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根治中风的民间秘方大全

中风亦称“卒中”,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急性脑血管病变,多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活动受限,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言语障得,气短少言或不语。它主要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痉等。本病发病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多危重,故医院诊治,以防延误病精。当病情稳定进入恢复或后遗症期,可参考下列方法进行自疗。

《方1.》取桑树枝细切烤黄,水煎,代茶随时饮,可预防和治愈中风和关节炎。

《方2.》黑芝麻克,黄酒适量

将黑芝麻淘洗干净,三蒸三晒,炒熟研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服1丸,每日3次,黄酒温热送服

滋养肝肾,润肠通便,养血乌发。适用于肝肾两虚而致血虚风痹,中风偏瘫,便秘等

《方3.》中风突然昏倒时,立即取棕榈树鲜叶,烧黑研末服下,即可苏醒。但错过时间,没有效果。取棕榈树陈叶,水煎,代茶饮,可预防中风。

《方4.》先用乌梅搓牙开口后,有痰鸣时,取白矾末3.8g,冲生姜汁倒入口中,如无痰鸣时,取黑豆适量,炒黑,立即用白酒服下,疗效佳。

《方5.》鲜苍耳熏洗方

鲜苍耳根60克。

加水2毫升,煮沸,熏洗患肢,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辅助治疗中风肢肿。

民间验方。

《方6.》平肝熄风汤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生地黄20克,山茱萸15克,山药2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麦冬10克,蝉蜕9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知母15克,夏枯草10克,甘草6克

平肝熄风,养阴通络

中风中经络。

方以天麻、钩藤平肝熄风,菊花、夏枯草、桑叶、知母、蝉蜕疏散风热,生地黄、山茱萸、山药、麦冬养阴,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平肝熄风,养阴通络之功。

现代药理硏究发现,平肝熄风汤具有镇静、解热、抗炎、降脂、改善血液循环、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水煎服,日1剂。

《方7.》大蒜防止血栓形成

  大蒜。

  去皮洗净。每日佐餐食用。

  活血解毒

注据国外杂志介绍,美国科学家德舍恩从大蒜的乙醇浸提液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称它为阿德若延。它没有气味,不挥发,在人体内可防止血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防止血小板在血管中凝聚,并能迅速恢复它的功能。因此,美国的中、老年人,为防止血管内血栓形成,大都喜欢多食大蒜,采用大蒜疗法防病、治病。

《方8.》散风通络汤

《辽宁中医杂志》

稀莶草15克,老鹳草12克,桑枝20克,牛膝12克,秦艽12克,木瓜10克,地龙10克,海风藤15克,丹参12克,赤芍10克,土鳖虫10克,全蝎6克,僵蚕10克。

散风活血通络。

中风中经络。

方以稀莶草、老鹳草、桑枝、秦艽、海风藤散风通络,木瓜柔筋缓急,牛膝、地龙、丹参、赤芍、土鳖虫、全蝎、僵蚕活血通络,诸药共用,以收散风活血通络之功。

现代药理硏究发现,散风通络汤具有抗炎、改善血液循环、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水煎服,日1剂。

《方9.》中风不语时,取淡竹30厘米,烧其中间时,便从两头淌出竹汁,此竹汁的药名叫竹沥,频服竹沥,有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yf/4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