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有嘉树
文/赵建铜
丙申寒衣节前一天,接到二妹电话,说她从咸阳回来,要我回去(母亲家),一块上坟。我才恍然大悟:时间真快,转眼又一年!她还说,上坟后,驾车去北山游玩——跟叔父一块去采沙棘。我答应,因对其所采沙棘一事颇感兴趣,有诸多好奇。采沙棘似乎乃叔父每年深湫必须课,大约从三十年前起始至今,从未间断。再无多想,迅速回家。我们兄妹去了坟上。原本荒芜之地,亦乃挤满墓茔,甚至先前起了之墓,空穴亦被后来逝者居之,令人费解不已。红尘里熙熙攘攘,料想阴间照例接踵碰肩,生死怎看、怎论之?由此看,一切定义皆寡淡也。大约近来闻讯朋辈做鬼者甚多,无常也本有常,故而思虑甚多,无非乃地沟油、转基因食品、黑心棉、添加剂、假药品、注水肉、甲醛等等危害人类健康之物,大凡有感者,无不深恶痛绝耳。然,说归说,骂归骂,哀嚎依然,悲泣依旧,而持“生财之道”者,悠然自得,活得滋润,豪车佳丽美宅,山珍海味佳肴,大耳肥肠短脖子,细腿小腰丰乳肥臀,灯红酒绿夜夜闪,五彩春梦日日新。踏过衰草枯叶,送来寒衣寄情!呼呼纸钱起火焰,噼噼剥剥烧焦草,升起袅袅青烟,阴阳可否相同,不得而知矣!一炷高香,几样果馔,无限哀思,萦绕在墓地山野,不过人间一节耳。逝者已矣,生者还得继续前进,不舍昼夜也。
从山上下来,如约往山里。堂弟驾车,二妹随后;接了老母,一行八人同往。虽阴天多云,但兴趣盎然,不说采沙棘,权当郊游,何不乐哉。若说养生之类,耳闻目睹甚多,不过人参木耳灵芝草,黄帝老彭孙思邈,神仙僧侣云山话,依旧自然谁能跑?实际长寿者,亦不过百余岁耳,若道长生不老,老彭亦乃口口相传,人云亦云产之物耳,罩以虚妄之言,云深雾深,深莫测也。但叔父年逾八十,耳不聋,眼不花,头发乌黑,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乃不争事实。我未至耳顺,已是霜染双鬓,气力不足,较之深感惭愧。此倒引起我沉思,莫非沙棘乃有异效也?所谓“仙果”莫非如是?疑问迭迭,言之平平,事实凿凿,疑虑难成矣!叔父早年服役,抗美援越数载,转业时很有越南人之模样,瘦高,深眼窝。其学历不过高小毕业,却会看病,懂有机化学,著书有《食用菌栽培》《金针菇栽培》等,不但理论而且实践照样,其所栽培食用菌技术被拍摄科技片,驰名海外。书稿我见过,乃毛笔小楷写成,很厚一摞。就我所知,其进山寻蘑菇种,乃其常事,由子午岭山里所采有羊肚菌、平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天麻,以至于山核桃、杜仲、野樱桃等,大多来自于他所带回山货。他能在我看来并无什么之平地上,分辨出哪里有菌类。一次我随他在济阳寨转悠,突然他指着一块浮土说,拨开浮土,下面就有羊肚菌。我挖了,果然不错,一枚纹路跟羊肚子一样之物便呈现出来。沙棘我知道,只晓得其别名“酸溜溜”,却不曾想其有何益处,更不知其有神奇之处。一次春节拜年,在他家第一次尝到他所炮制之饮料,酸甜可口,后味留香,记忆很深。此后便时常可喝到酸甜饮品,也知其名“沙棘”。后来我因故常去子午岭山区,尤其深秋至隆冬时节,在路边、山坡、地畔呈现出一串串,一丛丛,一片片之金黄、赭黄、金红、亮红,非常夺目而诱人,便乃沙棘也。尤其雪后,在灰蒙蒙山野,非常亮眼。