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由焦在所开发、编订,旨在弘扬中医,服务于老百姓身体健康。内容源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并不是简单的内容再现,而是通过艰苦努力,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转化而成。
祛风湿药
antirheumatics
以祛除风寒湿邪,治疗风湿痹证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
功用本类药物辛散祛风,苦燥除湿,性温散寒,能祛除关节、经络等处的风寒湿邪,达到舒筋、通络通痹止痛的目的。有的祛风湿药还有清热祛风,通络止痛及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部分祛风湿药兼有发汗解表,利水清肿,和中化浊,活血解毒,熄风定搐等作用。
适应证祛风湿药多为苦温辛散之品,故有祛风散寒除湿之功。主要用于关节疼痛,肌肉麻木,肢体重着,遇寒加重、得暖痛减的风寒痹证;有些药物兼入肝肾,强筋壮骨,适用于风湿日久,肝肾亏虚所致的腰酸腿软,筋骨无力,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半身不遂等风湿重证;部分药物祛风湿而性凉清热,主治风湿热邪流注于关节经络所致的风湿热痹,及症见关节局部红肿热痛者。常用药有独活、威灵仙、木防己、秦艽、木瓜、蚕沙、臭梧桐、豨莶草、伸筋草、老鹤草、透骨草、马钱子、八角枫、钻地风、徐长卿、海风藤、海桐皮、寻骨风、络石藤、雷公藤、松节、桑枝、桑寄生、五加皮、香加皮、千年健、接骨木、石南叶、虎骨、白花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等(见表常用祛风湿药)。其中有些药还可用治风寒表证,水肿胀满,暑湿吐泄,湿热疮毒,毒蛇咬伤,破伤风,痉挛抽搐等证。
配伍使用祛风湿药时,除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药物外,还须根据不同兼证合理配伍以增强疗效。如痹证初起,兼有表证者,当配解表药,使邪由外解;风寒痹证,寒邪偏盛,疼痛较甚者,常配温里散寒药,以增强散寒止痛的作用;关节红肿疼痛,属热痹者,应配伍清热燥湿药;久病体弱,气血亏虚者,宜配伍补养气血药,以标本兼顾,扶正祛邪。此外,祛风湿药常配活血药同用,以增强通络除痹的作用。
用药注意事项祛风湿药多为辛温燥散之品,容易伤阴耗血,故阴虚血亏者当慎用。若病程较长,经久不愈者,可制成酒剂、丸剂或散剂服用。
现代研究祛风湿药具有不同程度的镇痛、解热、抑菌、消炎、抗过敏作用;部分药还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以及利尿、强心等作用。祛风湿药对西医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风湿痛、坐骨神经痛、腰脊劳损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部分药物对高血压、中风偏瘫、破伤风、心脏病以及肠炎痢疾等也有治疗作用。
(文:贺兴东表:李缨)
常用祛风湿药
(独活不列入此表,见专条)
药名
来源、性能、功用主治、主要成分、用法用量、备注
威灵仙
毛莨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棉团铁线莲C.hexapetala或东北铁线莲C.manshurica的根及根茎。
辛、咸、温。归膀胱经。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骨鲠。主治痛风顽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腰膝冷痛,诸骨鲠咽。
威灵仙根含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和多种三萜皂甙等。棉团铁线莲根含生物碱、白头翁素、肉豆蔻酸等。东北铁线莲根含多种三萜皂甙。
煎服,6~10克。骨鲠可用至30克,以醋煎,徐徐饮服。
木防己
(土防己)
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trilobus的根。
苦,辛、寒。归膀胱、脾、肾经。
祛风止痛,利湿消肿。主治风湿痹痛,水肿,脚气,跌打,蛇咬伤。
含木兰碱、木防己碱、异木防己碱、木防己胺、木防己宾碱、木防己新碱等。
煎服,6~12克。
徐长卿
萝摩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panicu-latum的根、根茎或全草。
辛、温。归肝、胃经。
祛风止痛,利水消肿,活血解毒。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牙痛,胃痛,水肿,腹水,毒蛇咬伤,痈肿疼痛,风疹,湿疹,顽癣。
根含牡丹酚、黄酮甙、氨基酸等。全草含牡丹酚甙类、醋酸,桂皮酸等。
煎服,3~10克,不宜久煎。
八角枫
八角枫科植物华瓜木Alangiumchinensis或瓜木A.platanifolium的侧根及须状根。
辛、温。有大毒。
祛风除湿,散瘀通络,镇痛。主治风湿痹痛,麻木瘫痪,劳伤腰痛,跌打损伤。
华瓜木根含消旋毒黎碱、喜树次碱及甙类。
煎服,侧根3~6克,须根1.5~3克。须严格控制剂量,并从小剂量开始。饭后服。
孕妇忌服。小儿及年老体弱者慎服。
马钱子
(番木鳖)
马钱科植物云南马钱Strychnospierriana或马钱S.nuxuomica的成熟种子。
苦,寒。有毒。归肝、脾经。
通络止痛,散结消肿。主治风湿顽痹,麻木瘫痪,咽喉痹痛,痈疽肿毒,跌扑伤痛。
主含吲哚类生物碱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并含多种微量生物碱。
0.3~0.6克,炮制后入丸,散服。
本品有大毒,须控制用量,孕妇忌服。
海风藤
