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林晚霞笔记6

晚霞笔记(6)

曹学林

卖菜

早上天刚蒙蒙亮,田大爷就蹬着他那辆三轮车进城了。车上装着莴苣、韭菜、菠菜、药芹等蔬菜。这些菜,有的是昨晚就从地里铲上来的,有的是早上刚刚才割的,都用草扎成捆,码放在车上,叶子上还滚动着水珠。旁边还放着一杆秤、一只包以及一些扎草、方便袋等用物。

田大爷进城去卖菜。

田大爷不是一个职业菜贩,他的菜不是拿的批发市场的,而是自家田里出产的,没有用过农药、化肥,真正的绿色产品;他也不每天都去卖菜,地里的菜有得出产了,就去城里卖一次,还没成熟,就在家里歇着,或忙忙地里的活儿,侍弄侍弄庄稼;他也没有固定的卖菜摊位,到了城里,就推着车子在街巷里转悠,有人叫买,就停下车交易。因为是自家产的,买主想还个价、少给几个钱,他也不跟人多较量。时间久了,街上买菜的男男女女们就都很喜欢田大爷,只要一看到他的三轮车从街巷里经过,都会追在后面喊他——

“田大爷,买莴苣呀!”

“田大爷,我买几斤菠菜!”

“田大爷,韭菜、药芹还有没有?”

……

卖菜的间隙里,田大爷会从放在车上的那只包里,拿出一盒牛奶和一只烧饼。牛奶是他从家里带的,烧饼是他进城时在烧饼店买的,这是他的早餐。他一边啃烧饼,一边喝牛奶,一边等人来买菜。有时他不买烧饼,而是买几只包子;或者,牛奶也没带,而是带一杯茶。不管哪样,他都吃得很有滋味。尽管起了那么早,吃了不少辛苦,花白的头发上还沾满雾水,不多的几捆菜也卖不了几个钱,都会让人感到他对生活的那种满足、惬意。

菜卖完了,田大爷就蹬着三轮车回家。路过卖肉的店铺,他会停下车,割上一斤肉带回去。中午,小孙子要来吃饭。他把肉吊在车龙头上,悠闲地蹬着车。太阳照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

做寿

万爹今年八十岁,年初的时候,几个儿子就开始商量如何为父亲做寿的事了。万爹的生日在四月下旬,为使儿孙们都能回来会齐,就把日子向后推了几天,定在五月一日,正好小长假。

老大自然是操办父亲寿宴的主角。弟弟们都在外面工作,只有他坚守在老家,与父亲一起生活。这一辈子,父亲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他最清楚。自从母亲在四十岁上去世后,父亲就独自挑起了一大家子的担子,上有老,下有小,既当爹,又当娘。待到子女们一个个长大了,有出息了,成家立业了,父亲已经日渐老去,腰也驼了下来,原本硬朗的身子骨,不时也会出现这儿疼那儿痛的毛病。印象中,父亲从没做过生日,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一个个生日过去,父亲从不提起,子女们想为他热闹一下,也坚决不肯。这次八十岁,儿女们一提为他做寿的事,他却立即表示同意,大概父亲也想在有生之年,弥补上这辈子的一个缺憾了。

“五一节”这天,老二、老三、老四以及妹妹全家都早早回来了。老大这边的一切准备工作也都就绪。俗话说:“请吃喜酒,砑(泰州方言,读ā,意为不请自来)吃寿面。”凡听到信的亲戚、朋友,甚至几十年不来往的老亲都来了。寿宴安排在一家饭店里,摆了二十多桌,鞭炮、烟火堆成了一个小山。饭店的大厅里灯火辉煌,主桌正中放着一个大蛋糕,上面雕刻着鲜花、松鹤、寿桃和“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字样。寿宴开始时,老大把父亲请到前面的座椅上坐下,然后领着弟弟、弟媳、妹妹、妹婿以及孙辈们向父亲磕头,祝福父亲生日快乐、健康长寿。看着一手拉扯大的儿子、女儿恭恭敬敬地站在自己面前,为他祝寿,看着一个个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都长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万爹脸上满是幸福。

大家纷纷举杯,为万爹祝寿。酒席间,亲朋好友中有会唱歌的,都很踊跃地上台献歌。在剧团工作过的老三代表弟兄们上台唱了一首《父亲》。当唱到“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时,其声情并茂的演唱让现场每一位宾客为之动容。

