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奇穴
1.四神冲穴
作用:通络开窍,宁神益脑
主治:头痛,眩晕,健忘,失眠,癫痫,痴呆等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针灸集成》:主头风目眩,风痫狂乱。
2.当阳穴
主治:偏头痛,正头痛,头昏目眩,目赤肿痛,鼻塞,鼻炎,感冒等
操作:沿皮刺0.5——0.8寸,可灸
《针灸集成》:主头风目眩,风痫狂乱。
3.印堂穴
主治:眩晕,头痛,鼻塞,鼻渊,目肿痛,面疔疮
配太冲,太阳:平肝潜阳,行气止痛治疗头痛眩晕
配迎香,合谷:清热宣肺,利鼻窍
操作:提捏局部皮肤,向下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4.鱼腰穴
主治:眉棱骨痛,眼睑动,目肿痛,目翳,口眼歪斜
操作:平刺0.3——0.5寸
《针灸大成》:治眼生垂帘翳膜,针入一分,沿皮向两旁是也。
5.太阳穴
主治:偏正头痛,目疾,口眼歪斜,牙痛,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等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针灸大成》:治眼红肿及头,用三棱针出血。
6.耳尖穴主治:目赤肿痛,目翳,偏正头痛,麦粒肿,喉痹,眼目炎症
操作: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注意消毒
7.球后穴
主治: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扁形,视青光眼,早期白内障,近视等。
操作:可针,轻压眼球向上,沿眶下缘,从外下向内上,朝视神经方向刺0.5——1寸,不提插捻转,以防出血
提示:该穴操作请千万谨慎!
8.上迎香穴
主治:鼻部疾病,目肿痛等
配印堂,合谷,有宣通鼻窍的功效,主治鼻赛,鼻渊
操作:向内上方斜刺0.3——0.5寸
9.聚泉穴
主治:舌强,舌肌麻痹,味觉减退,哮喘,咳嗽等病
操作:直刺0.1——0.2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针灸大成》:舌强亦可治,用小针出血
10.金津玉液穴
主治:舌强,舌肿,喉痹,消渴,呕吐,腹泻,失语
配少商(点刺出血),清热利咽,消肿解毒,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配廉泉,风府有醒脑开窍之功可治疗舌强,中风
配乘浆,可滋阴降火,治疗消渴病
配鱼际,可消炎止痛治疗舌炎,口腔炎,口角炎等
操作:点刺出血
11.翳明穴
主治:目疾,耳鸣,失眠,头痛,眩晕等
可使耳聪目明,脑清神安
操作:直刺0.5——1寸
12.颈百劳穴
主治:颈项强痛,瘰疬,咳喘,鼻渊等
操作:直刺0.5——1寸
《针灸资生经》:妇人产后,浑身疼,针百劳穴
13.安眠穴
主治:失眠,神经衰弱,夜游症,眩晕,头痛,心悸,癫狂等
操作:直刺0.8——1.2寸,或灸
14.牵正穴
主治:疏风通络,散结止痛,主治口眼歪斜,口腔溃疡,腮腺炎等
操作:斜刺或直刺0.5——1寸,或艾灸
15.夹承浆穴
主治:口眼歪斜,面肿,流涎,三叉神经痛等
操作:平刺或斜刺0.3——0.5寸
16.新设穴
主治:颈背痛,落枕,枕神经痛等
通经活络止痛
操作:直刺0.5——1寸或灸
二、躯干部奇穴
1.子宫穴
主治:痛经,子宫下垂,月经不调,腰痛,崩漏等疾病
有固摄胞宫的作用
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孕妇禁针
2.定喘穴
主治:止咳平喘。气喘,咳嗽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或贴灸
3.夹脊穴(华佗夹脊穴)
胸1——3夹脊穴,主治上肢病患
上胸部夹脊穴治疗上胸部心肺疾病和神志病
下胸部夹脊穴治疗腹部疾病(如胃肠病等)
腰部的夹脊穴治疗腰及下肢疾患
操作:斜刺0.5——1寸,或梅花针扣刺
4.胃管下俞
主治:消渴,咽干,胃痛,腹痛等
操作:斜刺0.5——0.8寸,勿深刺,谨防气胸
5.痞根穴
主治:痞块,癥瘕,肝脾肿大,腰痛等
操作:直刺0.8——1.2寸,或灸
