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6月
21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这一天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
夏至第一候「鹿角解」,《逸周书》曰:“夏至之日,鹿角解”,鹿角有艮象,是属阳性的山兽,因阳气已盛极而衰,鹿角在夏至脱落,是自然界万物更替的结果。又曰:“鹿角不解,兵革不息”。意思是说,鹿角不脱落,打仗就不会停止。
二候蝉始鸣
第二候「蝉始鸣」,蝉鸣是夏天最重要的声音之一,夏蝉又叫“知了”,雄蝉鼓翅而鸣。
三候半夏生
第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野生药草,因为在夏日之半生长而得「半夏」之名。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节气由来
01
夏至养生全攻略
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合理安排午休时间,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
夏至饮食
夏至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节季,此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品。暑热伤津要多吃时令新鲜水果,蔬菜。
时令水果:桃子
桃的原产地在中国,人工种植逾三千年,古已列为五果之首,有“仙桃”、“寿桃”之美称,《诗经》有云“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时令水果: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撇开历史情节,这一丰腴甜美的水果确有贵妇之气。荔枝的古名叫“离枝”,意即离枝即食,正如白居易所云“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时令蔬菜:苋菜
不知有多少小女孩曾深深迷恋这种汤汁鲜红的蔬菜,吃出一嘴的娇艳颜色舍不得抹去。常见食用的还是红苋菜,即赤苋。宋朝的苏颂曾描述:“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传统的臭豆腐即是以苋菜梗发酵腌制的卤汁炮制而来。
时令蔬菜:马齿苋
比起苋菜,马齿苋更为中医药学所青睐,其性寒凉,多部中医古籍均记载其益气、清暑、解毒、消肿,功效尤其显著。马齿苋是南北常见的野菜,夏季茎叶最为肥嫩多汁时,便可采撷入馔。
时令蔬菜:丝瓜
丝瓜的历史并不算太久,推广应用倒是挺快。《本草纲目》中说:“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丝瓜处理极方便,口味也均清淡滋润,夏日食之,最是沁人心脾。
时令蔬菜:黄花菜
作为中华传统食材之一,黄花菜在我国栽培甚广,湖南、湖北、河南乃至辽宁都有其特色产出。食用历史也古已有之,《本草纲目》载曰:“今东人采其花而货之,名为黄花菜。”然而黄花菜禀性湿热,易引发过敏或哮喘,食用还需有度。
以上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而面条,也是夏至后被推荐的美食之一。夏至这天,南北皆有有吃面的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也有“冬至饺子夏至面。”总之,简简单单吃碗面,算是过节了。
夏至食谱
小编同时还找了几道夏至养生食谱,吃着美味的同时,轻轻松松祛湿防暑。一起来看看吧。
山楂汤
材料:山楂片克,酸梅50克,白菊花克。
做法步骤:
1山楂片、酸梅加3.5千克水煮烂;
2
放入白菊花,煮5分钟;
3
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功效:可消食健胃、活血化淤。
荷叶茯苓粥
用料: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克,白糖适量。
做法步骤:
1荷叶煎汤去渣
2
将茯苓、洗净的粳米/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
3
加入白糖调味,放凉食用。
功效:有清热解暑、宁心安神的功效。
薏仁绿豆粥
用料:绿豆50克,薏米50克,稻米50克,糙米50克。
做法步骤:
1将洗净的糙米、薏仁、大米、绿豆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
2
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开;
3
转小火边搅拌边熬煮半小时至熟烂;
4
粥浓,根据口味加入盐或糖调味即可。
功效:薏仁健脾化湿,绿豆清热解毒。
冰镇西瓜露
用料:西瓜,冰糖、白糖适量。
做法步骤:
1西瓜瓤切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
2
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冷藏。
3
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
功效:可清热消暑、消毒利水。
金针菇解忧汤
用料:金针1碗、山药半斤、猪肉丝半碗、红枣6个、姜3片,适量米酒、太白粉、香菜、盐及香油。
做法步骤:
1肉丝加米酒、太白粉及盐拌匀;
2
加毫升水及红枣炖1小时;
3
加其余食材煮滚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养血、清热去湿、解除忧愁愤怒。
02
夏至天气——南方看海or北方看海?
今年夏至我们可以在家里“看海”
看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意味着降雨
南方北方都可以“看海”啦~
看着蓝色和紫色的降雨重灾区
蓝瘦的是雨水还将继续持续!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
江南中东部、华南大部等地有中到大雨
广东北部和东部沿海、江西中东部、安徽南部、
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
局地有大暴雨(~毫米)
对此,中央气象台今晨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明天,西南地区雨势增强
江南华南依然雨雨雨雨雨雨雨
预计,西南地区东部、江南中北部、
华南西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
重庆南部、贵州北部、湖南西北部有暴雨
北方的小伙伴们可高兴坏了
近期,北方遭遇持续高温天气
天津连续6天出现高温
北京今年来共出现了9天高温
这次的降雨总算是解救了烤架上的你们!
