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台,你究竟藏着多少老故事

告诉你1个不一样的柏台村柏台村柏台村位于潍河西岸,地处黄旗堡镇区,村后紧靠胶济铁路,景黄公路沿村西通过。据《周氏族谱》载:“始祖仲原故居昌乐尧沟,明洪武年间迁来安丘东北乡逄王里,洪武末年,十二世祖由逄王迁来定居。”建村时因村东土堆上有古柏树数株,取名周家台,后者李姓又于村前定居,称李家台,解放后两村合一,统称柏台。

今天咱不说远近闻名的柏台西瓜,只粗略说说柏台村的人文历史。不说柏台村的进士周历长,不说柏台村老人参加乾隆太上皇千叟宴,不说安丘进士曹锡田与柏台的渊源,不说周李一家的来源,今天咱只说柏台村里那成片的老房子……

柏台杂咏

周若水

负耒归来日未曛偶逢邻叟意欣欣

相携笑谑仍相问耕破溪山几亩云

手植青松已数围经霜经雪更芳菲

于今渐作虬龙状绿叶穿云野鹤飞

过去,只知道城里村当年有地主高房大屋多,知道逄王有两座楼房年代久远,知道东门口有个翰林院编修故居。偶然的机会发现,原来潍河岸边的柏台村才是杞都老房子最多的村,这儿有那么多的清朝、民国时期的古房,而这些几十几百年的“名古屋”不仅没有废弃,而且有人正在居住。

认识柏台村古房屋是从这两处大门开始的。两处大门一在南一在北,分别处于村内南北大街南侧,有门必有院,那大院在哪儿呢?经过小编几次三番踏访,大体理清柏台村有三处大院,现在都有古屋存在。下面大体梳理一下,就当抛砖引玉,不当之处,大家可在文章后留言修订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留言获得点赞前三位的朋友小编将有特别赠予。

松山别业

在柏台村主大街南,隐藏着这么一处清代建筑。

(周龙潭居住的清朝房屋)

据房主人周龙潭介绍:房子是祖传下来的。他说:自己祖上周若水虽才学极高,却屡试不中,止于秀才而不得进身。几次落第之后,再无求取之心,但读书不辍,陶然自得。他不喜欢交接外物,见显赫之家车马逶迤而来,常常“逡巡避焉”。他“数厌城市”,难忍喧嚣,于是在潍河之滨另置产业。不足二十年时间,已有良田六七百亩,人口包括家仆佣人不下五十余口。若水育有九子,皆聪颖过人,他早晚课读,悉心教诲,寄予厚望,其中长子历长顺治三年考取进士,为清朝安丘县第一位进士。若水涵咏诗书,兴味悠长,时时致力于耕读,常“赋诗见志,逍遥物外”。在潍河边建草庐数间,置书百卷,常由家中踱步至此,品茗吟咏,填词作赋。他还亲手种植数百株柏树,柏树阴翳繁茂,每有风来,飒飒有声,如潮水上滩。于是,若水自号“松涛先生”。他在《柏台杂咏》一诗中这样写道:“负耒归来日未醺,偶逢邻叟意欣欣。相携笑谑仍相问,耕破溪山几亩云?”“手植青松已数围,经霜罹雪更芳菲。于今渐作虬龙状,绿叶穿云野鹤飞。”更表现出了他“闲云野鹤”般逍遥自在、恬淡悠闲的生活。

后来,曾任巴东县令的安丘进士曹锡田把三女儿嫁给周若水之后人,曹锡田为人清正,致仕后也是品格高雅,经常来探亲小憩,观潍水滔滔,听松柏阵阵,会文友、话人生,为居住方便,在周家大院内设一雅苑,并起名“松山别业”,盖因曹锡田自号“松山先生”,而柏台村东有成片松柏而取名。

现在,周龙潭先生还珍藏这当年的”松山别业“门匾,只是有部分损坏,他也请人给进行了修补。

(周龙潭展示”松山别业“门匾)

同时,家中还保存着自己祖母奶奶,也就是当年曹锡田三女儿用过的一些生活用品。

(周龙潭展示家中保存的绣花鞋)

据周龙潭介绍,由于自己祖上崇文尚武,家中多有祖上练武使用的石墩等物品,对这些东西,自己一直珍藏,为的是弘扬祖上贤德,启迪教育后人。

另据逄王周氏宗亲会的周汝华会长介绍:柏台周氏来源于逄王,宗亲同根同祖,血浓于水,亲情割不断,血脉总相连。去年,我们在韩吉发现了清朝义民周东晓为周氏五世祖所制事功碑,及时组织运回并重立,在敦宗睦族、崇宗敬祖方面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这儿曾是周家祠堂

在村里热心的黄先生引导下,我们找到了位于村东北部的这处古屋。据老房子现居民75岁的周家培介绍:这儿是自己先祖周东晓当年产业,先是做祠堂,后来做了塾学,再后来成了住房,十年前,原住民搬走后,自己搬了进来。他说:周东晓,例贡生,敕封徽仕郎,候选州判,清嘉庆丙辰年,82岁时应邀参加太上皇举办的千叟宴,获太上皇御赐龙杖、黄马褂、银牌、布绢等物养老。周家培介绍:自己住进老屋后发现,这儿一切都是那么古老,屋檐是木质的,屋哨加了砖雕,砖墙上有规则的加着丁石,就连房门都与众不同,居然雕了一幅对联,房门关销用的双簧、门坠竟是铜制品。大志认真看了房门上的对联,只见笔力苍劲,入木三分,但却一时没有辨认出是什么字。

大志查了一下,清嘉庆丙辰年是年,周东晓是嘉庆4年也就是年去世。如果这是周东晓在世时所建房屋,那这房子起码有年啦。这在杞都黄旗堡,算不算最老龄的房屋呢?

不仅如此,在老房子院门外,霍然竟有一堵方砖砌就的大墙,大志大致目测:墙长5米厚0.5米,虽然上部已经年久坍塌,但所余仍有2.5米高,大墙用青砖镶边,内部为25公分见方青砖斜排,看上去古拙但大气!周家培介绍说,这是一面影壁墙,原先大院的大门朝南,这儿正是迎门处。

周家培老人爱好文艺,常常与同好者一起在老屋前吹拉弹唱一番,多少往事浮现眼前,多少故事联想翩翩,幸福生活,其乐何如啊?

今天说了不少,时间悄悄过去,又到上班时间啦,今天容我就此止笔。原创费脑子,码字很辛苦,如果你喜欢,请点个赞,当然打赏一下更有动力哦,给我动力,改天把那位94岁的老人与南面李家大院及那片民国房屋的故事介绍。

杞都事儿qidushier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寒假让白癜风不白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yf/2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