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仙子子
邓铁涛
邓铁涛,已故享年岁,广州中医药大学终生教授
长寿秘诀:洗澡冷热水交替我洗澡有个秘方,冷热水交替,时间约10分钟左右。这样血管的收缩扩张,提高防病能力。但不是绝对的冷和热,是相对的冷热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改善微循环。
邓铁涛秘方:肝硬化:软肝煎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楮实子12克,川萆蘚10克,云苓15克,菟丝子12克,土鳖虫3克,甘草6克,丹参18克,鳖甲(醋炙)3克
土鳖虫烘干研成细末。鳖甲加水三碗,先煎半小时,纳诸药煎至一碗,冲服土鳖虫末,渣再煎服。
路志正
路志正,生于年,岁,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
路老有着90岁的年龄,40岁的心脏。每年体检检查结血管弹性跟四五十岁的健康男性每年体检检查结果都县“未见明显异常”,一样。
长寿秘诀:每天三片醋泡姜我坚持吃了40多年的姜,每天进餐的时候吃两三片醋泡姜。姜中含有姜辣素,有健胃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消化。先圣孔子有句话“不撤姜食”,孔子活了73岁,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长寿的了。姜性辛微温,辛能散,温能祛寒,我开方经常用姜作为药引。此外,姜皮能治浮肿,千姜治胃病,炮姜能治妇科病,家人每次会买几斤姜,切片或切丝然后用醋泡着吃。
路志正秘方:腰痛方上了岁数,都会出现腰疼的症状,有的说“我年轻的时候受过伤”,有的说“我肾虚!”。其实您的腰疼并不是腰椎损伤,也不是肾虚,而是肾着腰疼。肾着说白了就是停留在腰部的湿邪,正是因为湿邪停留在肾府,所以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寒者热之”,我们推荐给大家一个路老的经验热敷方
蚕沙克,苍术克,大青盐克
将这三样东西放入锅中热炒,然后装入布袋,热敷腰部另外,路老在治疗肾着腰疼时,经常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化方一一宣木瓜10克代茶饮。
颜正华
颜正华,生于年,岁,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长寿秘诀:一碗粥,三颗枣,
因为我有习惯性便秘,所以我就在早餐的时候吃1一2两(50-克)麦片粥,有时以芋头、白薯为主食,或以30克决明子代茶饮,均有通便的效果。我平时还喜食大枣,每日早餐时食煮熟大枣5一10枚,以益气养血,健脾安神.
郭诚杰
郭诚杰,生于年,99岁,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国著名针灸专家和中医乳腺病专家。曾任陕西针灸学会副会长,
国医大师郭诚杰仍黑发童颜、精神矍砾,消化吸收仍好并不见大多数老年人常有的腹泻、便秘之症,或许这与多年坚持的习惯不无相关
长寿秘诀:腹中常清,
所谓肠中常清是指饮食简单、清淡、多素食,粗细粮搭配,并少食多餐不食辛辣之品,也从不饮酒,同时,保证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规律,特别是每餐只吃八分饱,再好的饭菜也绝不多吃一口,以求“肠中常清”。
另一方面,“少盐多醋、少荤多素”是佐餐原则,在制作时很少用油荤及性味厚重的作料。餐桌常备的中意美食是醋拌红、白萝卜丝,水煮西兰花等,清爽且开胃,烹饪又很简单。
金世元
金世元,生于年,94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一门被中医界尊为“国药泰斗”的国医大师金世元,90多岁仍然思维敏捷、中气十足。金老常说,养生不用药,规律、平常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养生。
长寿秘诀:起床三个半分钟
我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即醒半分钟,坐半分钟,站半分钟,然后在床上进行简单的锻炼
第一步,搓脸,俗话叫干洗脸,做30遍;
