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文苑此刻,某个下午三点钟,一幅画

五月的鲜花

——句容作者作品专辑

编辑:徐群

摄影:徐群

朗诵:仲华

赏花时节话《送别》

徐成宝

朋友说,贾纪山公园的梅花正当时,带上你的好心情,快快出发吧!对贾纪山,我感觉很好。有关部门花了心思,把句容女诗人骆绮兰的好多诗用书卷状刻在公园的一处处。

骆绮兰,字佩香,号秋亭。红颜薄命,嫁江宁诸生龚世治,早寡。工诗擅画(故宫博物院藏有她的海棠画),是袁枚的女弟子,著有《听秋轩诗集》(刻印于乾隆六十年,共3卷首,外加袁枚等人的3篇序)。诗集在内地已难寻,于句容更是难觅。而句容正是原产地,所读乃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影印本。

我很喜欢的《送别》(原题作《送介亭伯父归金陵》,这是读了原著才知道的)共4句:江柳千条挂夕阳,片帆西去水茫茫。孤舟今夜宿何处,明月芦花客梦凉。

全诗没有刻意的夸张描写,只用了淡淡的笔墨予以勾勒,借助于江边的柳树、西天的夕阳、茫茫的江水、一叶扁舟渲染了送别的氛围。诗人真不愧一位出色的画家,诗中较好地运用了渲染的技法,很像一幅写意画,写出了深秋季节一个特定的送别场景:傍晚时分,夕阳低挂,江上岸柳千条,在风中依依,一片帆影愈来愈小,渐渐消失在水天茫茫的远方。在意象的选择上师承传统,但相当简洁明快。诗人对于送别,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送别的场景实写,与友人难分难舍的离情与相互的思念,则采用了虚写。“孤舟今夜宿何处,明月芦花客梦凉”是设想的友人离别后的情形——离别后陪伴游子的恐怕只有一叶扁舟、江上的明月和岸边的芦花了,纵使有梦,也将是冰凉的。诗歌在此的表达效果与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可谓异曲同工。

骆绮兰的《送别》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该诗漂洋过海,传播日本,经作曲家柏木俊夫谱曲而传唱。作为一位中国诗人作品被翻译介绍到国外,并被谱曲传唱,这样的殊荣除了李白,鲜见。骆绮兰是句容人的骄傲,更是句容女性的傲娇。我有个提议,有关部门能否锦上添花,把《送别》诗的词谱刻写于贾纪山公园,供市民欣赏。

此刻

沈杏花

在黄鹂鸟的赞歌声中

铜钱草交出内心的花朵

一棵枇杷端坐风口

细数一季的收获

有人从深深的井底抬头

遥望一朵白云经过

每一条道路都在等待

流浪者的歌谣

跋涉者的脚步

而我驾驭一叶扁舟

在河流之上

为需要摆渡的人摇橹

从此岸到彼岸

一生最多能有几次往返

众神沉默

我向其中之一发出乞求

请赐予我一首永恒的诗

慰藉灵魂的漂泊

母亲之诗

米正英

你打捞我

打捞一粒种子装进你命运的谷仓

又将我小心翼翼种进泥土

给我施肥浇水

我曾经贪婪地吸食你的

阳光雨露鲜花一样的乳汁

而你像熬尽油灯一样熬尽自己

如今只剩下干瘪的身躯

枯草一样的白发风轻轻一吹

你就摇摇欲坠母亲

我多么想一直牵挂在

你的藤蔓上不长大也不成熟

我真害怕瓜一熟蒂就落了

茅山春

居才友

道家多圣地,榜上有茅山。千年风雨,洗净三岭九峰川。更有碧枝茂竹,涧水飞红湍急,声和燕莺喧。松涛吼声起,谷豁应歌欢。

华阳洞,泉迎客,顶宫仙。飘来道乐,始悟有梦会修圆。远眺晴川瑞气,千户万家笼尽,四野翠凝烟。爱柳清风里,看杏绽桃颜。

那年春天

朱洪海

我伫立在那年的春天

等一个春风的吻轻柔

抑或热烈地绽放

那片黄昏夕阳西下的美

眼前的山与水依旧

风景定格在那年你来

抑或不来我的等待

静静地守着星空的精彩

夜梦在清晨苏醒在

那年消失的地方回去

抑或回不去

无所谓

鸟鸣清脆了旭日的轮回

极致镇纸

文靖

镇纸,顾名思义,为案头压纸之物。闲来掸尘拭灰,惊觉大雅之物充斥了大俗之堂。

  先生与笔墨纸砚打交道,镇纸自然少不了。外人只需站在书桌前,当即会意主人肖牛。君不见伏牛、睡牛、昂首的牛、石牛、玉牛、铜牛……呈同心圆排列有序。弟弟曾从安徽带回来一对牛镇纸送给他,掂量在手,瓷实厚重,栩栩如生。开始不知何种材质,只管摩挲可爱,有一天失手坠地,痛心之余,不免有了研究残片的兴趣,原来是一种陶土。

