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喝菊花酒

农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又称「重阳」。

此时正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故民间亦称农历九月为「菊月」。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古人所饮的「菊花酒」,是一种怎样的酒?古书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用菊花为原料制成的酒。另一种说法是,在重阳节新酿的酒,统统称之为「菊花酒」,因为这个时节菊花正盛开。

不过,更多史料都说,用菊花酿制的酒,才能称之为「菊花酒」。

红尘一杯菊花酒

秋不是一下子就来了的。初,暑热渐消,夜风清爽,后又来一场场雨,几层雨过罢,天气凉了,露华渐浓,露结为霜,草木黄落。然而,此间并非无有花开。看,菊花开了,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菊花开,秋意浓。

世间之花,多在春日灼灼其华,而菊,独在风霜起、西风渐紧时,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虽绽放得热闹,但骨气清淡,韵致雅然。不动声色里,尽显君子风度:任红尘滚滚,我恬然自处,傲然不屈。

说菊,怎少得了陶渊明?宋人周敦颐云:「晋陶渊明独爱菊。」的确,陶渊明一生爱菊,其存世诗作中,出现最多的一种植物,是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宛似造了一个清恬淡雅的梦,后来,红尘滚滚里浮沉困倦的人,多想入此梦境,久远沉醉。而陶渊明,其以五谷凡身活成了五行中的清逸自在神仙,散淡如菊。

那年重阳节,菊花开得正好,陶渊明在篱下坐着,看金风摇菊,忽然起了酒性。奈何家贫,无酒可饮。陶渊明漫步菊丛,俗世万事历历在心,莽莽然,落在重重菊瓣上,便丝丝缕缕地淡了。忽见一白衣人,自天的另一边穿越田野拂花而来。白衣人携酒,说是受江州刺史王弘之命,来献酒,以贺重阳。烟深雨阔江湖,有人惦念,真的美好。陶渊明快慰地拍开酒坛泥封,敞怀畅饮,至醉。

重阳佳节,饮酒欢庆,此为古风也。不过,这重阳之酒又有异于其他时节的酒。重阳之时,遍地菊花开,何不就地取材?西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亦即古时菊花酒乃九月九日这天,采了初开的菊花,再采一些菊花的茎叶,和酿酒的粮食掺在一起,煮料发酵成酒,酒熟了,并不急于饮用,此年重阳节酿酒是为次年重阳节欢庆而备。

据史记载,早在汉魏时期酿制菊花酒之风已然盛行。这里倒又有一个古老传说。

《续齐谐记》载:东汉桓景随方士费长房学道,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你家中有一灾劫,你要速速归乡,教你家人各用一个红色锦囊装了茱萸系在手臂上,然后登临高处,饮菊花酒,便可消灾避难。」桓景归家,依着师父费长房的吩咐去做,全家人果然得以免于灾难。此后,九月九日重阳节插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便流传下来。

菊花酒可避灾劫,常饮之亦可延年益寿。《西京杂记》中记得明白,西汉时候,皇宫中年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东汉应劭所著《风俗通义》中也说,在河南南阳内乡县有个叫甘谷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小溪源自山中之泉,山中处处可见菊花,山泉流经菊花丛,水有菊花之香。此间的人家,饮此水为生,多有长寿者,高者达一百二三十岁,少者亦有七八十岁。

依着中药理论而讲:菊花,「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其性味归经属「甘、苦,微寒,归肺、肝经」,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之功,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爱菊成癖的陶渊明有诗云:「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又云:「菊花酿酒可延年,两鬓丝丝绕鹤发。」

菊花酒延年之效,唐时名将郭震亦有诗赞:「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南宋文学家陆游和菊花酒更有一番轶事:有一回,陆游生病卧床,饮用几杯菊花酒后,即时长了精神,可谓酒到病除。陆游自然欢喜不已,由不得诗兴大发,赋诗一首:「菊得霜乃荣,惟与凡草殊。我病得霜健,每却童子扶。岂与菊同性,故能老不枯。」

日月一路奔行,世间几多变迁,饮菊花酒之风俗却一路长延。明清时候,民间酿制菊花酒,又加入多种中草药,诸如地黄、当归、枸杞等,菊花酒健身功效更佳。明朝医学家在《本草纲目》中对菊花很有一番称赞:「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饱经霜露,备受四时之气,叶枯不落,花槁不谢。其苗可蔬,叶可嚼,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其间亦谈到菊花「酿之可饮」。

菊花酒除却日常生活避灾劫、延年益寿之功效,于文人或世间所有闲雅之人来说,饮之,旷性怡情也。

想想看,当菊花盛开时,窗前篱下簇簇金黄,约了三五亲友,在清风明月里,对花而坐,捧出去年酿好的菊花酒,你一杯,我一杯,细饮慢酌,谈天说地。常有香气袭来,是那盛开的菊花香,或是酒中封存的菊花香,亦或是那闲谈夜话心心相印而滋长的芬芳?大抵皆有吧。

善诗之人,自是少不得要衔觞赋诗了。

唐朝诗人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有一日去朋友家做客,在窗下对坐欢饮,窗外是晒谷场是菜园,触目所及皆是丰收景象。二人不论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正所谓:「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畅饮醺醺然,孟浩然辞行,又不忘和朋友约定:「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重阳日再来,菊花都开好了,对着今年之菊花,饮用去年菊花酿的酒,好不快哉!

有一年,亦是重阳节,宋朝女诗人李清照卧在玉枕纱帐中,辗转难眠。她想起午后在东篱下饮酒,直至黄昏;篱下菊花黄,花香盈袖。香气浓,人寂寞,相思似秋凉入骨。重阳佳节,斟满菊花酒,良辰美景若可和丈夫对饮,实乃赏心乐事,可惜丈夫赵明诚远在千里之外。那么,且请秋风为亲爱的人捎去话儿:「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然而,菊花酒并非全是文人雅士之酒,亦为战士之酒。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某年,赴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意外落第。科场失意,又见吏治腐败社会黑暗,甚为愤慨,立志要推翻李唐王朝:「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他已是等不得九九重阳节了,在「九月八」便要身披甲胄手擎长剑,点燃革命之火。菊花酒,且留在战后作庆功酒吧!

菊花香,菊花酒亦香,对菊饮菊花酒,风雅乐事也。却也又含了几分轮回的沧桑,可不是嘛,菊花再傲霜斗寒,究竟有花落凋谢之时,然而菊花离枝又入酒坛,「伊为新至我,我是旧来伊」,来来去去,生命轮回存在。

大抵世间万物万灵,皆是如此:来过的,从不会消失,一种姿态幻灭时,自会以另一种姿态升腾,生生不息,轮回不灭。

那么,活一遭,便尽力气活出一种精彩,有气,有香,有节,如菊。如此,丰盈,圆满。

作者简介

慕容莲生,自由写作者。爱莲,好酒,欢喜心过生活。已出版《从前没有情人节》《民国的四月天》《点点梅花为我愁》等著作。

九月采菊酿酒香,来年开坛又重阳。

畅饮何必陶隐士,难得佳节入醉乡。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松声。涧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而读书声为最。

悠悠南山下,几盏菊花酒

赞赏

人赞赏









































迪赛胸腺肽肠溶片
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gj/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