第二步,搓耳朵,做30遍,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第三步,搓脚,两脚对着,两只手专门搓脚心,每天1个小时,从全身的主要穴位,循序渐进到全身的简单运动,起床后再做做操、散散步,持之以恒,要想益寿延年并不是奢望
刘柏龄
刘柏龄,年出生,93岁,长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虽已耄耋之年,但刘柏龄仍身体硬朗,走路稳健,头脑清晰,思维仍很敏捷,体检各项指标都非常好,几乎没有任何毛病,尤其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他身上却荡然无存。
长寿秘诀:体力锻炼脑力锻炼
人到晚年,一定不要闲着,要量力做一些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在门诊工作,说是半天,有的时候一忙起来就到下午两三点钟,也不觉得累,还能感到一种奉献的快乐。回到家里,也不闲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来舒缓一天的工作压力,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体力锻炼。除了每天必要的活动量外,最主要的是坚持脑力锻炼,读书、看报,每天必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许多学者、艺术家、作家、科学家都是终身工作的。偷闲消极的人大脑将会逐渐萎缩,反应就会越来越迟钝,反倒容易衰老。正所谓“用进增加新的生命力。
郭子光:中国首届国医大师,已故享年83岁
秘方:过敏方防风15~20g、蝉蜕15g、丹皮15g、地骨皮20~30克、白鲜皮15~20g、生地15~20g、白蒺藜15g、银花20g、连翘15g、甘草5~10g。忌虾、蟹、甜酒、酒等发物
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敏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过敏性皮炎、鼻炎等各种过敏性荨麻疹和皮炎多是血热生风引起。方中防风为祛风之圣药为主,而以蝉蜕佐之,蒺藜助之,其余诸药均为清热凉血之品,平淡之中具有协同之效,因血热得清则风无由生也。
朱良春
朱良春:中国首届国医大师,生于年,已故享年98岁。
秘方:风湿性关节炎①熟地黄克,当归90克,鹿衔草90克,炙露蜂房45克,炙鸟梢蛇60克,炙全蝎25克,炙蜈蚣25克,淫羊藿80克,千斤拔90克,甘草40克,寻骨风90克,伸筋草60克,炙地龙50克;②鸡血藤克,老鹤草克,苍耳子克。
先将①组药共研极细末,再将②组药中鸡血藤、老鹤草、苍耳子等煎取浓汁注每服6克,1日2次
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按:顽痹病变在骨,骨又为肾所主,而督脉能督司一身之脉,故“益肾壮督”是治本之道,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整骨质代谢,对根治本病起着决定性作用。
何任
何任中国首届国医大师,生于年,已故享年92岁
秘方:痛经,当归芍药散当归9克,芍药18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2克,川芎9克
上六味,杵为散。每服6克,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活血祛淤,行气止痛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
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在临床治疗上,他一般采用
《金匮要略》中所载的当归芍药散为基本方,视其寒、热、虚、实辨证加减。虚者加黄芪、川断,实者加木香、川楝子、川芎,寒者加木香、小茴、苏梗,热者加丹皮,白芍,易赤芍,血淤者加蒲黄、五灵脂。
另外,对于血淤明显而喜热的痛经患者,何老多用少腹逐淤汤。对于比较轻的痛经,或因学习工作服煎剂不方便的患者,何老建议冲服益母膏止痛
方和谦
方和谦:中国首届国医大师,96岁,年生于中医世家,12岁随父行医,19岁取得医师资格。
秘方:和肝汤当归10克9白芍10克,党参10克,柴胡10克,茯苓12克,香附10克,白术10克,苏梗6克,大枣4枚,薄荷(后下)5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