6.下极俞穴
主治:腰痛,腹痛,腹泻,遗尿,下肢酸痛等
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
7.腰眼穴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等妇科疾病及腰痛,虚劳,羸瘦
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
8.十七椎穴
主治:腰腿痛,下肢瘫痪,崩漏,月经不调
操作:直刺1——1.5寸
9.腰奇穴
主治:祛痰,熄风,宁神。头痛,失眠,癫痫,便秘
操作:向上平刺1——1.5寸
10.颈臂穴
主治:手臂麻木,上肢瘫痪
操作:直刺0.5——0.8寸勿过分深刺,避免伤及肺间
11.提托穴
主治:升阳,理气,止痛。阴挺,肾下垂,疝气,腹痛等
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
三、四肢部奇穴
1.十宣穴
主治:开窍,清热,镇惊,熄风。昏迷,癫痫,昏厥,高热,中暑,咽喉肿痛,指端麻木等病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2.四缝穴
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咳嗽气喘,肠虫症
操作:点刺出血或挤出少量黄白色粘液
3.中魁穴
主治:呕吐,食欲不振,呃逆,牙痛
操作:艾柱灸5——7壮
4.八邪穴
主治:祛邪解毒,通络止痛。手背肿痛,手指麻木,头项强痛,毒蛇咬伤,烦热,头痛,牙痛
操作: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5.八风穴
主治:驱邪解毒,通络止痛,足肤肿痛,脚弱无力,足指青紫,毒蛇咬伤,头痛,烦热,牙痛等
操作:斜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6.外劳宫穴
主治:手背红肿,手指麻木,手指不能屈伸,落枕,脐风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项强者,同时活动颈部,效果更好
7.腰痛穴
主治:急性腰扭伤,手背红肿疼痛,头痛,痰涌气促,猝死等
操作:向掌中斜刺0.5——0.8寸,治疗时,活动腰部,效果更好
8.大骨空穴
主治:指关节痛,目赤肿痛,目翳,吐泻,尿血等
操作:仅用灸法
9.小骨空穴
主治:指关节痛,目赤肿痛,目翳,头痛
操作:仅用灸法
《玉龙歌》:风眩目烂最堪怜,泪出汪汪不可言,大小骨空皆妙穴,多加艾火即应痊。
10.中泉穴
主治:掌中热,腹胀腹痛,胃痛,胸闷心痛,咳嗽气喘,目翳等
操作:直刺0.3——0.5寸
12.二白穴
主治:前臂痛,胸内痛,痔疮,脱肛等
操作:直刺0.5——1寸
《玉龙经》:痔瘘之疾亦可针,里急后重最难禁,或痒或痛或下血,二白穴从掌后寻。
13.肘间穴
主治:痛zhu,肠痈,瘰疬等病
操作:用灸法
《备急千金要方》:肠痈,曲两肘,正灸肘头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
14.肩前穴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上肢瘫痪
操作:直刺1——1.5寸
15.髋骨穴
主治:下肢疾患,如腿痛,鹤膝风,脚气,下肢瘫痪等
操作:直刺0.5——1寸,或用灸法
16.鹤顶穴
主治:下肢疾患,如腿痛,鹤膝风,脚气,下肢瘫痪等
操作:直刺0.5——1寸,或用灸法
《医学纲目》:两足瘫痪,两腿无力,取鹤顶穴
17.百虫窝穴
主治:疏风祛湿,驱虫。皮肤搔痒,风疹块,下部生疮,蛔虫病等
操作:直刺0.5——1寸
18.膝眼穴
主治:膝关节酸痛,鹤膝风,腿痛,膝周围软组织炎,脚气病等
操作:两边向中斜刺0.5——1寸,可内外膝眼透刺,可灸
19.胆囊穴
主治:清热,利胆,止痛,主治胆囊疾病,如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角痛等,还可治疗下肢萎痹等
操作:直刺1——1.5寸
20.阑尾穴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下肢萎痹,胃脘疼痛,纳呆
操作:直刺0.5——1.5寸,可艾灸
