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释担当草书诗册李金豹

释担当《草书诗册》

释担当《草书诗册》(局部)

昆明市文化馆藏

窗外红飘春去迟,山家养拙已多时。满空飞絮随风卷,一角残山肯让谁?担当 纡青拖紫汗披襟,朝市那堪暑气侵。不分渔翁消受之,柳阴界破碧波心。担当 好游忘却在天涯,老我萍踪路不差。一段栈云长不了,颠驴将到故人家。担当 一亭小结何嶙峋,白玉烟飞绝点尘。恰似雁山软瀑布,看不足者是何人?担当

  担当和尚由于生活在云南边陲,与中原文化、交通之往来皆不便,有清以来少有人知。

  释担当(—),俗姓唐,名泰,字大来,云南晋宁人。法名普荷,字担当,一字通荷。曾学诗书画于董其昌、陈继儒、李本宁诸大家门下,著有诗集《翛园集》《橛庵草》《罔措斋联语》《杂偈》《拈花颂》等。

  担当出生于诗书世家,其先籍浙江省淳安县,明朝初年从戎于云南,遂落籍。应试不第后,曾壮游南北。担当有诗才,董其昌赞其诗“温敦典雅,不必赋帝京而有四杰之藻,不必赋前出塞而有少陵之法”,李本宁说:“清而不薄,婉而不伤,法古而不袭迹,卑今而太吊诡。”陈眉公也称担当“灵心道响”,为“当世奇男子”。

  唐泰事母至孝,不出仕不出家,为人慷慨磊落。年8月,徐霞客游滇。因陈眉公之介绍,至晋宁访担当。二人一见如故,十分契合。唐泰先后赠霞客诗30首,徐霞客《游记》中称:“唐大来,名泰。选贡。以养母缴引。诗书画具得董玄宰三昧。余在家时,陈眉公即先寄以书云……大来虽贫,能不负眉公厚意,因友及友。余之穷而获济,出于望外若此。”母归道山后,机缘成熟,唐泰方剃度。《担当禅师塔铭》载其僧腊三十有二。临终作偈云:“天也破,地也破,认作担当便错过,舌头已断谁敢坐。”

  担当书法早年受董其昌影响,出家后自立门户,草书若闲云野鹤,飘逸散淡(如图),与董思翁不离不即之间,大似神仙妙迹,不复有人间烟火。担当草书的品格与董其昌相近,但字法有自己特点。既能纵逸奔放,又能收束凝重,大不易也。往往草书写到放笔处,字形易散漫无法,此时书家对结构和空间的修养就体现出来,有篆隶经验的书家相对把握较好,懂得字形变化的来历,所以唐孙过庭提倡“熔铸虫、篆,陶均草、隶”。而明末清初,文人篆隶的复兴尚未到来,担当照理不会接触太多篆隶,能把字形处理得如此老辣,只能归结为天赋了。

  出家人大多有曲折复杂的情感经历,以担当如此奇特的人生而成就其奇特的草书,不算奇怪,但并非有如此奇特的人生就一定会成就奇特的草书。担当书法的单字皆奇,而整体章法却作正局。以平淡目之,常有意外之笔。以险绝视之,又稳当妥帖。可知其手段极高明而道中庸,极广大而尽精微。禅家讲究断喝顿悟,担当和尚乃禅门高僧,书画不亦其真实法相乎?将其视为董其昌的法裔,显然是对担当的严重低估。说他神仙中人,当然缘于我个人的喜爱。

  现代草书大家林散之先生的字形与担当有异曲同工之妙,散老当然是从篆隶甚至北碑中摸爬滚打中来,且受包安吴、邓顽伯影响,长锋羊毫,拖拽并施。有创造性亦有可商榷处,与担当当年使用的工具、语境、背景都有很大不同。散老是否受过担当影响,余不曾详考,望知者教我,此是后话。看来,大家总是相似的,平庸却各各不同。

  担当和尚曾写过一张二行草书的偈语条幅“一下被他抓着后,半生痒处一时消”。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挠到痒处,恰如其分。痒在何处,找去!

(李金豹)

微商城

赞赏

长按







































得了白癜风要怎么治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yf/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