水煎服,每日1剂
“和肝汤”是方老积多年临床经验,师《伤寒论》小柴胡汤和解之法所拟的方子。本方的应用范围极广,方老曾用于治疗肝胆系统疾病、脾胃系统疾病、心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当然,这些病的病机必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血不足、肝气不柔、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脾不健运、水湿内停或筋脉失养、经络阻滞不畅,除此无效
徐景藩
徐景藩,中国首届国医大师,生于年,已故享年88岁
秘方:胃痛方皮硝(或芒硝)外治,用皮硝(或芒硝)30克,以薄纸包成方形,外加一层纱布敷于胃痛部,再用布带围裹固定,晚上睡觉时加盖衣被。第二天早晨取下,清洁皮肤,如法再敷。如属卧床患者,不分昼夜均可外敷,凡得温而使皮硝(或芒硝)潮解者效果尤佳。潮解后取下,再如法外敷,直至疼痛控制后再用药1~2次。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因食滞内停而诱发疼痛者,或胃中郁热,脘痛有灼热感的患者
周仲瑛
周仲瑛,男,汉族,年6月出生,92岁,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世代中医。
秘方:降脂方制首乌12克,甘杞子10克,制黄精12克,桑寄生12克,泽泻15克,银花10克,决明子12克,荷叶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煎服2次。3个月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2个疗程,一般不少于1个疗程。
滋肾养肝,降脂
高血脂伴头昏晕痛目涩,视糊,耳鸣,健忘,心悸,失眠,腰肢酸麻,口干。
眩晕加天麻、白蒺藜10克,目涩视力模糊加炙女贞子,菊花各10克
张灿岬
张灿岬,字昭华,号葆真,92岁,别号暮村老人。全国著名中医文献学家,国医大师,教授,中医文献博士生导师。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
秘方:遗精方五倍子30克,茯苓60克。
上药共研细末为丸或为散。
每日空腹服6克,早晚各1次,温水送服。
张老认为,补肾不止地黄、鹿茸之类,本方中的茯苓不仅有开泄之功,还有入心宁神之效,而五倍子可以固涩闭阖,且入肾经敛浮火,正可以应肾脏动静开阖之机、心肾交通之制。另外,张老还指出,服用此药时应忌辛辣之物,相火旺者,可加知母、黄檗,虚甚者,再酌加补品。
李玉奇,中国首届国医大师,生于年,已故享年95岁。
秘方: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之初期,如果治疗得当,可很快得以治愈。本病临床见证,可分为二型,即虚寒型、虚寒化热型。在这里,李老针对两型浅表性胃炎给出了他自己的治疗方
1.虚寒证:主要症状是口吐清水,胃腑胀满明显,有时难以忍受,同时还有欲呕感,大便不调顺等状况。对此,李玉奇先生给出了温胃理脾法的温脾汤。
党参15克,白术10克,良姜10克,黄连5克,草叩15克,砂仁15克,檀香10克,当归25克,芍药25克,川楝子15克,香附子15克,白芥子10克,甘草10克。
水煎服。
若便秘加大黄10克、郁李仁5克、黑白丑10克。按此症用调气温中加泄法,可加速消除症状。若泄泻可加芡实15克、莲肉15克、山药15克。若女子更年期可酌加合欢40克、女贞子15克、麦芽20克、大枣10枚、甘草20克。
2.虚寒化热证:主要症状是胃脘时有烧灼感,吞酸欲吐不得,胃脘痈放射到背部,食欲时好时差,体重开始下降,经常倦怠,临睡时出现胃脘特别不适慼,大便秘结居多。对此,李玉奇老先生给出了重在清燥化热兼以理脾的二连汤。
胡黄连10克,黄连10克,连胡20克,败酱草20克,豆腥草20克,草果仁15克,陈皮15克姜黄10克,苏子15克,苏木花15克,薏仁米20克,知母40克。
水煎服。
若胃酸过多,可加乌贼骨20克,煅瓦楞子20克,葛根15克,若胃酸减少甚而无酸,喜食酸,可加五倍子15克、马齿苋40克、焦楂20克、乌梅15克、枸杞子20克。若便秘过甚,可加桑葚子40克、二丑15克、郁李仁10~15克、当归20克、枳壳10克。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