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涛
上海交通大医院药学部
现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疾病已经很普遍了,其带来的疗效也早已获得人们的肯定。但在用药时,我们也要注意中药与西药之间是否有明确禁忌,若可以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相同的,也应分开使用。应避免副作用相似的中西药联合使用,也应避免有不良相互作用的中西药联合使用。
酸性较强的中药,如乌梅、山楂、五味子等,不可与磺胺类抗菌素配伍,因为中药含有的有机酸成分经体内代谢后酸化尿液,不仅降低抗菌素的作用,而且其有机酸所至的酸性环境会使乙酰化磺胺类溶解度降低,在肾小管中析出,形成结晶,引起肾损害。
含鞣质的某些中药,如虎杖、地榆、五倍子、石榴皮、老鹤草、侧柏叶等与硫酸亚铁合用易产生鞣质铁沉淀,影响硫酸亚铁的吸收。与酶类药物合用,酶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酰胺键连接起来的高分子化合物,鞣质可与酰胺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氨键缔合物,会使酶活性降低疗效或失效。含鞣质的中药与四环素、利福平、磺胺类等药物合用,可影响后者代谢速度,增加肾小管重吸收,从而损伤肝脏,有可能发生中毒性肝病。
含有氰苷的中药,如桃仁、杏仁不宜与安定类镇静催眠药及麻醉性镇咳药合用,可能会引起呼吸中枢抑制,进而损害肝脏,影响肝功能,甚至死亡。
维生素不宜与某些中药合用,如维生素Bl不宜与含大量鞣质的中药合用,如石榴皮、大黄槟榔、虎杖、侧柏、仙鹤草、五倍子等。因上述中药材会与维生素Bl形成永久性结合而使其从体内排出,造成维生素Bl缺乏。含大黄的中药不宜与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l、维生素B6合用,因其可使大黄的抑菌作用降低。黄芩、木香等对肠道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使地高辛、维生素B12等药物吸收增加,排泄减慢。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特别支持)
本文版权属于上海药讯,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