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与一群鹤的生死相守是悲歌,更是壮

  

走过这片芦苇坡

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

她留下一首歌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

从此,徐家人每年过年,都会摆上一副空碗筷、一把空椅子。

2

峰儿的故事

老徐夫妇忘不掉娟子,更放不下这群鹤。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叫徐建峰,小名“峰儿”。当时,小伙子已退伍转业进了齐齐哈尔市的大型国企。年,经父母反复劝说,峰儿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扎龙,接过了接力棒,一干就是18年。

这是徐秀娟的弟弟徐建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场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同事们说,建峰“恨活”,有事干不完不下班;建峰“干净”,他担任孵化中心主任,养鹤比养孩子还上心;建峰“怕他爹”,鹤病了,治不好不敢回家。

有一天,突发暴风雷电,惊飞了几只幼鹤。徐建峰立刻追了出去。风把苇子都刮伏在水面上,滚地雷像火球一样在水面上滚来滚去。然而,建峰一步一“刺溜”地带头冲了上去,把鹤抢救回来。看着他浑身滚得像泥猴,领导后怕地说:“你不要命了?”

这是徐秀娟的弟弟徐建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场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娟子姐走了以后,周围人发现这个东北汉子变得沉默寡言。让人不解的是,他有时会拿出自己的工作证,出神地看上一会儿。

然而,不幸再次降临。

年4月,又是丹顶鹤繁育孵化的关键期,徐建峰发现湿地核心区内有个鹤巢,小鹤马上就要破壳,但那个春天异常干燥,附近时有“荒火”。“可别把鹤巢给烧了。”徐建峰扔下一句话,只身前往看护。4月18日,领导接到了徐建峰的请假电话,说可能赶不回来开会了。可谁也没想到,第二天,徐建峰因摩托车失控,一头扎进了沼泽。

在徐秀娟牺牲27年后,徐建峰又献出了生命,年仅47岁。

这是徐秀娟烈士的旧照(中)(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梁冬摄

在整理遗物时,同事蓦然发现,他的工作证里,原来珍藏着一张“娟子姐”的照片。

翻看父亲留下的日记,女儿徐卓发现:“他每天都点滴记录着工作,为哪只鹤打扫了圈舍,给哪一群鹤做了防疫……”

“我一定把它续写下去,这样我们就仍然相守。”徐卓说。

只是,徐家每年过年,桌上又多了一副空碗筷、桌旁又多了一把空椅子。

3

人鹤情未了

为什么不幸会一再降临这个家庭?

感同身受的管理局副局长胡晓燕说,扎龙独创的“半野化”保护方式,注定护鹤人一直在路上;在沼泽中跋涉,极耗体力,尽管徐家姐弟水性都非常好,但他们当时都太过疲劳了;还有,徐家对鹤的情感是外人无法想象的,“孩子”处于险境,“父母”是肯定会奋不顾身的。

爱,就是这样一种不可抗拒的召唤。

徐秀娟当年在一张照片背后写道:“我愿意为我所热爱的事业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没想到,竟一语成谶。

“娟子刚养鹤的时候,有一只鹤叫赖毛子,特别凶。娟子每天就坐在笼子门口,给它喂鱼喂水,任它啄来啄去……后来这只鹤与她形影不离。”徐铁林的徒弟李志刚说。

徐卓说:“鹤是充满灵性的动物,它们有情感。”

“有一次,我们发现远处燃起荒火,望远镜里却晃动着两个白点。‘不好,有鹤巢’,我们拼命跑过去,果然是一对鹤守着两枚蛋。火线已烧过来,脸都感受到热浪了。可这对鹤却恋恋哀鸣着,不肯离去。直到看我们取走鹤蛋,它们才起身飞起,又盘旋好久。”李志刚说。

这是徐卓的笔记本(8月17日摄)。徐秀娟烈士的侄女、徐家第三代养鹤人徐卓接过了爷爷、姑姑、父亲的接力棒,毕业后回到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新华社记者梁冬摄

工作人员野外作业时,常遇鹤从天降,“扑嗒”一声落在身前。他们知道,那是他们的老朋友,在以特有的方式致意。

扎龙人说,丹顶鹤一身傲骨、一生忠贞,只要结为伴侣,就会一生相守。如果伴侣受伤无法南飞,那么另一只一定会选择留下,哪怕是面对风雪、面对死亡。

护鹤人的情感又何尝不是如此?

