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的饮食要求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12/6323919.html
没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中药没药的营养价值及正确吃法没药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没药的功效与作用:没药分炒没药,醋没药,煮没药,灯心制没药,没药的功效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没药的作用是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目赤肿痛,没药用药禁忌是孕妇忌服没药。
基本概述药名:没药
别名:末药
功效分类:活血祛瘀药
性味:苦;平
归经:肝经;脾经;心经;肾经
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药材基源: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
炮制方法1、没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捣碎或剁碎。
2、炒没药:取净没药大小个分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冒烟,表面显油亮光泽时,取出放凉。炒后缓和刺激性,便于服用。
3、醋没药:取净没药大小个分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冒烟,表面微熔,喷淋米醋。再炒至表面显油亮光泽时,取出放凉。每没药kg,用米醋5kg。酷制增强活血止痛,收敛生肌作用。
4、煮没药:取没药,加水浸1d,连同水倒入锅内,煮至熔化,滤过,残渣加适量水再煮,滤过,弃去残渣,合并滤液,浓缩没药成膏状,继续加热至冒黑烟尽转冒青烟时,取出,摊放在平面板上,趁热切成方块,晾凉。贮干燥容器内,炒没药、醋没药、灯心制没药、煮没药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防潮。
功效作用
1、《本草纲目》记载:没药散血消肿,定痛生肌。
2、《本草经》记载:没药味苦平无毒。然平应作辛,气应微寒。凡恶疮痔漏,皆因血热瘀滞而成,外受金刃及杖伤作疮,亦皆血肉受病。血肉伤则瘀而发热作痛,此药苦能泄,辛能散,寒能除热。水属阴,血亦属阴,以类相从,故能入血分,散瘀血,治血热诸疮及卒然下血证也。肝经血热,则目为亦痛、肤翳,散肝经之血热,则目病除矣。
3、《本草纲目》记载: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
食用方法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1没药化腐生肌散
组成:红升丹3g,朱砂9g,煅石膏15g,乳香9g,没药9g。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外用。
功效:化腐生肌,主治疮面腐肉未净,慢性顽固性创面久不愈者。
来源:《中医外伤科学》
2没药舒筋活血洗方
组成:伸筋草9g,海桐皮9g,秦艽9g,独活9g,当归9g,钩藤9g,乳香6g,没药6g,川红花6g。
用法:水煎,温洗患处。
功效:舒筋活血止痛,主治损伤后筋络挛缩疼痛。
来源:《中医伤科学讲义》
3没药少腹逐瘀汤
组成:小茴香(炒)7粒、干姜(炒)0.6克、延胡索3克、没药(研)6克、当归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黄9克、五灵脂(炒)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功效: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小腹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血块,或崩或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或瘀血阻滞,久不受孕等证。为瘀血结于下焦少腹。下焦包括肝肾在内,由肝肾等脏功能失调,寒凝气滞,疏泄不畅,血瘀不适,结于少腹,故症见少腹积块作痛,或月经不调等杂病。治宜逐瘀活血、温阳理气为法。故方用小茴香、肉桂、干姜味辛而性温热,入肝肾而归脾,理气活血,温通血脉;当归、赤芍入肝,行瘀活血;蒲黄、五灵脂、川芎、元胡、没药入肝,活血理气,使气行则血活,气血活畅故能止痛。共成温逐少腹瘀血之剂。
来源:《医林改错》卷下。
4没药瓜蒌散
组成:瓜蒌一个(研烂),生粉草,当归(酒洗)各半两,乳香,没药各一钱。
用法:上用酒煎服,良久再服。
功效:主治乳痈及一切痈疽初起,肿痛即消,脓成即溃,脓出即愈。
来源:《妇人良方》
用药禁忌1、孕妇忌服没药。
2、《本草经疏》记载:凡骨节痛与夫胸腹胁肋痛,非瘀血停留而因于血虚者不宜用没药;产后恶露去多,腹中虚痛者不宜用没药;痈疽已溃不宜用没药;目赤肤翳非血热甚者不宜用没药。
3、不良反应:过敏,周身不适、面部潮红、全身皮疹、瘙痒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