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十九丁甘仁治淋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十九)丁甘仁治淋浊案

此次随颜新老师一起品读的是孟河丁甘仁诊治淋浊的处方。丁甘仁(~),名泽周。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人。家世业医。丁甘仁初拜圩塘马文清为师,又从学于名医马培之,兼收马培之内外科(包括喉科)之长。同时常与其族兄丁松溪(为费伯雄门人)切磋医学。由于勤奋好学,医术日精。丁氏学成之后先行医于无锡、苏州,后到沪上,医道大行。年与夏应堂、谢利恒等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及女子中医专门学校,又兴办沪南、医院,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又为学生实习奠定基地,从此各省求学者闻风而来,年有增加,因之门墙桃李,遍及全国。程门雪、黄文东、王一仁、张伯臾、秦伯未、许半龙、章次公、王慎轩等中医名家,均为早期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高材生。他还出任上海中医学会会长,并发行《国医杂志》。常与汪莲石、余听鸿、唐容川、张聿青诸同道相交往,吸取各家之长。丁氏研究外感热病,宗法仲景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于四时温病,其治法融汇伤寒、温病学说之长,用药轻灵,以轻去实。丁氏行医之时烂喉丹痧流行猖獗,亲身诊治万余人,积累了丰富经验。著有《喉痧症治概要》。丁氏兼通内、外、喉科,治学不偏执一家之言,对前贤经验择善而从,而以审证精确、用药丝丝入扣见长。(详见“中医世家”网站)孙中山先生曾以大总统的名义赠以"博施济众"金字匾额,悬于上海旧白克路人和里诊所大厅,以示表扬。

第四十号

管左

夏历九月十四日

一诊

医室白克路人和里三街

电话四千二百九十一号

阴虚之质,肝火湿热郁于下焦,小溲夹浊,宜清肝化湿而祛瘀精。

肥知母二钱川黄柏一钱

黑山枝二钱生草梢八分

飞滑石三钱粉萆薢三钱

瞿麦穗钱半萹蓄草钱半

通草八分石韦钱半

苦桔梗一钱

此案记载的是一位管姓男患者于夏历九月十四日来就诊的情况。案中先叙体质,次论病机,再言症状,终以治法、方药,环环相扣,言简而精。

患者素为阴虚之体,可以想见其人或为一中年男性,体型偏瘦,脉象细数。此次以小便浑浊来诊,病机断为肝火湿热郁于下焦。肝为风木之脏,有相火内寄,肝病常易生风动火;又湿为阴邪,其性趋下,肝居下焦,易受其害,湿火相合,难解难分,为病甚多。足厥阴肝经环绕阴器,故肝之湿热可表现为小便浑浊。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肾为水脏,与膀胱相表里。肝有相火内寄,而心为君主之官,主火主通明,心君泰然,百体从令,心君不安,则相火易于妄动,又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主分清别浊,故小便浑浊又可从心与小肠治疗。然平相火易而安心君难,且此时湿热为患明显,故治以清肝化湿而祛瘀精。

处方起手知母、黄柏,为大补阴丸、滋肾通关丸中之部分组成,黄柏味苦性寒,能泻火、能坚阴,主入下焦肝肾,与甘苦寒之知母相配,用以养阴清泻相火。黑山栀、生草梢、飞滑石、瞿麦、萹蓄为八正散中主要药味。滑石体滑利窍,味淡渗湿,气寒清热。甘草梢一药,为甘草之细根或根之末梢,以其细故长于通利,《医学启源》谓其“善去茎中痛”,因淋浊证常有小便滴沥涩痛之苦,故治疗淋浊每多用之。山栀苦寒,清泻三焦之火热,尤擅清心除烦,其质轻而能透解,常与淡豆豉同用,其仁滑又有通利之性,此处炒黑用之,以减缓其通利。瞿麦、萹蓄皆为苦寒之品,入心、小肠经而利尿通淋,治疗热淋常组合用之,此外瞿麦兼能破血通经,萹蓄又有杀虫止痒之功,本方加用石韦,用意颇同。颜德馨教授治疗久治不愈之泌尿道结石,用石韦、附子相配,以温阳化气、通利排石,其思路值得临床借鉴。

