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亭下书声

儿童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北京的香山枫叶红了

南京的桂花飘香醉人。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节气之后,热气消退,寒气渐生,天气渐转寒,昼夜温差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大雁和菊花是这个节气不可或缺的配角。在寒露的节气三候里,它们占了两候,一为动物、一为植物,一动一静、一天一地。

将感情融入诗词中,为景色注入灵魂。古代诗词为节气立传,体现了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切合了我们古代文化讲究天人合一。

《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丛丛秋菊围绕着房舍开放,好像是到了那位陶先生的家中。

沿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西斜。

并不是我特别偏爱菊花,而是这些花儿谢后,就没有花可赏了。

这首七言绝句诗,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引人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早发》唐/李郢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

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

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池上》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纪伯伦是黎巴嫩最伟大作家,他的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纪伯伦与鲁迅、泰戈尔,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秋——

秋天,我收聚起所有伤感,

将它们埋种在我的花园里。

四月重归,春天前来与大地结为伉俪,

我的花园开出与众不同的花朵。

邻居都来赏花,他们对我说:

"当秋天再次来临,播种时节来到时,

你是否能将这些花的种子送给我们一些,

好让我们的花园也盛开出这样的花朵呢?"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播种的季节。人生也有四季,在人生收获的季节里,有人欢喜有人愁。为了收获香甜的果实,我们应当为之付出。这首小诗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种子,要悉心栽培自己的花园,不要总将目光放在别人的花园里,要相信自己。

寒露时节,气候适合登高,登高习俗由来已久,各地盛行。登高之外,当品食花糕。这两者都有步步高升的意思。在此时节,北京的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

树木花草即将凋零,这就是辞青。南京的秋天,桂花香味浓郁,惹人喜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淡若溶肌!南京人的寒露习俗,怎能舍离桂花!

《一粒种子的旅行》

作者:安妮默勒

我们常常会在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发现植物的影子,比如在石墙的缝隙里、高高的房顶上、广场的角落里……植物没有脚,也没有交通工具,它们究竟是怎样到达这些地方的呢?

在这本书里,安妮默勒向我们介绍了植物的种种“旅行”手段,例如老鹤草的“小勺子”、田蓟的“小伞”、草莓的匍匐茎……种种奇妙的方法,让人大开眼界。本书的文字生动有趣,插图也精彩纷呈。作者在书中大量运用拼贴手法,使得画面既充满艺术感,又深具真实感,让读者在了解知识的同时,获得非同寻常的艺术享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gj/4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