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中药不同用法及功效六

同种中药不同用法及功效(六)

桑枝,药性:微苦,平。归肝经。功效:祛风湿,利关节。祛风湿而善达四肢经络,通利关节,痹症新久、寒热均可应用。煎服,9-15克。外用,适量。

豨签草,辛、苦,寒。归肝、肾经。祛风湿,利关节,解毒。本品能降血压,可治高血压病。煎服,9-12克。外用,适量。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宜酒制用。治风疮、疮痈宜生用。

臭梧桐,辛、苦甘。凉。归肝经。祛风湿,通经络。平肝。煎服,5-15;研末服,每次3克。外用,适量。用于高血压病不宜久煎。

海桐皮,苦、辛,平。归肝经。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能祛风湿,行经络,止疼痛,达病所,尤善治下肢关节痹痛。煎服,5-15克。或酒浸服。外用,适量。

络石藤,苦,微寒。归心、肝、肾经。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尤宜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者。煎服,6-12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雷公藤,苦、辛,寒。有大毒。归肝、肾经。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为治风湿顽痹要药。对多种皮肤病皆有良效。煎汤,10-25克(带根皮者减量),文火煎-2小时;研粉,每日1.5-4.5克。外用适量。内脏有器质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者慎服;孕妇忌用。

老鹳草,辛、苦,平。归肝、肾、脾经。祛风湿,通经络,清热毒,止泻痢。祛诸风皮肤发痒,通行十二经络。煎服,9-15克;或熬膏、酒浸服,外用适量。

穿山龙,苦,微寒。归肝、肺经。祛风湿,活血通络,清肺化痰。煎服,10-15克;或酒浸服。外用,适量。

丝瓜络,甘,平。归肺、胃、肝经。祛风,通络,活血。煎服,4.5-9克。外用,适量。

五加皮,辛、苦,温。归肝、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为强壮性祛风湿药,尤宜于老人及久病体虚者。煎服,4.5-9克;或酒浸、入丸散服。

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对痹证日久,伤及肝肾,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者尤为适宜。煎服,9-15克。

狗脊,苦、甘,温。归肝、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对肝肾不足,兼有风寒湿邪之腰痛脊强,不能俯仰者最为适宜。煎服,6-12克。

千年健,苦、辛,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煎服,4.5-9克;或酒浸服。

雪莲花,甘、微苦,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调经止血。尤适宜于风湿痹证而寒湿偏胜及风湿日久,肝肾亏损,腰膝软弱者。煎服,6-12克。外用适量。孕妇忌服。

天山雪莲花(又名新疆雪莲花),苦、辛,热。有毒。效用与雪莲花相似,并治寒饮咳嗽。煎服,0.6-1.5;酒浸服。孕妇忌服,过量服用可致中毒。

鹿衔草,甘、苦,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止血,止咳。煎服,9-15克。外用,适量。

石楠叶,辛、苦,平。有小毒。归肝、肾经。祛风湿,通经络,益肾气。对于风湿日久而兼有肾虚腰酸脚弱者尤宜。煎服,10-15克。外用适量。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用于调整人体阴阳不平衡的状态,用对了它是好的药物,用错了反而扰乱正常的阴阳平衡,反被其害。所以请在临床中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排名
白癜风如何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izhim.com/lccf/3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