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全面推广“河长制”以来,浙江省形成了一套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治水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在这些治水铁军中,不乏女河长的身影。
●●●
在杭州江干区,
就有一位53岁的“三秒”河长,
她是杭州水质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整个街道的治水战略图
都在她脑中
叶勤曾任江干区九堡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她是横四港河的街道河长,也是街道分管治水的副主任。
横四港,全长米。西接和睦港,是和睦港的一条支流;东到八堡路,是一条断头河。
“杭州水质好不好,就看和睦港。”和睦港是反应杭州治水的晴雨表。叶勤的这句话,道出了治水之重,也道出了压力之大。
水质发臭、水体不流动、河面有垃圾,老百姓投诉多、怨声载道……叶勤接手时的横四港“劣迹斑斑”,属于劣Ⅴ类水质。
整个九堡街道的治水战略图
都刻在她的脑海里。
截掉污水,清理淤泥,安装配水泵站、引入“好水”,这样一来,不仅水体“活了”,横四港的水质也活了过来。叶勤轻描淡写地把她三年的治水,描述成这看似简单的三步走。
可是一组数字,
折射出这背后的不易。
年,和睦港沿线,花费近1亿元进行了截污纳管工程;清淤投入资金万元、清除河道及小微水体淤泥4.8万立方米;已建成7个污水泵站,5个配水站,8座闸门,今年还要投入万元到配水中。
“流动的水
不会给人半分情面”
按规定,街道河长每周至少巡河一次。叶勤却是一有时间就到河道上转转。
下雨天,是叶勤最忙的时候。在九堡,只要下10厘米的雨,有时甚至是5厘米的雨,污水就有可能“跑到”河道里去。一旦下游的污水处理厂容量饱和后,河道的水质就有“危险”。
三年里,叶勤已经记不清她有多少次冒着大雨,深一脚浅一脚到河道去巡河,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水质是“活”过来了,
可到哪种程度才叫“好”呢?
表面文章做不来的,
治水难就难在这里。
叶勤说,流动的水,
是不会给人半分情面的。
资料照片,图文无关
江干区治水办委托了专业的环保检测机构,一个月两次检测。一切以数据说话,容不得走过场,来不得半点侥幸心理。
“滴滴”一声
马上就到
很多时候,叶勤一天的工作,是早早地从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