老徐夫妇亲手埋葬了一双好儿女,这是怎样的伤痛啊。老伴黄瑶珍眼睛快哭瞎了。徐建峰的妻子,长夜难眠,就靠抗抑郁药顶着。今年,齐齐哈尔市隆重纪念徐秀娟烈士牺牲30周年,当那首歌再次响起,老徐夫妇再也抑制不住情感,中途洒泪离场……

“我的姑姑,我的父亲,尽管生命像流星一样划过夜空,但我想他们是幸福的,只是把无尽的思念,留给了我们……”

徐建峰牺牲的那一年,徐卓正在东北农业大学学园艺。这位平时的乖乖女坚决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转学到姑姑曾就读的东北林业大学,学习野生动物保护。学校有意保送她读研,然而,徐卓却放弃了。去年8月,她告别北国名城哈尔滨,毅然回到了扎龙,再次接过了接力棒……

徐秀娟烈士的侄女,徐家第三代养鹤人徐卓接过了爷爷、姑姑、父亲的接力棒,毕业后回到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8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梁冬摄

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文波告诉记者:“目前,扎龙已建成世界最先进的丹顶鹤繁育基地、最优良的基因库。老徐一家是扎龙人、齐齐哈尔人、黑龙江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典型代表。”

老徐夫妇说,他们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十月送它们离去,春天迎它们归来。

每当残雪消融,每当丹顶鹤“呦呦”鸣叫着飞过村庄,两位老人知道,他们的娟子,他们的峰儿,他们的孩子们,又回来了。

作者:新华社记者:陈凯星、梁冬、马晓成

这首歌告诉我,那位"丹顶鹤女孩"从未离去……

《守护绿水青山》

片片白云仍在难舍碧空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至今让人动容

那个女孩的弟弟

为了丹顶鹤又献出了生命

谁说青山无言

谁说流水无情

不论命运定义多少悲情

我们却执意追寻光明

她们从未离去

壮歌激励前行

守护绿水青山

我们视如生命

你看那高远的苍穹

飞翔着自然的精灵

生命划过灿若流星

世间永远回荡英名

她们从未离去

壮歌激励前行

守护绿水青山

我们视如生命

她们从未离去

壮歌激励前行

守护绿水青山

我们视如生命

作词:陈凯星作曲:艾丽雅

演唱:路滨琪视觉总监:吴刚

谨以此歌献给守护大森林大湿地

守护绿水青山

相关链接

(节选年《中国民兵》杂志内容)

一个美丽的姑娘消逝在对珍稀野生动物的热爱中,她如花的生命在对自然的博爱中得到升华永恒。人们通过报纸、书籍和音乐颂扬她的事迹,并被唤醒对自然界生命的知觉和关爱。盐城市的民兵更是以她为榜样,以多种形式,到湿地边缘的居住区常年对公众开展宣传活动,教育人们严禁狩猎,限制资源采集等。他们还在特定的时日,如“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禁渔期”、“禁猎区”等,集中开展有关湿地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公众宣传教育活动,光大弘扬徐秀娟的美德。

民兵杨定海承包了亩滩涂湿地搞种植、养殖,承包地上丹顶鹤、鹰、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经常光临。面对伸手可得的野味,杨定海不仅自己不动它们一根毫毛,而且不断教育手下的帮工们不得追、撵、逮、杀。每当秋天来临,承包区沟、河、渠以及路边的芦苇、茅草十分茂盛。一些外地人经常来找杨定海联系承包收割,被一一谢绝。

他说:“卖柴草赚两个钱是小事,而保护野生动物是件大事。”10多年来,杨定海的承包田边,未少过一根柴草。去年,他在黄沙港镇又承包了亩湿地搞开发,结果,到了秋天有亩成熟的稻谷被野鸭践踏,收成严重受损。有人建议他用土炮轰或者用药毒杀,杨定海死活没有同意。

去年冬天,3名猎人来到杨定海的农场准备狩猎,杨定海苦口婆心地向他们解释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并捧出国家有关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法规法令让他们学习,使3个打猎人悻悻离去。

在徐秀娟牺牲的地方,射阳县人武部成立了10多支义务护鹤队,长年开展巡护活动,打击非法狩猎和贩卖野生动物行为。近3年来,他们摧毁非法狩猎窝点42个,抓获非法狩猎人员54名,收缴非法枪支46支,救治受伤野生保护动物余只,为丹顶鹤创浩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作者:新华社记者:陈凯星、梁冬、马晓成

…………………………………………………………………………………………………………………………………………………………………………………………………………………………………………………………………………………………………………………………

中国民兵







































北京中科白殿疯
白颠病初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yf/1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