我不由得想起大画家刘文西作品《酸溜溜》,便要车停下,攀折一枝,欣赏起来。其果实很小,较花椒大,比酸枣小,颗颗饱满,晶莹剔透,却紧紧依附于枝干,虽然密密麻麻,着实不易摘下,所为沙棘之“棘”也。刺很多,且锋利,弄不好会使你手指流出血珠,故令人望而生畏矣。由此,我有很多联想,大概受书上影响,因所有叙述人参、七叶一枝花(俗名还魂草)之故事,皆有毒蛇守护,此物虽无毒蛇守护,自身有利刺,亦乃植物自我保护乎?闲时偶尔翻书,得知沙棘具体情况:“其为落叶灌木或乔木,枝幼时密被褐锈色鳞片。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于河边、高山、草原。产于华北、西北及四川、西藏。其化学成分:含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异鼠李素-3-B-D-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B-D-glucoside)、异鼠李素-3-B-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B-rutinoside)、槲角素及山奈酚的低糖甙(oligosides)。”叔父说:美国大兵用沙棘油疗伤,把沙棘油涂在伤口上;沙棘有止血、提高免疫力功效。不知是真否?我见他很少生病,一般伤风感冒,也不太吃药,就饮杯沙棘油稀释水而已。
出了市区,一路向北。车窗外苍山斑斓,松柏墨绿橄榄色,落叶木金黄殷红色,山岩灰质黑褐色,油画一般,很是壮观。再看叔父,面有憔悴色,但神色自然,洋溢着一种舒畅、一种恬淡,还有一种深深之幽思。前不久,古稀之婶子辞世,给他打击不小。我知道,先前他去山里采集沙棘或者采集蘑菇种子,从不愿耽误儿子工作,老两口总是打长途汽车前往。早班车去,晚班车归,有时阴天、雪天也不能阻止。可以想象,在阴风怒号山里,剪来几捆沙棘,站在路边挡长途车之景象。而今,婶子作古,其孤单一身,思绪悠悠何须解释!作为晚辈,一向佩服叔父之睿智与对学问执着,真不知那野树野果因何吸引,令其如此痴迷神往?他平素从不对人评头论足,也很少言及针砭时弊之类,更不与人计较长短,唯一爱好乃做学问,还从不研究与民生无关事物。有时想来,贯其闲云野鹤到恰如其分。他会蹲在种了菌种之椴木、杠木跟,一蹲就是一天,观察记录;半夜也会起来查看。他并以此为生,也非国家专业研究人员,又不领任何补助津贴,虽成绩可数,却无止境也,可谓《劝学》所说,“用心一也”。与其相比,我愧之又愧,凡做事皆虎头蛇尾,一曝十寒,且耐不得寂寞,亦如“荒于嬉”也。思潮随车上下山起伏,不免生出些许感叹,一阕《卜算子》流淌在心底:
嘉木立山中,美愿生心上。
多少风霜雪雨情,旷野并无恙。
山果艳如珠,色彩真舒畅。
摇曳西风溢沁香,不为红尘亮。
他告诉我,沙棘有多种用途,制作饮料、医药,甚至茶叶等,皆为上品。还说子午岭沙棘,乃属世界最优质之一品种,不可多得。我如听天书,目瞪口呆,竟全然不知。可见其不止为搞一些自用,而另有研究。他说,沙棘因其果实特异,极难采摘,故而难以形成产业,但其特殊功能,引来许多制假者。又道,目前有靠吸力之采摘机,效果不错。但种植者太少,依然乃其产业发展之困难。因想,当下树木种植,尤其果木,大为跟风,核桃、苹果、樱桃等过于集中,事必会造成产业后遗症。但,此乃谁考虑?是否有些杞人忧天?
