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护肤日后疫情时代的皮肤问题

首席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5月,是个饱含“爱”的月份,5.9母亲节,5.20情人节,还有一个很重要,但很多人却不知道的节日:5.25全国护肤日。

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护肤又面临着新的问题。今天,职Sir跟大家一起聊聊后疫情时代的皮肤问题,以及夏季常见的皮肤病问题。

5.25护肤日

后疫情时代的皮肤问题

1

长期戴口罩

口罩会引起的皮肤问题是多方面的,部分是直接接触口罩所形成的接触性皮炎,目前已发表的几例口罩引起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报道,主要见于佩戴N95口罩的医护人员。口罩中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主要是残留甲醛、弹性耳带,泡沫封条等,大家戴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普通口罩或医外科口罩,发生接触性皮炎的概率相对较低。

2

日常护肤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次性的普通囗罩或医外科囗罩不要反复使用,长时间佩戴要记得及时更换囗罩。在不影响防疫的前提下,可适当摘下囗罩。同时,日常护肤过程中减少面膜使用频率,加强修复类保湿乳、霜的使用。如果皮肤问题加重,请及时就医。

3

经常反复洗手

反复洗手,尤其是用酒精反复洗手,会明显洗脱皮肤屏障的油脂,让皮肤变得干燥、脱屑,甚至诱发顽固的手部湿疹。因此,建议大家不要过度清洁双手,要养成洗手以后抹护手霜的习惯。如果出现了瘙庠、脱屑等症状,说明手部皮肤已经受到刺激了,建议立即减少洗手频率,更换较为温和的洗手液,同时加保湿效果的护手霜。

5.25护肤日

夏天即将到来,在炎炎的烈日照射下,我们的皮肤健康是一个大问题,皮肤瘙痒,皮肤过敏,蚊虫叮咬,日晒伤反反复复,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职Sir跟大家讲讲,夏季常见皮肤病以及如何防治:

夏季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01

痱子

痱子:是由于环境中的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能及时地蒸发,致使汗孔堵塞,汗液淤积或破裂所致,有的表现为小米粒大小浅表水疱,很容易蹭破,轻度脱屑而愈,多见于婴儿、孕妇,称为白痱;有的为散在红色小丘疹,但与毛囊无关,称为红痱,多见于小儿,有的为小脓疱,称为脓痱。防治:注意室内环境的通风降温,避免环境过湿,温度过高;衣着应宽大,减少出汗且利于汗液蒸发,勤换衣服;尽量保持皮肤干燥,用干毛巾擦汗,肥胖者、婴儿及产妇应勤洗浴,但不用冷水,揩干后扑痱子粉。治疗可用清凉、收敛止痒药物。医院就诊做综合治疗。

02

晒伤

晒伤:由于突然过度日晒造成,表现为日晒后3-6小时于日晒部位出现红斑、严重时可形成水疱,有明显灼痛、可有全身不适。防治:预防日晒伤首先应避免在强烈阳光下暴晒,应当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照射量。治疗一般对症即可,可外用保护剂如各种润肤剂、炉甘石洗剂、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等。

03

光敏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是由于一些人对紫外线过敏所致,仅见于少数人,这些人通常在日晒后1-2天后发病,皮疹多发于面部、颈部和颈前“V”形区、手背及上肢,表现为小丘疹、小水疱、自觉瘙痒,严重时非光照部位也可起皮疹,不疼痛,瘙痒明显,消失很慢。如不积极治疗,可形成慢性光敏性皮肤病。防治:因为此病发作与过敏体质有关,因此要注意防光,每天的9点到下午5点最好不外出,必须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一旦发生皮疹,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霜剂,也可请教医生选择适合的口服类药物。

04

病毒性皮肤病

病毒性皮肤病:有水痘、风疹等。水痘起病较急,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吸入病毒后经过2至3周的潜伏期便出现症状。防治:防止病毒性皮肤病,要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如果孩子患了水痘,发烧期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注意休息。还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皮肤瘙痒时,可涂些止痒药水。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的接触

05

细菌性皮肤病

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毛囊炎和脓疱疮。一方面因为潮湿,另一方面因为人体皮肤本身有很多条件致病菌,遇上湿热的气候就特别容易繁殖。再加上毛囊皮脂腺堵塞,继发感染,结果引起了毛囊炎。防治:勤洗澡、换衣,避免汗渍和细菌感染,保持皮肤清洁。

06

真菌性皮肤病

真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足癣、股癣和花斑癣。这些都是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病,由于真菌喜好温暖和潮湿,因此,常在夏季加重。足癣表现为足趾间脱皮、浸渍糜烂,或足侧缘出现多数水疱,可有瘙痒,也可不痒,如不治疗,皮疹可逐渐向外扩大。股癣表现为大腿内侧、臀裂部的环状红斑脱屑,呈离心性扩大,周围常可见小丘疹,自觉瘙痒或疼痛。花斑癣表现为皮肤花斑样改变。防治:无论是足癣、股癣还是花斑癣,都有一定传染性,因此,应避免共用卫生用具如毛巾、拖鞋等,勤换鞋袜、内裤。治疗可外用抗真菌药物,严重者口服抗真菌药治疗。

07

虫咬皮炎

丘疹性荨麻疹又叫虫咬皮炎:本病与蚊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虱、螨、蚊等昆虫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诱发的过敏反应。皮疹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为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皮疹多发于躯干、四肢,可成片或散在,瘙痒明显。防治:尽量少到草丛、树荫下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室内可熏蚊香,不要睡草席凉席,发生皮疹后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霜剂或选择适合的口服药物。但需注意,最好不用红花油等涂抹,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过敏,反而加重病情。

END

5.25护肤日

参考资料来源:腾讯新闻网编辑丨LX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得点在看哟

戳原文获取更多资讯与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yf/7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