  也有玉的大肚佛祖,笑眯眯的,大约主人是取宽阔的胸怀汇之饱墨的笔下,传达飘逸潇洒的内在悠游,多半是放在一边看的。常用的倾向于实在。像大一点的鹅卵石,不必顾虑得意忘形的碎裂。待到养水仙,还可撑腰。若我在侧,搬来早已被岁月的流水冲刷得光滑可鉴,有灰黑条纹的两块石头。一线灰,必隔一线黑,是主人花了力气从太湖边带回来的。有一年被丈母娘拿去腌菜,连说女婿眼光好。倘若厚积薄发酝酿大手笔,还有一对乌木镇纸,上录启功先生的一副对联:“名画要如诗句读,古琴当作水声听。”浸染一份凝重与大气。

  那些年,先生书房里像样的镇纸大都流失了,被我虏来。有一款“三味书屋”黑色大理石的放在书架最显眼的地方,上有鲁迅头像,并有行草书之“三味意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小书房立刻蓬荜生辉。还有一款玛瑙镇纸,晶莹剔透,里面镶了两只取之天然的大头蝉——一鸣惊人。管它如何惊人,现在给我压鼠标线呢。

  也有小一点的石质镇纸,图案只粗略几笔,就是一竿竹,一丛兰。通常翻看了几页书,小女就叫报听写,我伸手拿来,压在当前,权当书签。刚开学时课本很不服帖,翻开就合上,惹怒小女,用铅笔盒使劲压,我顺手递一块细长条状镇纸过去,小女连夸老妈有办法。

  周末命小女作画,看她脸露不悦,有心逗她,找来一个大果冻,里面有她最爱的红樱桃,不动声色换下笔帘。小女诧异看我。我说:“画好了,再吃!”小脸儿顿时云开日出。现在,她会留小纸条了,告诉家人,跟谁出去散步了,或者请谁回来时帮她做某件事,落款是她的小名,旁边画一个扎小辫的小姑娘。就是她吧?我想。放在进门的饭桌上,大概为了引起注意,特地用一罐旺仔牛奶压着,等她回来,就完全可以无辜地说:“再看,我就把你喝掉!”

  自古及今,镇纸形式多样,制作者争奇斗“巧”,变化万端。落实到生活中来,不外乎一个简单的为我所用也,用到极致。

一幅画以外

牛兆飞

一幅画

被镶入漂亮的镜框

挂在墙上

算不算强迫

每逢知音

那些山峦便会起伏

月光洒进来

沉默的水开始汹涌

有限的命运里

究竟还有多少山水

印章苍白

一幅画的外面

埋伏很多话待说出

绿蝶

朱杭荣

冷风呼呼地刮着,公园行道树上的枯叶沙沙脆响,下雨一般纷纷斜着飘落。立冬虽至,晚稻尚未进仓,眼前的曲径通幽,人迹寥寥,黄叶飘飞,实乃最浓的秋景。叶落洞庭,梅绽深雪,雁过长空,驼走大漠,都是自然界的一些极致之景,宛若醇酒,惹人爱恋。

一般中若有不一般的,那不一般往往便成为注目的焦点。漫步在晚秋的夕阳里,一只闪入眼帘的绿蝶,竟扯动我那薄薄的心旌。它像一小枚张开翼翅的鹰形徽章,颤抖着趴伏在路边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灌木上。如果它的颜色不是与众不同的嫩绿,如果我的目光不正巧扫视到它,那它便不会成为我偶拾的风景。它的身子如此单薄,紧紧贴伏在灌木上,才不至于被风刮走;翅膀的颜色嫩绿得纯粹,不带一丝花纹。很可能它才破茧不久,抑或有点冻僵了。我轻轻地把它捏起,再轻轻放在灌木上。它娇嫩的身子只微微动了动,几乎没有移动位置。

这只绿色蝴蝶不知什么原因,在寒气袭人的晚秋,而不是在和煦的春风中,或在炎炎夏日里出现。它的万千同伴,定然最爱在春天姹紫嫣红馥郁芳香的鲜花丛中,悠然地翩飞数周乃至数月,而它却像个特立独行的诗人,竟与这天高云淡草木凋零的深秋结缘。它那永不属于晚秋时节的嫩绿装束,它那靓丽的青春,竟带着些难以捉摸的神秘感。我对它,不哀怜其“夏虫不可以语冰”的短命,不嘲讽其不合时宜,也不介意其今后的命运。我只细细品味着,这只小虫带给我的震动,犹如一颗火流星划过夜幕,在我心壁留下长长、热热的划痕。