出国

叶大妈这辈子未出过远门,想不到老了之后,竟出了国。

叶大妈的女儿、女婿在加拿大。两人都是国内名牌大学毕业,然后出国留学,一直读到博士。后来去加拿大工作、定居,婚事也是在加拿大办的。女儿怀孕后,就跟妈妈说,要她去加拿大帮助照应月子。叶大妈本不想去,人地生疏的,语言又不通,到那儿怎么照应呀?可想到女儿在外生养,没个亲人在身边,又实在放心不下,就答应下来。出国的手续很快办好。老伴和儿子将她送到北京机场,随着飞机腾空而起,叶大妈踏上了出国的旅程。

叶大妈从没有坐过飞机。刚起飞的时候,一颗心好像要从喉咙口跳出来一样,有些害怕,心里慌慌的,但看到其他人若无其事的样子,便也平静下来。她实在不可思议:这么大一个像鸟一样的铁家伙,怎么就能飞到天上?座位的边上,有个小玻璃窗,飞机在往上升的时候,她没敢朝外望,现在飞机飞得平稳了,她这才小心地透过窗口向外看去:乖乖龙的咚,飞机的下面,全是一堆一堆的云,太阳的光,照在云层上,金光灿灿的,飞机就像浮在空中似的,一动也不动。听人说,去加拿大,飞机要从太平洋上空飞过,叶大妈想看看太平洋,可她再怎么睁大眼使劲,也看不到,除了云,还是云。

飞机上还供应许多吃的,不要钱,这让叶大妈很高兴。那些金发碧眼的洋空姐,一会儿送来饮料,一会儿送来盒饭,嘴里叽里哇啦的,一句也听不懂。叶大妈本来带好了煮鸡蛋的,这一来就用不着了,她想,飞机上吃不了,那就带到女儿女婿家去吃吧。到了夜里,空姐又给乘客送来了毛毯。叶大妈就把毛毯盖到身上,躺在座椅上打起盹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也许是一夜,也许是一整天,叶大妈弄不明白,有点糊里糊涂的。不过,飞机在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降落了,这一点,叶大妈还是清楚的。当她的双脚走下舷梯,踏到地上的时候,她知道,她已经踩在另外一个国家的土地上了!

这时,来接她的女儿、女婿正挥着手向她走来。

生病

袁老伯是个孤寡老人,老伴走得早,又没有子女。有人劝他上敬老院,他一人在家生活惯了,不愿去。社区里就把他作为“居家养老”对象,给予照应和服务。

有天夜里,袁老伯突然感到腹部疼痛,他起床找了颗止疼片吃了,可没有一点效果,仍然疼,像针挖一样,越过越严重,头上滚下豆大的汗珠。袁老伯有些慌了,不知自己得了什么病,医院,可孤零一人,如何去得?医院,就疼死在路上了。这时他想起“居家养老”服务站,就忍着疼,找到了号码,拨通了电话。

一会儿,服务站就来了人,医院的救护车也随即来到,他们把袁老伯搀上车,医院。医生、护士立即进行检查、诊断。初步确定可能是胆结石发作,先输液治疗。躺在病床上的袁老伯,看着忙来忙去的医生、护士,看着守在身边就像自己儿女一样的服务站人员,不禁热泪盈眶。

第二天,医院,看望生病的袁老伯,他们带来了鲜花和慰问品,一边嘱咐袁老伯安心养病,一边交代服务站人员要精心照料服伺。袁老伯心中感到无限温暖,拉着领导的手,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

领导走后,一会儿,小区里的张大爷、王大婶、李老七、马白头又来了。几个老人跟袁老伯住在前后楼上。每天下午,他们经常一起在小区公园或滨河绿地里,或散步,或跳舞,或下棋,有时坐在石凳上说说话,有时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甚至什么也不想,就那样坐着。他们说得最多的是千万不能生病,他们最担心的是生病了没人照料。今早一听到昨夜袁老伯生病住院后,医院看望。

“哎呀,还要你们来看我,真是太……太谢谢你们了……”一看到几个老人走进病房,正在挂水的袁老伯立即撑着身子要坐起来。“你别动,不要碰到针头……唉,没个儿女照应,真是……”王大婶叹息一声,心里有些酸。

袁老伯见王大婶说这话,立即笑着说:“大妹子啊,我虽然没儿女,可不比有儿女的福气差呀!昨晚服务站的人送我住院、治疗,刚刚社区领导又来看我,这不,送的花还在这儿呢,现在呀,我不担心了……”

开店

老余是个闲不住的人,自从退休后,就开始琢磨开店的事。做市场调查,向别人讨教,跑遍了城里的每一条街道,考察了一家家大小店铺,但到底开个什么店,一时没能确定。

有一天,老余遇到了多年不见的一个老同事,二人在茶馆里一边喝茶,一边闲聊。老余说,退休了,在家闲着无聊,想开个店,可不知弄什么好。同事说,你想开店?巧了,我有个熟人,他们开了个保健品专卖店,生意不错,但因为要去上海带孙子,想转手。老余一听,立即来了兴趣,就问是什么保健品?店开在什么地方?接手过来大约要多少钱?同事告诉他,是中老年人吃的一种保健品,效果很好,销路不愁,现在日子过好了,哪个不想身体健康?店虽然偏些,但属独家经营,本钱不大,房租也便宜,你要是接过来,我包你稳赚。

