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18点57分,新京报率先披露了特斯拉“刹车门”的最新消息。据悉,特斯拉向记者提供了车辆发生事故前一分钟的数据,显示:在驾驶员最后一次踩下制动踏板时,车辆时速为.5千米每小时。而且,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车速持续降低,发生碰撞前,车速降低至48.5千米每小时。且在车辆发生事故前的30分钟内,驾驶员正常驾驶车辆,有超过40次踩下制动踏板的记录。车辆有多次超过千米每小时和多次刹停的情况发生。但是,此前女车主表示,自己一家人在当时的路况下,根本不可能会把车辆开到km/h的时速。
咱们就事论事。在限速80的国道上飚出.5km/h的速度,这样好吗?我看了一下表格。显示刹车时间是在18:14′23″17——18:14′27″45。而从18:14′26″39开始,AEB自动紧急制动介入。这里补充一个常识,AEB(全称AutonomousEmergencyBraking),是指车辆正常行驶中遇到突发危险情况或与前车及行人距离小于安全距离,同时驾驶员又没有施加足够的制动行动时主动进行刹车。但具备这种功能的车辆并不一定能够将车辆完全刹停。所以我觉得女车主应该给特斯拉送锦旗而不是踩车维权。因为如果车辆真的以.5km/h的速度刹车失灵,这会儿女车主的坟上估计已经长满青草了。
围绕着特斯拉的“刹车门”事件,以上海车展现场的女车主维权为起点,短短两三天从特斯拉“绝不妥协”到“深表歉意”,社会舆论热度不断攀升,然后以4月22日特斯拉正式提交后台数据为标志,算是得出了一个阶段性的结论。无论事件的最终结果为何,它注定会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带来持久的影响。
出于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敏感,我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