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敏(—),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法学家,北京大学燕园书法协会(北大书画协会前身)首任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中国书协艺委会副主任,北京书法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评审委员会主任。早年求学武昌艺专,后常年授业北京大学。他工诗文,擅绘画,篆隶楷行草皆能,尤精魏碑和狂草。同时,书法理论研究贡献颇巨,著有三春堂《书论》和《草论》。是我国当代书法大家,引碑入草开创者,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
一、李志敏的早年岁月及艺术人生
年4月,李志敏生于湖北老河口,祖籍河南南阳界中镇李庄。从小读书习字,聪颖仁义且具艺术天分,深得邻里嘉赞。由于时局不靖,他少年时代曾辗转于河南南阳、河北邢台和湖北襄阳求学。
年,李志敏考入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中国最早的三所艺术专科学校之一),专攻书法和水墨山水。据同学汤文选回忆,李先生的书法功底好,入艺专不久,即成为班上画得最好的学生。许多人都向他学写字,他练过的字,就被同学拿去,当字贴来临写。此外,他还会刻图章,布局苍劲老道,也常有同学请他治印。他的书法、山水、治印都带有北派风格。另有同学回忆:他除了画画,还是画画,一天到晚关在画室里画画,写字及刻章。很少出去走走。他平常只穿蓝布长衫,吃得也很简单,生活很艰苦。
年,李志敏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由民国时著名的法科大学朝阳大学改建)。次年,该校并入中国人民大学,他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学习。年,他到北京大学法律系任教,直到年初退休。曾任中国婚姻法学会副总干事,北京大学民法教研室主任。他年参加民法起草工作,年参加婚姻法修改调查研究工作,年参加公司法起草工作,年起在北京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曾讲授苏联和东欧国家民法、婚姻法、外国民商法、中国古代民法史、中国婚姻制度史、比较民法等课程和专题。出版法学著作主要有《民法教程》、《继承法概论》、《中国古代民法》(中国大陆地区最早出现的民法史著作)、《外国民商法》等,主编《比较家庭法》等书,翻译《施蒂纳和许来特的比较》等论文,校阅《国际合同》、英国《合同法概论》等著作。此外,他在多年法学教学研究过程中,还留有许多珍贵法学著作和讲义手稿,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尚未及整理或出版。他教过的学生有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何勤华,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吴志攀,著名行政法学家姜明安等。值得一提的是,来到北京后,他开始痴于京戏,并擅长京胡。
李志敏的生活是不幸的。年,他在《工人日报》工作的妻子孟昭蓉老师,因心直口快而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了右派。李志敏受到了牵连,虽仍在北大工作,但孟老师却被发配回河北唐山。他屡经坎坷,生活拮据,长期住在北大为单身教师安排的筒子楼里。最为不幸的是,年他的两个心爱的女儿,竟葬身唐山大地震。由此可以理解李先生的书风为什么那么苍茫恣肆、枯涩劲正,要知道书法是情感因素与形式美的直接结合,只有把自己的性情及感受表现在创作里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书法家、艺术家。李先生无疑是拔乎其类的书法大家。
李志敏穷其一生致力于书论研究和书法探索,系统梳理书法史论及历代书论专著,遍临诸体碑帖,大字取法《石门颂》、《泰山经石峪》、《石门铭》、《瘗鹤铭》、《郑文公碑》、《龙门造像》等;小字以墓志碑版和皇象、索靖、陆机章草为根基,兼修金文、简牍等;今草主攻张芝《冠军帖》、张旭《断碑千字文》《肚痛贴》《古诗四帖》、怀素《大草千字文》《自叙帖》、颜真卿《裴将军诗》及二王阁帖等。他在临习古帖上用力极深,临习方法也独特多样。从留存的临习遗迹研判,如他临怀素《大草千字文》时,采用的是“对临法”,力求做到与原作形神兼似;而当他临怀素另一名帖《自叙帖》时,则将张旭《断碑千字文》的笔法与《自叙帖》的结体融为一体,“用颠张之笔法写狂素之结体”,汲取两位狂草宗师之精髓,这样的临习方法前无古人,匠心独具。
在植根坚实书法功底之上,李志敏最终开创了引碑入草独特书风。他将碑之雄强方笔和开阔圆笔,自然嵌入狂草创作之中,使之互通互融,亦方亦圆,方圆兼备;将碑之用墨的生涩老辣及饱墨法引入草书,形成线条点画更具张力、浓枯对比更为强烈的墨风特色;他强调“曲、藏、和、圆”的笔墨技法和“情、气、神、境”的精神气韵,注重“以势带形”、化线为点、疏密互补、结构天成,通过“横向取势”与“纵向取势”交替相映的字势变化,辅以“左高右低”与“左低右高”的字体姿态,实现空间的随性摆布和笔断意连,丰富了当代草书的形式和风貌。
改革开放以后,李志敏经常出国讲学访问,时而以法学家身份出现,时而以书法家身份出现。有位美国人不理解,怎么可能把严谨的法学研究与浪漫的狂草创作集于一身呢?李志敏却做得非常完美,在他身上学术研究所特有的严谨,或许更坚定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执著探求。他作狂草,满怀激情,提笔之前,伫立审视案上的幅纸,连连吸烟。一旦意象在胸,便将全部心神倾注于毫端,迅速挥扫,一气呵成。之后,把笔一投,欣然微笑,畅游于艺术大化之境。但同时,他对待自己的作品又十分挑剔和认真。据他的学生,现为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特邀教授的周持回忆,一次他向李先生求字,但半年过去了还没有写完。他去先生家里拜访,恰好发现先生家中的柜子上挂了一幅字,一看内容便知是给自己写的。他走到跟前仔细看,却发现这幅字下面还有一幅同样的内容,再下面还有第三幅。他以为这次终于可以“满载而归”了,没想到先生最后并没给他。因为虽写了三遍,但先生对作品并不满意,所以,绝不会轻易拿出去。
李志敏的书斋名曰“三春堂”,取之其自作诗词三句耳。一为“爱花自能笔生春”。花者,炎黄文化、百花事业、先哲先贤、同道师友及其道德文章、碑刻墨宝是也。二为“数花期,梦花期,笑迎春花莫迟迟,花开自有时。”以此自砺与同道互勉也。三为“桃李争发不负春”。喻其与同游于书艺者皆天地之桃李,华夏之桃李,时代之桃李,先达之桃李也。爱春,迎春,不负春,亦为先生一生之夙愿。走进书斋,水泥地上堆满大半屋各类藏书典籍,墙上挂着他创作的山水画作,画中高山流水让陋室顿觉通透。书架前镜框里是泰山经石峪的“佛”字拓片,架上还种满黄土盆栽仙人掌。李志敏一生崇老子性致柔婴儿之境,孝友温恭,道风仙骨,求书者、求学者甚多。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书法大家陈玉龙评价:“纵观20世纪中国书坛,真正凭深厚书法功力胜出,达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数康有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几人。”法籍华裔书法理论家熊秉明曾说:“当代书法要从碑帖结合上找出路,狂草就应该像李志敏先生这样写,引碑入草价值不容低估”,受到艺术理论界白巅峰专科医院那里好北京最好白癜风知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