21.内踝尖穴
主治:牙痛,小儿不语,乳蛾,霍乱转筋,白虎历节风,十指拘急
操作:灸法,禁针
22.外踝尖穴
主治:牙痛,小儿不语,乳蛾,霍乱转筋,白虎历节风,十指拘急
操作:灸法,禁针
23.独阴穴
主治:胸胁痛,呕吐,吐血,死胎,胞衣不下,月经不调,疝气,猝心痛
操作:直刺0.1——0.2寸
24.气端穴
主治:足指麻木,脚背红肿疼痛,中风急救
操作:直刺0.1——0.2寸
25.环中穴
主治:坐骨神经痛,腰,臀,腿痛
操作:可直刺2——3寸,或灸
医院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纯中药黑膏药价格低效果好诚邀你的加盟合作
膏药产品优势:纯棉布传统黑膏药50多种名贵中药精制而成,“细辛、川乌、草乌、肉桂、冰片、樟脑、徐长卿、干姜、木瓜、透骨草、红花、乳香,没药、土元、栀子、灵仙,丹参、地龙、寻骨草、伸筋草、鹿含草、寻骨风、生大黄、赤芍、红藤、松香、生马钱子、蜈蚣、全虫、肉桂、生南星、生旱半夏、乌蛇、威灵仙、麻黄、桂枝、独活、防风、粉甘遂、洋金药、蛴螬、生白芥子、血竭、生乳没各、三七粉、炮山甲、七叶一枝花、射香、等”,手工打造,不流不淌、当天见效,粘度好,透气性强,药效长无过敏、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消肿散瘀、活血止痛。主治: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腱鞘炎,腱鞘囊肿,滑膜炎(积液),风寒,网球肘,腿麻腿酸腿涨,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各类颈肩腰腿疼。
膏药百年验方,经全国数万名患者效果验证。
郑重承诺:颈椎病、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骨质增生、受寒引起的颈肩腰腿痛、风湿、类风湿等,一次见效,三次一疗程,中轻度患者一到三疗程,重度患者三至五疗程治愈,完全可以向患者承诺第一次无效退款。我们的膏药有效率90%,两年内很少复发。
膏药产品特点:
除风湿 祛骨痛 活血通络 消除肿痛:快速渗透,直接针对皮下病灶给药,杀伤力%,迅速消肿止痛,患者贴后明显感觉疼痛缓解。
行气灸经 软化骨刺:经络给药,持续释放药理,软化骨刺,患处明显感觉关节酸麻,肿胀、疼痛感觉消除。健骨复肌 排除毒素:药力穿透骨膜、骨质,直接进入骨髓,瓦解骨髓中的骨毒素,定向排出,彻底治愈个中风湿骨病不复发。
1、消除炎症:可显著抑制和降低风湿聚合素合成酶、溶酶体酶、三磷酸腺苷酶、透明质酸酶的生物活性,防止风湿聚合素等质炎物质合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炎症渗出减少、水肿消失,从而镇痛消炎。
2、消除毒素:可高效消除抗原体复合物,与尿酸盐、风湿因子(免疫蛋白)、链菌及代谢物形成胶质被膜物,帮助吞噬细胞识别和彻底吞唾,从而根除炎症因子这一关节病症的致病根源。
3、激活免疫:可双向调节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双重功能,特别对T细胞、巨噬细胞有显著增强作用,防止入侵菌进入关节滑膜,保护关节组织不受侵害或减轻伤害,抑制免疫反应。
4、恢复功能:可消除关节组织血液微循环障碍,提高血流动速度和含量,帮助积液,水肿通过血管排出,防止滑腔液体粘稠、浑浊、瘀浊。同时为受损伤的组织,细胞提供足够物质氧素,帮助修复损伤,恢复功能。
膏药的功效:强筋壮骨补肾壮腰舒筋通络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消炎
止痛,排水消肿祛风散寒激活细胞活性,沟通大循环,改善微循环,修复受伤组织。.
骨质增生、陈年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腱鞘炎、跟骨刺、网球肘.妇女产后腰腿痛。扭损、跌打损伤、老寒腿腿痛。
腰椎间盘突(脱)出、肾虚腰痛、腰肌劳损、腰椎变形、增生骨刺、陈年不愈腰腿痛。
颈椎病、颈椎增生、落枕扭伤、颈项强直疼痛。腰身各部位无名肿痛。
使用方便见效快使用面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