中央气象台预计,21日至24日
华北、黄淮中东部和东北地区有一次强降雨
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河北、北京、天津、
辽宁西南部、河南东部、山东、安徽东北部
和江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北京西部和北部沿山、河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
有大暴雨,局地累积雨量可达~毫米
冷空气和雨水影响下
今明两天华北、黄淮等地将先后迎来明显降温
累积降幅普遍能达到6-10℃
最高气温在周四、周五纷纷降至30℃以下
这下可凉快了呀!北方的小伙伴开心呀!
总之,不管南方难受还是北方开心
“看海”的同时还是要注意安全哦!
不能忽视了降雨可能引发的灾害。
03
夏至最美古诗词
夏至日作
(唐)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夏至
(宋)范成大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
(宋)陈与义
一
微官有阀阅,三赋池上诗。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
官忙负远兴,觞至及良时。
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
微风不动苹,坐看水色移。
门前争夺场,取欢不偿悲。
欲归未得去,日暮多黄鹂。
二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
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
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
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
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
夏至过东市二绝
(宋)洪咨夔
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
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夏至后得雨
宋?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夏至过东市二绝
(宋)洪咨夔
涨落平溪水见沙,绿阴两岸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
唐·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
齿发将七十,乡关越三千。
褰帷罕游观,闭閤多沉眠。
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
思归时初为校书郎
唐·白居易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遂求及亲禄,僶俛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
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夜长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祷雨题张王庙
宋·叶适
夏至老秧含寸荑,平田回回不敢犁。
群农无计相聚泣,欲将泪点和乾泥。
祠山今古同一敬,签封分明指休证。
传言杯珓三日期,注绠翻车连晓暝。
龙神波后何惨怆,昔睡今醒喜萧爽。
人云天上行水曹,取此化权如反掌。
浙河以东尽淮壖,哀哉震泽几为原。
愿王顿首玉帝前,请赐此雨周无偏。
夏至日祀阏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三首
宋·魏了翁
其一
书生只惯野人庐,谁识潭潭省府居。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微阁上四厨书。
其二
朱荣铅砌拱都堂,静合明窗夹主廊。
外省诸司西恻畔,枢寮却在外东厢。
其三
朝吧归来政事堂,衣冠牣宇鹜成排。
须臾排马还私第,一片闲庭锁夕阳。
景祐夏至皇地祗二首
宋·佚名
其一
赫矣淳耀,俶载帝基。
一牙以定,万国来们。
寅恭洁祀,博厚皇祗。
威灵攸在,福禄如茨。
其二
丕命惟皇,万物咸睹。
卜年迈周,崇功冠禹。
有烨炎精,大昌圣祚。
酌鬯祈年,永锡繁祜。
夏至後得雨
宋·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余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
到义宁自夏至秋不得家书思亲谋归不遂
宋·曾丰
散客强名邑大夫,琴堂余暇北窗孤。
灯前夜雨无宁竹,枕上秋风有战梧。
悬望北音思射雁,满怀东道梦烹鲈。
白云一望二千里,羞听林间反哺乌。
夏至过东市二绝
宋·洪咨夔
其一
插遍秧畴雨恰晴,牧儿顶踵是升平。
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
其二
涨落平溪水见沙,绿阴两岸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和昌英叔夏至喜雨
宋·杨万里
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
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
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休。
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
宋·杨万里
其一
西山已暗隔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明。
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
其二
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夏至
宋·张耒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
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
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
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夏至
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夏至
宋·范成大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夏至日雨
宋·袁说友
烟暝千岩木,溪明一带楼。
片云封旧恨,急雨罥新愁。
节又匆匆过,诗从轧轧抽。
病躯无耐暑,老鬓不禁秋。
夏日杂兴(四首之一)
明·刘基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鳞不入龙螭梦,铩羽何劳燕雀猜。
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
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夏至对雨柬程孺文
明·张正蒙
堂开垂柳下,默默坐移时。
岁序一阴长,愁心两鬓知。
雨檐蛛网重,风树雀巢欹。
惆怅无人见,深杯空自持。
赠南都莫工部子良夏至斋宿署中
明·唐顺之
万乘亲郊幸北宫,千官斋祓两都同。
灵光正想泥封上,清梦遥依辇路通。
烟散玉炉知昼永,星分银烛坐宵中。
闻君已就汾阴赋,犹向周南叹不逢。
来源:人民日报天气网书画文化策源家
编辑:王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