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技术是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敷贴到人体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发挥理疗作用。常用于软组织损伤等疼痛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的理疗。
常见疾病的穴位敷贴技术
与小洛互动还可以得知慢性胃炎,痛经,小儿消化不良等症状的穴位敷贴治疗方子,参与评论学到更多~~~
哮喘(支气管哮喘)康复理疗支气管哮喘是由外源性或内在的过敏原或非过敏原等因素,导致以支气管发生可逆性阻塞为特点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反复阵发性支气管痉挛而致的气急、咳嗽、咳泡沫痰和肺部伴有哮鸣音。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病多因肺有内伏之痰,外感风寒之邪,或因饮食、情志、劳累过度所致。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降逆祛痰,止咳平喘。
1.白胡散
组成:白芥子21g、延胡索21g,细辛12g、甘遂各12g。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用时将药粉用生姜汁调制成饼,在夏秋伏天贴于双侧肺俞、心俞、膈俞上,外以胶布固定。贴1~2小时取下。每10天贴敷1次,每年贴3次。
2.哮喘膏
组成:百合36g、川乌36g、草乌36g,当归12g,肉桂8g,赤芍18g,马钱子48g、仙鹤草48g、老鹤草各48g,桑枝30g、柳枝30g。
制法:将上药放如铜锅内,用植物油ml浸泡3天,熬焦去渣。当熬至滴水不散时,将广丹g徐徐撒入(用文火),并以桃柳棍2根,搅至滴水为珠,入乳香、没药细末各24g,搅匀冷缺即成。
用法:将膏药烘软,贴于身柱穴上。3天1次,3次为1个疗程。
3.寒哮膏
组成:细辛5g、生半夏5g、甘遂5g、延胡索5g、肉桂5g、橘红5g,白芥子10g。另配麝香2g。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先用生姜汁调药末成糊状,再加麝香于药面备用。
用法:取药饼贴敷于大椎、肺俞(双)穴上,包扎固定,每次贴2个小时,每年盛夏初伏、中伏、末伏各贴1次。
鼻鼽(过敏性鼻炎)康复理疗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可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中。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阵发性发作,鼻内发痒,连续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且有鼻塞和嗅觉减退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比常年性者严重,多在有花粉的季节发生,症状呈持续性。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病多因肺卫不足,风邪外袭所致,其发病多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祛风抗敏,调理阴阳
1.克敏灵
组成:白芥子20g、延胡索10g、甘遂10g、丁香10g、白芷10g、细辛10g。
制法:上药共研成细末,过80目细筛,用新鲜生姜汁调匀成糊状。
用法:取一定量药膏放于px×px的纱布棉垫中央,敷贴于大椎、肺俞(双)、膏肓(双)、肾俞(双)、膻中穴上,用胶布固定。每次贴敷3小时,5天贴1次,3次为1个疗程。
2.菖蒲散
组成:石菖蒲20g、皂角刺20g。
制法:上药烘干,共研成细末,过80目细筛。
用法:每用要少许,以药棉薄裹如球状,塞入患侧鼻孔中。每日3次。
3.复方麝香膏
组成:白芥子20g、细辛20g、甘遂20g、辛夷20g、麝香0.3g。
制法:将前4味药研成细末,装瓶备用。麝香研细另装
用法:用时取药末适量,用姜汁调成糊状,做成如铜钱大的药饼。药面放入少需麝香,分别贴敷于肺俞、膏肓、百劳穴上,每次贴6~8小时后除去,10天贴药1次,3~6次为1疗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