某个下午三点钟

王武香

朝扛日头暮送晚阳挑水绕路

养肥供我吃喝的一亩三分地儿

蹲下来看牛羊低头吃草田梗敞怀

没有比这更放松的事

这很符合此时的回忆

那些年没有白过

我愿意给他们富饶的安排

比此时屋檐下的阳光多一点胸怀

趟过的都是我的大海

爬过的都是我的青山

见过的都是我的异性兄妹

摇曳的都是我的草木和庄稼

劝慰的都是我的故人

沉默的关键时刻会吐出金玉良言

奔跑的到不到终点都是我的榜样

归来的坐下来喝上三杯

看淡苍凉尘世的

内心都有一方荷花盛开的池塘

我坐在这里似乎就是为了回到

他们身边像这张竹椅也会老

皱纹爬满脸颊记忆衰减

“吱呀”叫个不停

听起来却更像是奶奶喊我的小名

我家小院

张爱云

春夜,月华如水,静静地泼洒在我家小院的花草树木上。

院子南面有两株芭蕉,微风中身姿婀娜,一派“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的诗情。隔开的方块中,时蔬不断,让我尝到农人的辛苦和充实。沿围墙种满了花卉:百合、石竹、朱顶红……一年四季,芬芳怡人。令箭荷花已经花开三次,有一次还是双葩对开!吉夕素仙。一年的含蓄,只为一夕挥霍,该是花中最羞涩、自谦的一种了。

最北面的杏树,结的杏子刚泛黄就被鸟儿啄食了一半。鸟儿是小院常客,每天一大早,不知名的鸟儿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开晨会。它们不仅把蔬菜当零食,还在树上安了家。

乳名

苏静娟

方言里它们都有科学的命名

仅凭存在就区分了自己

青菜莴苣马兰头每条生命都有

一张春天的面孔绿得无忧无虑

红尘陌上际遇挨挨挤挤

一叶叶掰开深究下去

也是倍受阳光眷顾的那一种

我也位列其中潮湿的乳名

打小啊就被母亲温柔地含在嘴里

五月的赤山湖

章爱琴

花织起春末云锦

风裹着初夏热情

草深水满蛙鼓声声

山是映在天边的画

湖是倒过来的天空

垂柳依依鸟鸣啾啾

断桥静卧水中央

霞光披着梦衣裳

日出日落水波微漾

五月的赤山湖

青翠欲流又芬芳四溢

绚丽多姿又清新雅致

风情万种独一无二

五月的赤山湖

半湖碧色半湖红

半湖初夏半湖春

时光温柔岁月惊艳

草长莺飞

赵红梅

适宜的温暖

充盈的湿润

播种恰到好处

石块下枯叶间

时间的缝隙

此刻相遇

都是对的地方

草长莺飞你看

夕阳里的栖

情人眼中的眸子

村口袅袅炊烟

唤回游子

正春意盎然

寨里社区赋

李敏

吴首楚尾,古都润州。茅山仙境,风水句容。城西十里,千年石狮阡陌交守;方圆三望,十一村落田亩相连。此方有庄,名曰寨里。地势方正,水旱百顷。户盈八百,人丁三千。

郭高野低,故麦稻杂陈;四水过境,然湍微流孱。十年九遇,旱涝频仍。生民不周,通吏难安。浚河道,筑塘坝,葺堰湖以防涝;涵沟渠,引水源,垒机台以御旱。

忆往昔,行路难。细如羊肠,不通辙辕。出入辎重,肩挑手担。百货难贾,黎生维艰。民欲富,道须先。乞地预图,百家聚钱。群力皆备,通途开元。仓廪既实,礼节毕然。兴稻格田,草污成肥禾之美;改土易械,联产迎丰谷之年。专植果疏,渐成气候。黄叶雹突,名贯三干。

黎祁方兴,渣滓饲豕,荷袋鼓焉。土坯茅盖,安耐风雨,始修复焉。平陋屋,举楼榭。迁旧舍,焕新颜。甫立新区,提振工园。擅谋新技,易贾乡间。民益富,丁入近二十千;赡愈全,失地享花甲险。筹办庠序,普及初教;资励桃李,树标立范。医者仁心,理杏堂惠及乡闾;吏商多善,捐布施扶助贫鳏。

嗟乎!善者寨里,壮哉新区。多途并进,善莫大焉。百舸千帆,万旌高悬。故时冬尽,霜雪共凛风同去;盛世逢春,草虫与花树齐宣。往绩虽荣,然纵是先情既逝;斯路尚远,当奋起砥砺而前。

编辑、摄影:徐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jb/6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