胡椒科植物细叶青萎藤Pierkadsura的藤茎。
辛、苦、微温。归肝经。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脉拘挛,关节不利。
含细叶青蒌藤素,细叶青萎藤烯酮、细叶青萎藤醌、细叶青萎藤酰胺及甾醇类,挥发油等。油中主成分为蒎烯、莰烯、柠檬烯。
煎服,6~12克。
寻骨风
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mollissima的根茎或全草。
辛、苦、平、归肝经。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胃痛,牙痛,跌打损伤。
含生物碱、挥发油、内酯、糖类等。
煎服,10~15克。
接骨木
(木蒴、续骨木)
忍冬科植物按骨木Sambucuswilliamsii的带叶茎枝。
甘,苦、平。归肝肾经。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腰腿痛,跌打瘀肿,创伤出血。
茎皮含白桦脂酸、白桦脂醇,α-香树脂醇、β-谷甾醇,蜡醇。
煎服,10~15克。
孕妇忌服。
秦艽
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或小秦艽G.dahurica的根。
苦、辛,平。归胃,肝、胆经。
祛风湿,清虚热,利湿退黄。主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骨蒸劳热,小儿疳热,湿热黄疸,小便不利。
秦艽根含秦艽碱甲、乙,丙,挥发油和糖类等。
煎服,6~10克。
木瓜
蔷薇科贴梗木瓜Chaenomelesspeciosa的成熟果实。
酸,温。归肝、脾、胃经。
舒筋活络,化湿和胃。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水肿,吐泻转筋。
含苹果酸,酒石酸、维生素C、皂甙及黄酮类等。贴梗海棠新鲜果实还含过氧化氢酶等多种酶。
煎服,5~10克。
老鹤草
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Erodiumstephanianum或老鹤草Geraniumwilfordii等的全草。
苦、辛,平。归肝、大肠经。
祛风湿,通经络,清热利湿解毒。主治风湿痹痛,筋骨酸痛,肌肤麻木,跌打损伤,湿热泻痢,湿疮瘙痒,痈肿。
牻牛儿苗含鞣质,挥发油、槲皮素和其他色素。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牻牛儿苗醇。
煎服,10~15克。
豨莶草
菊科植物豨莶Siegesbeckiaorientalis或腺梗豨莶S.pubescens的地上部分。
苦、寒。归肝肾经。
祛风湿,通经络。主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腰膝酸软无力,中风半身不遂,疔疮肿毒,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豨莶含豨莶苦味甙;腺梗豨莶含豨莶苦味甙和左旋16、17-二羟基-16β-栲利酸。
煎服,10~15克。
臭梧桐
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Clerodendrontrichotomum的嫩枝及叶。
苦、甘、凉。归肝经。
祛风湿,通经络,平肝潜阳。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含黄酮甙、内消旋肌醇、生物碱、刺槐素7-二葡萄糖醛酸甙以及多种苦味质。
煎服,9~15克。
络石藤
夹竹桃科植物络石Trachelospermnujasminoides的带叶藤茎。
苦、微寒。归心、肝,肾经。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喉痹咽痛,痈疮疖肿,跌打损伤。
茎含牛蒡甙,络石糖甙、罗汉松树脂酚甙、橡胶肌醇,β-香树脂醇及其乙酸酯、加拿大麻糖等。
煎服,6~15克。
伸筋草
(舒筋草)
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clauatum的全草。
苦,辛,温。归肝、肾、脾经。祛风散寒,除湿消肿,活血舒筋。主治风寒湿痹,筋脉拘挛,肌肤麻木,跌打损伤,水肿胀满。
含石松碱,棒石松碱,棒石松洛宁碱石松灵碱等生物碱;香荚兰酸,阿魏酸、杜鹃花酸等,酸性物质以及α-芒柄花醇、石松醇、石松宁、伸筋草醇等三萜化合物。
煎服,10~15克。
透骨草
大戟科植物地构叶Speranskiatuberculata的地上部分。
辛、温。归肝经。
祛风除湿,活血舒筋。主治关节疼痛,筋骨拘挛。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癣肿毒。
煎服,10~15克。外用:煎水熏洗局部。
孕妇忌服。
海桐皮
豆科植物刺桐Erythrinauariegatarar.arientalis或乔木刺桐E.arbarescens的树皮。
苦,辛、平。归肝、肾经。
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止痒。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跌打损伤,疥癣,湿疹。
刺桐皮含剌桐灵碱,下箴刺桐碱,氨基酸和有机酸。
煎服,6~12克。
雷公藤
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根的木质部。
苦、寒。有大毒。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性猴疮,麻风,神经痛等。
含雷公藤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晋碱、雷公藤青碱等生物碱。还含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南蛇藤醇、卫矛醇,山海棠素等。
