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京诗苑第一期创作分享会
主讲:余退
主题:诗的再构
主持:陈允东
整理:娜鱼、爱晴
时间:7月10日20:00——21:00
分享点:京诗苑诗群
形式:文字十语音
扫码进群
诗人简介:卜鹿卜鹿,天蝎女。居涝河岸丈八寺。寂静,孤僻。独行侠。
▎双腿支撑了一整天的身体她说,好了结束小艾带她回家夕光照着云朵两棵树麦田东一巷她推开楼上的门倒床上丢掉鞋四仰八叉在床上看蚊帐顶▎整个中国今天在户县打新冠疫苗卜鹿卜鹿与同事和一些陌生人一起排队左臂都扎一针。留一个极小的红点又一起等30分钟过去▎麦子熟了冬小麦在夏天。熟了金黄麦浪田边青草。艾蒿在旁边。绿油油地看着▎手消清晨。我跟孩子们说早上好引他们坐好系安全带我说小手孩子们伸出俩小手做碗状来接一二滴小水珠▎铜钱草多简单半泥半水的生活并且这绿幽灵一点点穿过泥与水从不惊扰谁▎进站口左侧一间快餐店往里走倒数第2个座位右侧玻璃窗谁曾坐在那里看灰蒙蒙的天▎晚餐我们只有一碗粥但是我们都很愉快粥里有黄豆绿豆糯米这些食物令我们的身体暖和起来▎送一匹马古代人过生日送他一匹马简约而不简单
——读卜鹿卜鹿的几首诗有感
文/红力
认识卜鹿卜鹿是在开普勒星球口红群。只知道她是个画家,在一个山里深居简出,画画、写诗、还做些布偶什么的,就凭着她甘于这样淡然的生活,便觉得她是个诗性的人,诗写得如何倒在其次。今天朋友发给我几首她的诗,我看了,和我所感觉的她的人一样,是淡然的,真实的。她的诗并不追求深奥的义理,她只是平平淡淡记录自己的生活,这种记录本身是忠实于自己的,这就足矣。这让我想起陶渊明。陶渊明也是大量记录自己与世无争的情怀,安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他并不刻意追求诗的大义,而大义便在其中了。从这一点上来说,卜鹿卜鹿是与陶渊明有共同性情的。她的诗简单、真挚,不修不饰,真实还原生活的本相,让我们感到一种亲切和真诚。从她的诗中,我们似乎能够看到我们自己生活的影子,这便是她的诗存在的价值。或许这样的价值也不需要,我们只需要在恬淡的生活中有片刻静下心来,整理一下我们的生活情绪而已。比如《麦子熟了》,我们只是静下来想想,这是冬天播种的小麦,现在是夏天,熟了,我们看到这金黄麦浪,看到田边的青草,看到艾蒿,我们的内心会有一种莫名的情绪产生,卜鹿卜鹿用她画家的眼睛,把这些色彩简洁呈现出来,让你我仿佛看见,让你我也有一种情绪产生,这就足够了。所谓诗,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发现与感动,就象《手消》呈现的瞬间一样。如果没有这样细腻敏感的瞬间感动,再好的生活也不会产生诗。正是对这些细微事物的用心,才有了这些简洁的分行,你可以从这些简洁的分行中,看到情绪,这些情绪便是卜鹿卜鹿的诗,它们同时也是读到这些文字的读者的诗。生活中有了这些文字表达,精神的世界便是丰盈的。就像《晚歺》,生活本来就是简单的,恬静的,只要我们懂得享受这恬淡的人生,我们的身体就会暖和起来。.6.28于北京
印象季专栏责编:红力红力,独立诗评人。《北京诗刊》发起创刊人,原执行主编。《诗坛周刊》特约编辑,特约诗评人。《诗赏读》特约诗评人。《中原诗刊》特约诗评人。《他诗》编辑、特约诗评人。多家诗歌平台顾问,特约评论编辑。现居北京。京诗苑顾问:余怒技术部顾问:阿固淳本白瀚水总编:云小九总策划:阿里编委人员:霍笑怡二闲斋主郑朝阳王永超陈允东劫翁红力理事:李爱莲丽人行李默默马凌《老北京和诗人朋友们》主编:云小九《印象季专栏》主编:红力《稻草人专栏》主编:霍笑怡《创作论谈分享会专栏》主编:陈允东《公益活动*采风*朗诵会》主编:杨喜来首席评委:郑朝阳二闲斋主朗读团团长:阿里助理:月半弯金牌主播:月半弯青林高云丽人行霍笑怡海妹陈健Blueblue拥抱幸福京诗苑
“稻草人专栏”微刊选稿基地之一,并与多家纸媒平台和康龄轩剧社合作,不定期地推荐优质稿件(京诗苑不接受投稿,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