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阳书法学堂
秋季周末班
开始招生了
随到随学
咨询
《雷州书坛·点将台》第8期:
刘一流
刘一流别署云水居,年生,高州市人,大学本科,供职于中共雷州市委政法委,现为雷阳书法学堂艺术顾问、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书法师承:晋代王羲之、王献之,唐代孙过庭,宋代黄庭坚,以及汉隶、简牍等。
年获“洛溪杯”广东省交通系统书法作品比赛特等奖;
年获“保险杯”湛江市书法作品比赛一等奖;
年入展广东省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年入展广东省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年获“美联杯”广东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大赛一等奖;
年获第二届广东省书法艺术“康有为奖”优秀作品奖,入展“惠风和畅”全国书法作品展览;
年获广东省政法系统书法比赛一等奖。
联系方式:
手机:
-
名一流字一流
——刘一流书法印象
莫颂军
印象中,促使我缘定书法并走上不归路者,少年时代为莫锡宁、邱良儒两位老前辈,而青年时期的第一位追捧者则为一流兄无疑。
一流兄幼年就开始追逐艺术家之梦想,先学画后习字,也玩摄影,只要投入均显露出较高的天分。八十年代中期,他的书法作品已分别刻于雷州名胜十贤祠和二公祠内,这在当时是足以让人钦羡的事!于是,"追星"的我,只要有空,就隔三差五地往他的办公室或家里串门,以求获得教益。时间长了,他自然成为我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
心迹墨象隶书横幅34cm×cm年作
钟声离岸草书斗方66cm×66cm年作
"名一流,字一流",此话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广东书坛一代名宿秦萼生先生在评选全省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洛溪杯"书法、美术、摄影比赛参赛作品中,面对荣获书法类特等奖的一流兄作品时由衷道出的一句颇具赞赏的评语。之后,秦老又邀请一流兄到自己家中作客交流,并赠送墨宝二幅以作纪念,足见一流兄书艺在秦老心目中的份量。
一流兄清瘦高挑,俊秀儒雅,文质彬彬,性格内向,话语不多,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但办事执着认真,精心细致。他平日总是把办公室和书房打理得井然有序,一尘不染,墨香四溢。若以一流兄的品性,一般而言,他应该选择清纯雅致一路风格的行书或楷书、甚至是工笔细描的小楷较为吻合,但在他的笔下,每每是笔势豪宕、风卷残云般的大草,如此笔性与心性的反叛,着实是对"书如其人"这一千古定论的颠覆!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是一流兄违背艺术规律,选择了一条不属于自己的路径?非也!了解一流兄的人都知道,他在八十年代中期所展示的是金陵著名将军书法家武中奇板本的草书,笔法圆融,气势恢宏,摄人心魂。刻于雷州十贤祠碑廊和二公祠木匾的作品即为见证,这在当时的雷州是难能可贵,甚至可以说是石破天惊的!之后,随着中国书法的日益中兴,人们视野的不断开阔,书法交流和书法展览、赛事的日趋频繁,一流兄的"叛逆"始终体现在师古取法上,他总是选择奇崛一路的碑贴丰富自己的笔法语言,如对北魏《张猛龙碑》、汉隶《石门颂》、孙过庭的《书谱》以及黄山谷的草书等,他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奔涌的激情下,在结字的腾挪闪掷间,在线条的回旋跳跃中尽显自家本色!观其字、品其性,大部分习惯性审美思维的人自然感到矛盾和不解!其实,面对一流兄的作品,我们根本不必要对他提出有悖其意愿甚至是牵牛入樽般的强求,让其恣意挥洒下去,说不定一流兄不久的将来会带给我们一个更大的惊喜!
小楷扇面刘毅荣诗两首年作
魏楷横幅刘毅荣诗四首年作
一流兄的追梦之路也是颇为艰辛的,至年间,由于工作变动后公务繁忙以及其他原因,他曾搁笔达十年之久。作为道友,我曾为他的"隐退"而遗憾;而今更为他的强势"回归"而击掌!如今的一流兄,偏居一隅,独守书斋,以更加的投入开启他新一轮的追梦历程。艺无止境。诚然,一流兄目前的创作尚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依拙见,其草书线条的质感和笔法的丰富性方面还需加强锤炼,作品的章法处理还有刻意经营的痕迹等暇疵。以一流兄之才情、悟性和执着,假以时日,是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请诸道友拭目以待!
(莫颂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湛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行书扇面刘广传诗一首年作
简书对联高怀和气年作
心得其妙笔始入神
——由雷州市青年书法家提名展引发的话题
刘一流
书法是单色的绘画、无声的音乐、有形的舞蹈,是“达其情性,行其哀乐”(唐?孙过庭《书谱》)的高雅艺术。
书法是技术的,需要一定的笔墨技巧;书法是艺术的,需要一定的书写法度;书法是文化的,需要一定的文化内涵。
北大博导王岳川教授说:“东方艺术门类中,在空间时间的表现与精神气韵的表达上,书法所达到的境界是最高的”。因此,书法这个看似简单的东西,有它的神秘之处,也有它的魅力所在。
讲究生活情趣、追求精神享受的写字人,通过书法这种高雅艺术寄托精神、抒发性灵、调节心态、遣兴自娱,使自己尽可能处在和谐的环境中、平稳的心绪中、愉快的生活中。
隶书斗方雷歌一首年作
社会文明的进步,必然伴随着文化艺术的繁荣。近几年,雷州书法活动风起云涌。举办展览是书法活动的重要形式,而多种形式书法展览是多种审美追求、多种风格流派和不同作者群体创作的需要。青年书法家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是书坛充满朝气的生力军。“雷州市青年书法家提名展”为雷州青年书家群体提供了一个表现功力和展示才情的平台,对出精品、推新人,繁荣雷州书法艺术,促进雷州文化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次青年书家提名展,展现了作者的激情与智慧,他们颇有灵性,颇具才情,发展潜力较大。由此,我仿佛看到了早上的太阳,希望从这里升起!
