苔原地区繁殖后代。獾子洞这样的湿地是这长途旅行的加油站,白鹤来这里核心问题是补充体力,在这个加油站能不能补充足够的体力,对白鹤来说,事关生死。
白鹤(花木深/摄)
这个春天,周海翔非常担心的一件事是鹤没有足够的食物。白鹤是十五种鹤中最水生的物种,几乎从来不离开水。但在年春季,在迁徙的途中,白鹤在獾子洞 次被迫进入农田觅食。这是一个迫不得已的举动,因为路途太远,没有力气再往前行,而水中没有可食的水生植物。去年,獾子洞的水位高,淹没了生长藨草的区域,而藨草的块茎是白鹤的主要食物。周海翔拿着一个盘子,告诉一路追着他拍摄的当地电视台记者,獾子洞就好像这个盘子,水浅的时候,整个盘子的底部都可以生长藨草,都可以供鹤类栖息,但是水一旦深了,超过了鹤腿的长度,鹤不能获取到食物;而藨草是湿生挺水植物,水深了,也生长不了,所以水深以后,鹤只能栖息在水边狭窄的区域,这里靠近村庄,干扰大,鹤的栖息地就缩小了。所以湿地要有水,但水太深了,也不利。
周海翔四处观察,发现榛子街村庄的后面有一块发黑的草地,那里长的是藨草,但是离村子有点近,鹤一般不往那里去。他想了个有点异想天开的主意。几年前,周海翔在獾子洞救助过几只白鹤,其中一只白鹤中毒严重,不幸死去了,被林业局标本馆做成了标本,它叫“白鹤一号”。
白鹤(花木深/摄)
周海翔把这个白鹤标本从沈阳拿来,安放在有藨草的地方。獾子洞的农田已经化冻了,非常泥泞,几个电视台的小青年跟在周海翔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跑着,越走地越湿,甚至水坑、泥潭就在旁边,走出玉米地的范围,几乎每一脚都往下陷,同行的人里还有好几个没穿水靴的。但是周海翔太熟悉湿地了,他的速度一点都没减下来。
他在合适的地方安放了标本,一面用泥巴和草盖住底座,一面让大家给他找一个可以潜伏的地方。四处都是水、泥巴和草,业余人士们找了半天找到二十几米外一个稍微隆起一点的土包后面,上面有草,下面有土,土地有三、五十公分宽,正好可以躺下一个人,周海翔带上伪装设备等我们撤走了,他就趴在那里。
我在近一公里外的树下等着,负责看着放牛和摄影的人,让他们不要去周海翔潜伏的地方。周海翔在湿地里趴了一个下午,在头顶盘旋的白鹤似乎有一点多,但是发出几声凄厉地叫声就飞走了,好像是在警告白鹤一号“附近有人,这里不安全!”不过白鹤一号的标本和周海翔播放的鹤鸣声还是引起了鹤群对这个小小的藨草带的注意,在藨草带的最远端,已经有一小群白鹤在觅食。完成了招引任务撤出的周海翔,见到我们像给自己的孩子买到了 吃的点心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
白鹤(花木深/摄)
如果獾子洞多长藨草,鹤的食物充足,白鹤北迁的成功几率就大了。年开始,周海翔总结了每年鹤类分布的规律,做了12条水生植物样线调查,并于年,向县政府递交了《适宜白鹤生境的生态水位的报告》,得到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书记亲自到周海翔家里听取意见,召开了现场办公会。但实行生态水位并非易事,如果遇上连年干旱,水干了怎么办?浅滩一露出来,老百姓又想多开垦土地,这些矛盾会始终存在着。庆幸的是,由于县政府对生态水位的高度重视,已经立项审批了相关特殊年份补水工程。
即使是努力了很多年,獾子洞这种和谐关系也是非常脆弱的,要持续的维护。年,当地举办了首届中国法库白鹤节,并在各方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申报为“中国白鹤之乡”。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