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人群广
骨骼是人体的支撑系统,人无骨不立,人无骨不行(走、动)。骨骼系统包括硬骨、软骨、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血管、血液。骨骼的功用包括支持、保护、运动、造血、储存营养。
近年中西医均从不同角度证明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各类常见多发疑难性疾病:骨关节病、老年性痴呆、风湿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肿瘤、精神病、神经系统疾病,除肿瘤、心脏病外,另外八大类疑难类疾病都和脊柱等全身骨骼系统病变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广义上的风湿骨病范围很广,凡是引起骨关节,肌肉软组织疼痛、肿胀、麻木、血液循环不通畅和活动障碍的疾病皆可归属风湿骨病。至今在风湿病分类上,广义的已有多种疾病,包括了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遗传性、退行性、肿瘤性、中毒性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包括一切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狭义上风湿骨病仅限于内科与免疫相关范畴的几十种疾病。
最常见的骨病是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又名退行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或增生性骨关节炎。本病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多,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关节病。通过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骨性关节炎总的发病率约15%,其中40岁以下人群总发病率为2~3%;40-60岁人群总发病率为25~30%,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者高达65%以上(西方国家发病率更高)。单这一个病症,以中老年为主的全国不同程度患者即达2亿人以上。
除骨性关节炎外,其他常见的风湿骨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痛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运动型损伤(跌打新老伤)、静脉曲张、无名肿痛、偏瘫、滑膜炎、腱鞘炎、肋膜炎、网球肘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年的调查统计报告显示,全球患不同程度风湿骨病的患者达全球人口的40%,高达25亿人以上,由于类风湿、痛风导致瘫痪的,全世界占发病人口的1.08%。
以下是综合各种公开资料,我国常见风湿骨病患者数量估计:
骨性关节炎:总的发病率约15%,患者总数达2亿以上。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
风湿性关节炎:总发病率约12%,患者总数达1.5亿以上。以潮湿高温的长江流域、沿海、严寒地区人群为主。
腰椎病、颈椎病:总发病率约12-15%,患者总数达1.5亿以上。以中老年及办公室人群、司机、体力劳动者为主。约58%的糖尿病患者及4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因脊椎疾病引起。
类风湿性关节炎:总发病率约1.5%,患者总数约万。以女性患者为主。
痛风:总发病率约1.2%-2.5%,患者总数约万—万。以30岁至60岁的男性患者为主。
股骨头坏死:总发病率约1%-1.5%,患者总数约万—万。
强直性脊柱炎:总发病率约1%-1.5%,患者总数约万—万。以45岁以下男性患者为主。
肩周炎:总的发病率约10%—15%,患者总数达1亿以上。以成年人、办公室人群、司机等人群为主。相当部分和颈椎病相关。
偏瘫:全国现有中风引起的偏瘫病人约0万,每年还以70-万的速度在增长。
运动型损伤(跌打新老伤):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不止一次因为运动或外力而受伤,唯程度轻重不同的差别。
综合下来,以我国大陆地区共13亿万人口来说,按40%的总发病率,各类不同程度的风湿骨病患者高达5亿人以上。
其中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尚属不治之症,称为不死的癌症。腰(颈)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炎、各类骨质增生、中风导致的偏瘫等风湿骨病亦无特效药物及疗法。
每个人如果正常活到老,一生中几乎都难免要受到一至数次、一至数种风湿骨病的困扰。
什么是顽痹症?
顽痹症,即顽固性风湿骨病两年以上,病情反复且持续加重,即可诊断为顽痹症。
患有顽痹症怎么办?
深度疗法治疗顽痹症的最新研究成果——顽痹症克星
什么是深度疗法?
