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味中草药凤尾草

中医草药凤尾草导读

凤尾草又叫鸡脚草、金鸡尾、井口边草、井边凤尾、井栏草等,是一种蕨类植物,属于凤尾蕨科、凤尾蕨属。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凤尾草是以全草入药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等功效,对痢疾、肠炎、黄疸型肝炎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地下茎粗壮,密被线状披针形的黑褐色鳞片。叶丛生,叶柄长5~23厘米,灰棕色或禾秆色,无毛;生孢子囊的孢子叶2回羽状分裂,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轴具宽翅,羽片3~7对,对生残近对生。上部的羽片无柄,不分裂,先端渐尖,长线形,全缘,顶端的羽片最长,下部的羽片有柄,羽状分裂或基部具1~2裂片,羽状分裂者具小羽片数枚,长线形,小羽片在叶轴上亦下延成翅,叶脉明显,细脉由中脉羽状分出,单一或二叉分枝,直达边缘;不生孢子囊的营养叶叶片较小,2回小羽片较宽,线形或卵圆形,边缘均有锯齿,孢子囊群线形,沿孢子叶羽片下面边缘着生,孢子囊群盖稍超出叶缘,膜质。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毒,湿疹。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疳、疗、痔,散毒,敷疮。""治蛇咬诸毒,刀伤,能止血生肌,舂汁调酒服,渣敷患处。研末收贮治气痛。"

②《岭南采药录》:"晒干为末,治气痛热痛。"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五淋,止小便痛。"

④《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热毒,消肿,清火。治痈疮,乳痈,淋症。"

⑤《中国药植志》:"止泻。"

⑥《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治小儿惊风,夜哭。"

⑦《广西药植志》:"清大肠、肺热。治热性赤痢及齿痛,止吐血。"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疥癣。"

⑨《泉州本草》:"治湿热小便不通,血淋,咽喉肿痛。"

⑩《湖南药物志》:"治疳积,感冒,目翳。"

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凉血。治菌痢,肠炎,外感发热,尿路感染,白带,腮腺炎,疔疮,湿疹。"

⑿《江西草药》:"治瘰疬,鼻衄,便血。"

⒀《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黄疸型肝炎,扁桃体炎,遗精,蛲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鲜品1~2两);研末或捣汁饮。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禁忌

虚寒证忌服。

①《履崭岩本草》:"老人不可多服,其性冷故也。"

②《闽东本草》:"孕妇、冷痢、休息痢不宜服。"

常用选方

①治热性赤痢:凤尾草五份,铁线蕨一份,海金砂藤一份。炒黑,水煎服。(《广西药植图志》)

②治痢疾:鲜凤尾草二至三两。水煎或擂汁服,每日三剂。(《江西草药》)

③治急性肝炎:鲜凤尾草三两。捣汁服,每日三剂,五天为一疗程。(《江西草药》)

④治泌尿系炎症,血尿:鲜凤尾草二至四两,水煎服。(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热淋、血淋:凤尾草七钱至一两。用米泔水(取第二次淘米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⑥治白带及五淋白浊:凤尾草二至三钱,加车前草、白鸡冠花各三钱,萹蓄草、米仁根、贯众各五钱。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⑦治崩漏:凤尾草一两。切碎,用水酒各半煎服。(《矿西中草药》)

⑧治鼻衄:凤尾草七钱至一两,海带一两(洗净)。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⑨治大便下血:凤尾草七钱至一两。同猪大肠炖熟去渣,食肠及汤。(《江西民间草药》)

⑩治肺热咳嗽:鲜凤尾草一两。洗净,煎汤调蜜服,日服二次。

⑾治咽喉肿痛:鲜凤尾草五、六钱。洗净,煎汤,冲乌糖少许,日服二次。

⑿治小儿口糜:鲜凤尾草二至三钱。洗净,水煎,调蜜和朱砂少许内服。(⑩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⒀治羊毛疔:鲜凤尾草一两,捣汁服;或晒干磨粉,每服三钱,温开水调服。有寒者加姜汁服。(《衡山民间草药》)

⒁治五毒发背:小金星凤尾和根,洗净,用慢火焙干,称四两,入生甘草一钱。捣末分作四服,每服用酒一升煎三、二沸后,更以冷酒三、二升相和,入瓶器内封却,时时饮服。忌生冷油腻毒物。(《履巉岩本草》)

⒂治汤火伤:凤尾草,焙干研末,麻油调敷。(《湖南药物志》)

⒃治狂犬咬伤:凤尾草二两,水煎服;或捣烂外敷。(《湖南药物志》)

⒄治磷中毒(亦适用于鸦片、砷、毒蕈中毒):风尾草(鲜)四两。切碎,加泉水一碗,擂汁服。(《江西草药》)

⒅治荨麻疹:风尾草适量,食盐少许。水煎洗。(《江西草药》)

⒆治面神经麻痹:凤尾草三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⒇治秃发:小金星凤尾草根,浸油涂头。(《履巉岩本草》)

下一篇:每天学一味中草药——南天竹

欢迎随手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下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yf/5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