车过凤凰山,穿越水海子,景色迷人。盘山公路,转入云端,但见远山如黛,近山似锦,油松苍翠,橡树斑斓,灌木如网,蒹草耀眼,红叶如花。黑色公路蜿蜒,赤色山岩相映,林木衬托,油画一般,较之粉彩似春光,显得愈加明亮且深沉。面对似阆苑美景,停车拍照,不亦乐乎。叔父似乎并不在乎眼前景色,他已无领略丘壑云岚之意;倒是母亲,不顾年迈,依然对高山幽林惊叹不已。蹀躞路边,仰望岫岩高树,眺望远方云雾,近看灌木枝头红珊瑚宝珠似之野果,全不顾山风吹拂。但环顾左右,并无沙棘影子。记得前几年春季某日,曾与朋友孙绳照等进山采沙棘叶,他制作茶叶,据说可以清神明目。具体做法跟南方人制茶无异,洗、凉、炒、揉等工序,一样不少。炒出茶叶跟铁观音形态一样,味道亦不错,可惜我只品尝几杯而已,并未感受其益处何在。记得那是在一处山沟里,缓缓慢坡,到处尽是。那里有小河,有高大之樱桃树、粗壮之保榆树。不知今日我等是否会去何地?子午岭方圆八百公里,沟壑众多,树木品种繁杂,珍禽异兽之天堂也。亲眼见过鼹鼠、兔子、山鸡、天鹅、狐狸、麂子、黄羊、野猪、豹猫、蟒蛇、金雕,说此山乃动物乐园,亦不为过。密林深处,古人遗迹很多,古窑洞以及残垣断壁,杂草丛中,青石条铺路亦常见。若看到那些,会浮想联翩,会佩服那句“千秋明月,照今人亦照古人”。再看高山砾岩,穿越洪荒,地壳运动,山崩地裂,沧海桑田之变迁,喟叹慢慢人生,不过一瞬耳!再看叔父,气定神闲,若非他早觉悟?其历经战场,见过纷争场面,生与死里走出,不会将俗念继续,“淡泊”二字在他来讲似乎没有意义。浮云便乃浮云,青山依旧青山;流水既是流水,土地就是土地;事实还是事实,虚妄永远虚妄也。犹如山里树木,枯荣随季节,无须大棚温室呵护,生生灭灭,自有天道。古人今人一理,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并存,时间验证真理,事实检验对错,虚妄可作笑谈耳。所为天地人和,皆随大道,既玄之又玄,仍不脱离其宇宙根本渊源,绝非一两所为之“灵光”便可偶得。自古以来,寻觅长生不老者大有人在,渴望点石成金者不乏其人,归根结蒂,乃一句话二个字,虚妄!人在皇天后土之间,本属五行之列,除有无止境之欲望,还有思维创造,亦不乏虚妄。凡虚妄者,假、大、空是耳,害人害己,绝无善终矣。世界万物存在,既有存在之道理,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然而,鱼跃龙门,鲲鹏扶摇,当为适者生存之大道,却非尔虞我诈,相互欺弄之无德也。阴阳向背,本乃自然,非得逆转天道,是为无德失道。中医理论,平和为贵;中庸之道,和谐为佳。古人早有定义,无须赘述。车内歌曲悠扬,张明敏之《我从垄上走过》,闪光之秋色照亮心头。
看到山野并无金红之沙棘,问询老农,方知春上霜降所致,方圆十里并无结果之。叔父并未气馁,道,霜降顺川道由风而送。言下之意,要寻找背风之地。果然又行之十公里,于一山坳见到沙棘,金灿灿一片一片,真喜上眉梢。只见叔父下车前往,可谓大步流星,一干年轻人也追赶不上。我很是诧异,哪有耄耋之人如此行走?倍感羞愧也!远看片片金黄,近看却是七八米高树木,树干在大老碗口粗细不等,且荆棘丛中,很难近前。堂弟身高一米九多,矫健无比,舒展猿臂,扯下一枝,果然厉害。只见颗颗金红色珠子似果实,皆附着粗杆细枝,难得下手。他们采撷这个,很是讲究,绝不损坏粗枝主干,只是拉住枝条,用剪刀剪下结果之细枝。叔父说,沙棘生长缓慢,碗口粗,亦得生长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可!爱护一草一木,大约乃部队传统,深感敬佩矣。几人几把剪刀,很快撷得两大桶,看看不过才两棵树。我拿起一小枝来,尝了一颗,很酸。知道炮制工序很多,得选择、清洗、晾干、挤压、高温消毒等。看叔父像年轻人一般干活,其黑黑头发被山风吹拂着,很是潇洒。我赶去帮忙,小心翼翼拿起枝条,生怕被扎。大概常进山之人皆敬畏山神,抑或清楚取舍,不会贪得无厌。他说,采点够了,山再大,也有边,水再长,也有头;人之欲望无边,攫取无度,事必破坏生物链,那便大罪过也。
仰望山坡上层层叠叠之金红,突然似乎心野被照亮,突然耳边响起屈原名著《橘颂》之诗句,“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此沙棘树木,不也应为后皇嘉树,沙棘服兮么?它生于天地之间,山野之间;春华秋实,经风霜雪雨,自然活着,生命顽强,生生不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我叔父他却依然如故,品得山之珍,晓得人之道,行走于山林之间,自得其乐于红尘之中,任岁月磨砺,恬淡人生哉!
长按上图加包食宿微信客服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可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