老余热了心,回家跟妻子一商量,妻子也同意。在同事的引见下,双方终于达成协议。不长时间,老余就将店盘了过来。开张这天,老余的亲朋好友,还有单位的领导、同事,都来为他祝贺,花篮从店门口一直摆到了路中央,鞭炮“噼里啪啦”放了好长时间。舞龙的也来道喜,他们在门口摆开阵势,敲起锣鼓,十数个人手握舞杆,腾挪跳跃,把一条龙舞得虎虎生风。老余急忙出来又是散烟,又是包红包。中午,还在饭店里摆了几桌,白酒、啤酒喝了好几箱。

从此,老余夫妻俩就做起了“老板”。白天,他们或都守在店里,或者轮流看店。对于保健食品对人体的功效,他们很快就成为了专家。每有人进店,他们必宣传一番;在路上遇到同事、熟人、朋友,也必拉住介绍一回。总公司来做新品推介和用户回访,他们安排会场,组织听众,举办讲座,忙得热火朝天,一时倒也吸引了许多人来店里购买。

几个月下来,老余扎了一下账,除去各项费用,不赚反亏。夫妻俩扒拉了半天,才突然大悟:咱们自己吃了几个月,不能白吃,也要算账呀,这一算不是赚了?而且,吃好了不少毛病,血压也不高了,腰腿也不疼了,这不更是大赚了?

体检

两天前,单位办公室打电话,通知老庞参加体检。今天一大早,老庞就早早起了身,按要求不吃早饭不喝水,医院。

医院门诊大厅,老庞就看到单位办公室主任等在那儿,为每个到的人发体检本。已经来了不少人,有老庞认识的老领导、老同事,也有一些生面孔。老庞退休几年了,平时很少到单位去,一些新进的人自然不认识。但大家一见到老同志来,都非常热情,几个人老远就打招呼:“老庞呀,来啦?这多时怎么不到单位去玩玩呀?”“老庞呀,孙子今年是不是中考了?”“老庞呀,什么时候聚一聚,弄两杯呀……”一边说笑,一边进去体检。

抽血,胸透,量血压,听心脏,做B超,做心电图……一项项做下来,每个人看似轻松,其实心里都稍稍有些紧张,可千万别查出什么毛病来呀!老庞是高血压,已经服药十几年了,医生量了他的血压,还好,就是心跳有点慢,医生嘱咐,除吃降压药外,还要吃一点软化血管的药,还要注意多活动。老庞说,活动我每天坚持,早上散步、打太极拳,下午到老年体协参加门球活动。医生说,这就好,这就好。老庞在做B超时,医生拿着那个探头反复在他的肚皮上摩来擦去,一会儿叫侧过来一会儿叫侧过去,比别人花的时间长了些,这让他有点疑惑。这时医生问他肾脏上是不是有个脂肪瘤?他说是有个,叫平滑脂肪瘤,好多年了,怎么……有什么变化?医生又问,以前多大?他想了想,说,大概……两点几。医生说,还是这么大,没什么变化。他有些不放心地问,有没有什么问题?医生说,没问题。老庞还是有点不踏实,问真的没有问题?医生说,真的没有问题,放心吧!

查了一圈,确实都没有什么问题,即使有问题,也是一些老问题,小问题,只要多注意就行了,老庞放下心来。想到退休了,原本以为与单位没关系了,可单位还牵挂着他们,还安排他们体检,心中又多了一份欣慰。医院门口的饭店里吃早餐时,有说有笑,好像又回到了与大家一起工作的时候,情绪特别的好,除了体检的定餐外,硬是自己掏钱为几个老友加了份煎鸡蛋。

曹学林,江苏省泰州姜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职称。在全国及地方报刊发表小说、散文作品逾百万字。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底层味道》《杨柳叶子青》,长篇小说《船之魅》,散文集《泥土与月光》《寻踪与倾听》等。

推荐阅读

彭定新:茶园山火塘

刘平:万安山下谒范园

成丽:酱香飘过杨芳林

董丽:感恩是一种幸福

李维明:柳茹的手机(小小说)

本期编辑程宏安

《乡土作家》公众平台

湖北省咸宁市文联主办

投稿邮箱:

qq.







































合肥白癜风专科医院
骨肽注射液说明书有没有介绍用药注意事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gj/1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