一、几分欣喜
(一)精神可嘉
书法很美。“惟书有色,艳于西子”(唐?皮日休语)书法静中寓动、动中寓静,既有无限生动的形式之美,又有无比丰富的内涵之美。
书法很难。它看似简单,仅黑白两色,仅抽象符号,却要与五彩斑斓之绘画、包罗万象之摄影、悠扬激越之音乐、窈窕健硕之舞蹈等诸艺种争奇斗艳,获取观赏之眼、审美之心,谈何容易!
学习书法是种苦行。为了这个美的追求,一些人知难而上,痴迷执着,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其中易难自明、甘苦自知。
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在浮躁之风日盛的当下,作为青年人,能抵御诱惑,远离喧嚣,淡泊名利,修心养性,耐得寂寞,沉迷墨香,且孜孜不倦,勤耕不辍,乐此不疲,这种精神实属难能可贵!
(二)书道可行
参展作者遵循传统法则,路子较正,技法可取,作品中传统的影子和经典的韵味显而易见。笔法不拘一格,藏露兼施,刚柔并济;正书静中求动,草书收放自如;结字有意趣,墨色有变化;章法处理,或疏或密,或平稳或激宕,各具情调。无论篆、隶、真、行、草,无论笔法、字法、墨法、章法,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临习经典的踪影、驾驭笔墨的功力和感悟书法的灵性。然而,一些作品笔法仍需锤炼,字法还要推敲,墨法尚欠丰富,章法有待完善。
(三)前程可望
参展作者年纪轻、锐气足、基础好、理念新,有开拓进取精神,只要找准自己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用对方法,下足工夫,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求变,厚积薄发,假以时日,其创作水平必定会有量的渐变和质的飞跃。
长江后浪推前浪。雷州青年书法家群体,是雷州书坛异军突起、颇具实力的中坚力量,是雷州书坛未来的希望。有这群可畏后生的积极参与,雷州书坛阵容会更强、风气会更好、希望会更大!
草书中堂陶渊明《饮酒》年作
草书横幅王之涣《登鹤雀楼》年作
二、几点建议
(一)植根传统,加强技法锤炼
在书法的实用性消失后的今天,书法完全是作为艺术而存在。
书法之道无捷径、无窍门,须下真工夫、苦工夫。没有传统作基础、技法作支撑,写出来的字终究会成为“墙上芦苇”。书法家需要不断磨砺自己,特别是年轻书法作者,应力戒浮躁心理,不急功近利,不盲目跟风,以古为宗,取法乎上,选择最适合自己临习的经典法帖范本,心追手摹,先求形似,循序渐进,后求神似。只有锲而不舍,日积月累,方可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二)兼收并蓄,提高文化修养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宋?苏东坡语)没有文化积淀的书家让人感觉庸俗,没有文化内涵的作品让人感觉低俗。文化底蕴越深厚,作品内涵越丰富。沈鹏先生说:“书法的‘刺激性’如何与‘耐看性’结合,是一对矛盾,‘耐看性’的内涵,除了书法效果以外,应扩大到‘书外’的因素。”书法家要提高自身境界,丰富作品内涵,提升作品格调,应内外兼修,多读书,尤其应广泛涉猎文学、绘画、美学、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知识,加强文化积淀,提高综合修养。
行楷横幅题文化楼年作
行书条幅题村牌名年作
(三)开阔眼界,增强审美意识
眼界的高低,决定一个人对美与丑、高雅与低俗的鉴别。
江湖上所谓的“书法家”各种形式的杂耍,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往往会让群众为之拍手叫好。然而,不懂书法的行外群众却不知道这是书法界的鱼目混珠!在书法作品美与丑、好与差的问题上,一些外行人总喜欢与内行人争辩不休,这些人自以为是,摇唇鼓舌,振振有词。由于不会写字的人多,不懂书法的人嗓门高,内行人常常“寡不敌众”。外行人争着讲“门道”,无奈,内行人只能凑热闹了。外行人不懂书法,信口开河,以美为丑,以丑为美(高境界书法的“‘丑’之为美”不在此列)仍可理解,而我们一些写字人却常常也走进审美的误区,这就不得不作自我深思和反省了。
书法是一门专业性强、难于欣赏的艺术。书法作品何之为美、何之为丑?如何鉴别高雅的“艺术书法”和低俗的“江湖书法”?如何区分“书法家”与“字匠”?这关系到一个人的知识积累、思维定位和审美取向。对权威机构举办的高层次展览的获奖作品,看不出其中“门道”的人,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而不应该怀疑作者水平和评委眼光。对写字人来说,眼界的高低,还决定其书写水平能否提高,眼高者手可能高,眼低者手绝对高不了。“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明?徐渭语)现实中,一些作品只是不懂书法的人喜欢,一些作品只有作者孤芳自赏,一些作品简直让人感觉俗不可耐!
勤习传统碑帖,多看经典佳作,常读理论知识,善听高人高论,谦纳批评良言,更新理念思维,是增强审美意识、提高鉴赏水平的根本途径。
(四)与时俱进,鍖椾含鍖婚櫌鐧界櫆椋庢不鐤?鐧芥鍗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