通草性味甘淡,质轻清,药如其名,长于通行,上能通鼻耳五官,中能通乳汁,下能利小便通经水,其效与木通颇同而无木通之苦劣,此处用之以助滑石之甘淡渗利。关于木通之苦劣,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有一段记录,今再摘之:“《重庆堂随笔》谓,木通味苦,故泻心火由小肠出,诸本草皆云甘淡,或言微辛,岂诸君不但未经口尝,且刍荛亦未询乎?按:木通古名通草,今之通草,古名通脱木。云木通味甘淡,或通草之误传?未可知。其实今之木通味极苦且劣,世谓黄连是苦口药,殊不知黄连之味,苦而清,木通之味,苦而浊。叶氏医案以芦荟入汤剂,徐氏批曰:“请自尝之,方知其苦。”愿以斯语移之木通。且木通性极迅利,不宜多用。余友沈杏田言,曾见一小儿,误服重剂木通汤药,小便遂不禁,继之以白膏,如精状,叫号惨痛而死,死后尿窍断,犹有精珠数粒。用木通者,其审慎之。”

萆薢一药,性味苦平,利湿去浊,祛风通痹。以其分清去浊之功卓著,故丹溪萆薢分清饮以之为君药、入方名。颜新老师认为此药兼略有补肾之功,故能治腰膝酸痛。方中末尾加以桔梗一药,以开宣肺气、调节升降,《丁甘仁医案》中言“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上焦不宣,则下焦不通。以肺为水之上源,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也。疏其源则流自洁,升其上则下自通。譬沉竹管于水中,一指遏其上窍,则滴水不坠,去其指则管无余水矣。”

本案为肝火湿热郁于下焦之淋浊证,治以清肝化湿,多数药物皆为苦寒通利之品,此为常法,不足为奇。所贵者,一在识别患者体质,二在萆薢分清,三在桔梗开肺调升降。湿热郁结、小便不利,用通利之品,虽为正治,然素体阴虚,既不宜过利伤阴,又不能滋腻壅补,故用知母、黄柏为首以养阴清热,且山栀炒黑为用,可防全方过于通利,再者患者可能兼有尿血,用之亦宜。小溲夹浊,证属湿热瘀为患,用萆薢通中有补、分清祛浊。方末加用桔梗一药实为点睛之品,于诸沉降药中加一升提药,如济川煎中之用升麻,欲降先升。桔梗又能开肺,以肺为水之上源,下焦不通,小便不利,从肺论治,提壶揭盖,别具手眼。

湿热相火为患,丹溪论之颇多,所著《格致余论》专有“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篇。丹溪之学以《内经》为载道之书,以天地之理喻人身之理,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理论虽非尽善尽美,然亦有补前人之所未发。一来东南之地,气候本多湿热;二来江浙鱼米之乡,富庶之地,饮食男女,人或耽之;三来丹溪曾从许谦习理学,强调“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四来《和剂局方》自宋代起,“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习之以成俗”,其中多用温燥,已成流弊。因此当时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可补其偏而救其弊。其认为相火在人身寄于肝肾二部,守位禀命,动之中节则有禆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若火起于妄,则变化莫测,煎熬真阴。肝肾相火听命于心君,故丹溪强调“圣人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儒者立教,曰正心、收心、养心,皆所以防此火之动于妄也。医者立教,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亦所以遏此火之动于妄也”。是故《格致余论》开篇即为《饮食色欲箴》,教人节饮食、色欲。《内经》亦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要言不烦,知之不难,行之为难耳。

丹溪尚著有《局方发挥》,认为《和剂局方》虽然可以据证检方,方便百姓,但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多有不同,若仅依据症状用方而不思求病源,则无异刻舟求剑、按图索骥。诚如其师罗太无所言,“用古方治今病,正如拆旧屋凑新屋,其材木非一,不再经匠氏之手,其可用乎?”颜新老师亦曾言:“一种疾病,可以用多种方法、多张方子解决,其中用药的证据是重中之重,其次才是方子本身。”历代名方甚多,善用之方为好方。

由于个人理解及表达能力有限,文中如有错漏及未达意处,其过在我,敬请诸位师友指点批评。

往期回顾: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一)费子权方笺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二)王仲奇方笺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三)程门雪方笺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四)程门雪方笺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五)陈莲舫方笺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六)徐荣斋治崩漏案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七)颜亦鲁治湿温食复案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八)马培之为慈禧诊脉案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九)萧龙友治腮肿案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十)颜德馨治血涕案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十一)赵晴初治痹症案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十二)董廷瑶治儿科痧疹案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十三)王东也治虚喘案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十四)张泽生治恶露案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十五)丁甘仁治风温伏邪案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十六)张山雷治疟母案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十七)沈寿石治痞症案

跟着颜新老师品读老方子(十八)何鸿舫治脘痛案

附处方剂量书写参考:

                







































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北京一般性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yf/38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