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即将消失的20个老物件,你知道多少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

所用的生活用品也越来越高级

但家中的老物件在慢慢减少

甚至消失

但老物件却总能勾起我们的回忆

老物件物件都曾以它独特的功能性而存在

它们日渐斑驳的印记记录着一个时代

我们回不去却充满欢乐的时代

曾经家里被淘汰的物件

好多人都不舍得扔掉

总觉着还有感情

到现在,这些物件

你还记得多少?

据说见过10样就已经暴露年龄了

小编却都见过,我是有多老?

-1-

黑白电视

那个年代谁家也没彩电

更不用说什么超薄液晶和电脑

但是有这样一个十几寸左右的小电视

也是非常洋气了

虽然当时频道很少

而且时不时冒出雪花

但是大家吃过饭后都挤在客厅看这个小电视

而且还说着家长里短儿

比现在每个人抱着手机玩强的多的多

-2-

收音机

单田芳老师的《封神演义》、《隋唐英雄传》

讲的出神入化

小时候每次放学都会跟爷爷一起听书

启蒙小说也是从这部收音机开始的

-3-

磁带

MP3、内存卡那时候没有想过会有这些东西

磁带是听歌的唯一正途

AB面来回的翻着听

觉得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

-4-

老风扇

天气炎热

一般老北京人都喜欢傍晚拿着蒲扇

坐在树荫下乘凉

但是午睡的时候用手摇也很累

电风扇便派上用场了

虽然现在的电扇更方便、更安全

但是不得不说

以前的老风扇在造型上真的更胜一筹啊

-5-

手电筒

那时候家家都要备一个手电筒

晚上去上厕所肯定是要用的

没电的时候也少不了它

如今已经被手机替代了

-6-

煤油灯

这个应该很少有人经历过

以前没有台灯的时候经常用这个

做饭时,灯在堂屋

一家人便都围在堂屋

做好饭后,把饭端到里屋

灯便也跟着到了桌上

-7-

搪瓷杯

那时候的喝水才叫喝水

一个大搪瓷杯能盛现在小半个电热水壶的水

尤其是村里人嫁娶的时候必不可少

一个搪瓷杯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也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

-8-

双喜牌脸盆

牡丹加蝴蝶

还有最醒目的“囍”字

在那个时候可是最时尚的脸盆

也是新婚夫妻成为一家的见证

-9-

脸盆架

以前用的脸盆架有木制的和铁制的

有些在架子上还有一面镜子

现在基本上都不用了

即便有些人家在用

但是质量始终不及以前的

-10-

军用水壶

虽称为军用水壶

但那时候的老北京几乎家家都有

以前出门在外

没有保温杯

挎着军用水壶才有范儿

-11-

铝饭盒

想必有很多人都有带饭的经历

那时候的铝饭盒永远装的慢慢的

虽然没有现在的大鱼大肉

但是就算是玉米面饽饽

就着咸菜依旧吃的很香

-12-

缝纫机

上世纪中期结婚的“老三样”

小时候很多衣服都是在这么一个小小的架台上完成的

尤其是快要过年的时候

母亲要白天黑夜的做出全家人的新衣服

这寄托了家人的欢笑与期望

-13-

顶针

这是母亲做针线活的好帮手

小时候尝试过

但是运用不好也会被针扎到

这可能是母亲带的最久的“戒指”了

-14-

锥子

纳鞋底专用的“锥子”

小时候漂亮的绣花鞋

都是妈妈拿它一针针纳出来的

-15-

鞋样子

小时候母亲在炕底下压着

快要过年的时候

母亲都会用来做新鞋

-16-

针线框

针线多了

很多老人就会把缝补的工具放在一个框里

做针线活的时候就不用东翻西找

-17-

木头锅盖

以前家里人口多

做饭必须用大锅

而在锅内烧水的时候必须用锅盖盖上

蒸汽从两边冒出

木头锅盖边沿上有水珠的凝结

-18-

木桶

木桶大多是在古装剧里有

其实,很多农村以前也用的

现在比较少见

还真别说

用木桶去挑水

光是桶就有好几斤了呢

-19-

扁担

说了木桶

肯定也要说说挑水扁担

毕竟这两样可是一对搭档

家里的井没有水了

当然要去别家挑水吃

扁担要挑的平衡

否则会将木桶打翻

-20-

舀水瓢

以前的舀水瓢

多半是木瓢和铝瓢

还有一种葫芦瓢

不过葫芦瓢舀水喝有些苦

来源:网络北京潮生活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赞赏

长按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你了解多少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gj/1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