煎服,5~10克。
心、肝、肾有器质性病变、白细胞减少及孕妇忌服。不宜过量久服。
金钱白花蛇
(小白花蛇)
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multicinctua幼蛇去除内脏的全体。
甘、咸、温。有毒。归肝脾经。
搜风通络,定惊止痒。主治风湿顽痹,巾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偏头痛,麻风,疥癣,食管癌,胃癌,肝癌。
含蛋白质,脂肪,鸟嘌呤核甙。银环蛇蛇毒中含α-和β-环蛇毒素,还含多种酶。
煎服,3~5克;研末服,0.5~1克。
白花蛇
(蕲蛇)
蝮蛇科动物白花蛇Agkistrodonocutus除去内脏的全体。
甘,咸、温。有毒。归肝,脾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肌肤麻木,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麻风,疥癣。
含蛋白质,肽类、脂肪。头部毒腺中含血液毒及少量神经毒,微量溶血成分和促凝血成分。
煎服,3~10克;研末服,1~1.5克。
乌梢蛇
(乌蛇)
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dkumnaades去除内脏的全体。
甘、平。归肝脾经。
搜风,通绐,止惊。主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麻风,破伤风,风疹,疥癣,小儿麻痹后遗症。
含蛋白质,脂肪。
煎服,5~12克;研末服,1.5~3克.
桑枝
桑科植物桑Morusalba的嫩枝。
苦、平。归肝、肺经。
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主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屈伸不利,中风偏瘫,水肿,脚气。
桑枝含鞣质,多种糖类。茎皮含桑素,环桑索、桑色烯、环桑色烯、白桦脂酸。
煎服,10~l5克。
蚕沙
(蚕矢、原蚕沙、晚蚕沙)
蚕蛾科昆虫家蚕蛾Bombyxmori幼虫的干燥粪便。
甘、辛、温。归肝,脾、胃经。
祛风除湿,和胃化浊。主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吐泻转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含植物醇、聚异戊二烯醇类、蚤沙酮、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胆甾醇,麦角甾醇,羽扇豆醇,又含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杂茁长素、铜等。
煎服,5~10克。
虎骨
猫科动物虎Panthetatigris的骨骼。
辛,温。归肝,肾经。
祛风止痛,强筋健骨,镇惊。主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腰膝酸软,惊悸癫痫。
含磷酸钙,蛋白质,胶原。
浸酒,或入丸、散,5~lO克。
五加皮
(南五加皮)
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gracilistylus的根皮。
辛、苦、温。归肝、肾经。
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主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腰膝痿软,小儿行迟,水肿,脚气,跌打肿痛。
含挥发油,紫丁香甙、异贝壳杉烯酸,鞣质棕榈酸,亚麻酸、维生素A,B等。
煎服,5~lO克。
香加皮
(北五加皮、杠柳皮)
萝藦科植物杠柳Perip1acasepium的根皮。
辛,苦、微温。有毒。归肝肾,心经。
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无力,小儿行迟,心悸气短,水肿,小便不利。
含杠柳毒甙、杠柳甙K1、H1、H2、E。还含4-甲氧基水杨醛、α-和β-香树脂醇及其乙酸酯,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
煎服,3~6克。
用量不宜过大。
千年健
(一包针)
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Hamalomenaocculto的根茎。
辛,苦、温。归肝、肾经。
祛风湿.强筋骨,消肿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无力,胃病,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含芳香性挥发油,内有α-和β-蒎烯;芳樟醇,柠檬烯,α-松油醇、橙花醇、牻牛儿醇、丁香油酚等。
煎服,5~10克。
桑寄生
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rilluschinensis或槲寄生Viscumcoloratu的枝叶。
苦,甘,平。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通络,养血安胎。主治腰膝酸痛,筋骨痿软,风湿痹痛,肢体偏枯,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桑寄生含篇蓄甙,槲皮素。槲寄生含齐墩果酸,β-香树脂醇、内消旋肌醇、黄槲寄生甙A和B、肉豆蔻酸等。
煎服,10~15克。
石南叶
蔷薇科植物石南Photiniaserrulata的叶。
辛,苦、平。有小毒。归肝、肾,经。
祛风湿,通经络。主治风湿痹痛,腰背酸痛,脚弱无力,偏头痛,风疹瘙庠。
含氧氰酸,野樱皮甙,熊果酸,皂甙,挥发油。
煎服,5~l0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