深度疗法的组成
追风活血膏+祛风舒筋丸+深层肌肉刺激仪+复阳灸+特色针法,深度疗法是以外治为主,内外结合彻底康复顽痹症的深度疗法
1,追风活血膏
追风活血膏的组方特点
三强力: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起到超强的截风,拔寒,止痛的作用。
六活血:赤芍,红花,当归,桃仁,乳香,没药,久寒则必瘀,血行则瘀散,瘀散则血可载三强力搜风,截风,深入骨髓拔附骨之寒。
四补肾:久风久寒阳必衰,四补肾重燃命门之火,复久衰之阳。
二祛湿:久湿则寒凝,寒凝则气滞。
二行气:久湿必阻气机,气滞则更生湿。
上古中医少用药,外治三宝针灸膏,追风活血膏直接作用在病变部位,安全快效,避免了经络不通口服药物到达不了病变部位的弊端,可以快效的截潜藏之风,拔附骨之寒,复久衰之阳。
2,祛风舒筋丸
祛风舒筋丸的组方特点
七通络:制川乌,制草乌,海风藤,青风藤,老鹳草,穿山甲,威灵仙,膏药里面是生川乌,生草乌,这里面是制川乌,制草乌,外面贴一个川乌,草乌的药,再口服一个川乌,草乌的药这叫内外结合,内外双修;海风藤,青风藤,老鹳草,威灵仙主要是通络药,也能除湿但是主要以通络为主。
四除湿:防风,苍术,秦艽,茯苓,茄根,主要为除湿药,像苍术不仅可以除湿还可以健脾燥湿。
二引络:桂枝和木瓜是引经用的,木瓜运用比较广泛,它可以引药直接到达病灶。
二补肾:骨碎补,牛膝,骨碎补不仅可以温补肾阳,壮骨的作用也非常的强,膏药里面也含有骨碎补和牛膝,内外结合,效果加倍。
3,复阳灸
复阳灸的特点:
复阳灸:就是拿易燃的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灸穴道直接或间接的刺激穴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驱邪的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的目的这种以艾草为原料的灸法叫艾灸。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或称为灸疗,是一种以艾绒制成的灸柱或者艾条,或掺和其他药物对准或放在病人体表,一定的部位或者穴位上燃烧之,使其发生特有之气味与温热之刺激,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透入肌肤,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深入脏腑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以调理生理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而收到治病防病,保健强身之功效,是一种简便而又有效的外治方法。
灸是上古中医三大遗产之一,《黄帝内经》灸之透诸经治百病,诸灸以艾为尊,艾灸可扶阳,复阳,升阳。
4,深层肌肉刺激仪
深层肌肉刺激仪的特点
深层肌肉刺激仪的原理是通过强有力的高频震动刺激,能够穿透深层的筋膜,梳理因风寒湿侵害引发的肌肉结节,打破肌肉粘连,唤醒肌肉活力,促进疼痛物质的排出,快速止痛。
5,特色针法
太极五行针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国家专利保护技术首届中医流派中医优势大会推荐合作开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服务局召开全国推广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遴选的慢性病康复适宜技术太极五行针技术(太极运动肌肉辨症法)是王成林老师在祖辈的针法、手法基础上结合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针刀医学、易经等形成的一套全新的针灸治疗体系,遵循中医的“天人合一”整体观与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辨证”观。认为肌肉损伤引起形态结构变化就是看得到的阴阳五行失衡,属万病之根源。通过人体失衡姿态的诊断分析,结合损伤与抗损伤规律(代偿与失代偿),诠释了肌肉失衡即为病,五脏失衡即为病,阴阳五行失衡即为病。
太极五行针技术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服务局”亲自录入《国医年鉴》一书中。。。。。。
太极五行针的四大特色诊断
1、静态诊断:病人不用开口,通过“望”其形态就能精准分判断出其病变部位,即:“望其形而知其内"。2、动态诊断:患者只需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即可精确诊断出病变的部位。
3、能态诊断:病人只要说出哪里不舒服,就能瞬间知道病变的部位。
4、脉法诊断:通过脉法诊断出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通过阴阳五行相互转换相生相克的规律指导针灸穴位以及补泻手法来调整五脏六腑的平衡。真正做到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指导临床针灸治疗,量化了针灸得气标准(如鱼吞钩,方知浮沉)。快速纠正人体形态结构失衡,标本兼治,效如桴鼓,不再被患者的症状所误导,让医者拥有诊断的主动权。
太极五行针专利针具部分特点太极五行针具是以中医古九针为基础,选用五行属性的专利针具——太极五行针套装,专利号:ZL.4(刺皮针、刺脉针、刺肌针、刺筋针、刺骨针)以及相配套的五大针法(刺皮针法、刺脉络针法、刺筋针法、刺骨针法、刺肌针法)。
太极五行针法的部分治疗特点
太极五行针法是治疗皮、脉、筋、骨、肉五体,调理肺、心、脾、肝、肾五大脏器为特色的一种特效针法。具有补五脏(五脏虚百病生)、调五行(五行不和百病生)、平阴阳(阴阳失衡百病生)、通气血(气血不通百病生)的作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高效的特点。把复杂的疾病简单化治疗、大道至简,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个体化治疗等先进技术。
常见风湿骨病的治疗原则
祛风,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顽固性风湿骨病之所以顽固
1浅表之风虽除,潜藏之风未净,继续在体内走窜,很难捕捉
2浅表之寒虽祛,附骨之寒未除,久之寒再生寒,反复发作
3络脉主干虽通,络脉终端尚闭,久之,络脉主干再次不通
4寒湿久伤,阳气久衰,无力煦蒸寒湿。
深度疗法标本兼治彻底治疗风湿骨病
1追风活血膏,截潜藏之风,拔附骨之寒
2祛风舒筋丸,通络,直达孙络,通全干之络
3复阳灸+追风活血膏复久衰之阳
4深层肌肉刺激仪唤醒抑制的僵硬的肌肉快速止痛
5特色针法平衡阴阳,调和气血
深度疗法深度彻底治疗风湿骨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