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打除草剂,谷子出苗后普遍就这样了。
分析:一定是除草剂的事,因为是普遍的。如果是白化病或缺锌引起的,应该是点片发生,不应该是大面积发生。
经过询问:果不其然,前茬小麦用的是吡氟酰草胺除草剂。应该是用药量大了,引起后茬的药害,叶片发白。
登记作物:冬小麦
防治对象:麦田阔叶杂草和部分一年生禾草
使用剂量:每亩剂量15-20克。
作用机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剂。被处理的植物植株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进而导致叶绿素被破坏,细胞膜破裂,杂草表现为幼芽脱色或变白。在杂草发芽前施用可在上表形成抗淋溶的药土层,在作物整个生长期保持活性。当杂草萌发时,通过幼芽或根系能吸收药剂最后死亡。死亡速度与光的强度有关,光强则快,光弱则慢。
杀草谱广:有效防除小麦田猪殃殃、繁缕、牛繁缕、婆婆纳、宝盖草、麦家公、野油菜、荠菜、播娘蒿、野老鹤草等绝大多数一年生阔叶杂草。
效果优异:既能防治常见杂草,又能防治抗性杂草,除草彻底、不反弹。
封杀双效:既能杀死已出土杂草,又能封闭未出土杂草,解决了杂草出土不一致的难题。
超长持效:长期保持除草活性,一次施药,一季无草。
轻松除草:对气温、墒情要求相对宽松,施药期宽,小麦种后至封冻前都可使用。
安全除草:对小麦安全,都后茬作物安全,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安全。
适宜作物:小麦、大麦、水稻、白羽扁豆、春桥豌豆、胡萝卜、向日葵。
防除对象:旱田杂草如早熟禾、小苋、反枝苋、马齿苋、海绿、刺甘菊、金鱼草、野斗篷草、大爪草、鹅不食草、田芥菜、堇菜、曼陀罗、播娘蒿、地肤、辣子草、宝盖草、勿忘草、母菊、虞美人、酸模叶蓼、宾州蓼、春蓼、龙葵、繁缕、婆婆纳、波斯婆婆纳。对以下杂草亦有活性:鼠尾看麦娘、马唐、稗草、牛筋草、多花黑麦草、狗尾草、金狗尾草、苘麻、矢车菊、一点红、猪殃殃、麦家公、萹蓄、野豌豆。对如下杂草活性差:鸭跖草、峨草、三叶鬼针草、飞机草、野燕麦、雀麦、阿拉伯高粱、胜红蓟、苍耳。若与异丙隆(1,~2,g/hm2)混用可以明显增强药效并扩大除草谱,还可以延长持效期。
施药时期:吡氟酰草胺在小麦播种后至拔节前均可使用,霜冻期和拔节后禁止使用;推荐最佳使用时期为小麦播种后至分蘖初期;冬前施药,封杀兼顾。
亩用水量:20-30公斤/亩;土壤封闭除草时,确保每亩两桶水。
安全性:对小麦安全性高;在推荐使用技术下,对下茬作物均安全。
混配性:具有很好的混配性,可与常见多种除草剂混配扩大杀草谱(如双氟、苯磺隆等);独特的WP剂型与世玛或阔世玛混配时,能够互相增效。
协同增效性:在年前与世玛混配使用后,年后麦田里的恶性杂草数量明显比单用世玛的麦田恶性杂草少。
注意事项:
(1)本品对未萌发的杂草具有土壤封闭处理作用,喷雾时应用足水量,保持土壤润湿。但芽前施药遇持续大雨,尤其是芽期降雨,可造成作物叶片暂时脱色,但可很快恢复,对产量无影响。此药芽前使用,需精细平整土地,播后严密盖种,然后施药,药后不能翻动表土层。
(2)土壤湿度对杂草防效影响较大,施药后土壤湿润、气温偏高,药效表现快,除草效果好。弱苗,田间气温低于5℃时需练苗,待气温回升或壮苗后用药。
(3)茎叶处理,施药量要根据杂草的叶龄大小而定,不同叶龄的杂草应采取相应用药量。
(4)本品对禾本科杂草、莎草防效一般,可与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如绿麦隆、异丙隆)混用,扩大杀草谱。
(5)对甘蓝型油菜、黄瓜、水稻秧苗、番茄等作物敏感,喷药时禁止药液飘移到这些作物上。
(6)吡氟酰草胺成分为持效性除草剂,如下茬为水稻,应控制吡氟酰草胺的用量。高剂量(有效成分30g/m2),使用于大麦,下茬水稻有白化现象,小麦田的下茬药害较大麦轻,应注意安全间隔期(间隔期80天),宜冬前使用。
冬前使用吡氟酰草胺剂量有效成分控制在30g/m2以下,冬后使用吡氟酰草胺有效成分应控制在20g/m2以下。
补救措施:
喷施芸苔素(伴英雄)+多元叶面肥。
王宁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