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鹤草来源为牛儿苗科植物牛儿苗或老鹤草的地上部分,夏秋季采收。以叶多、色绿、气香浓者为佳。
长嘴老鹳草与短嘴老鹳草主要区别是前者宿存长如鹳喙(嘴);后者花柱较短,故称短嘴老鹳草。如此区分较简易可行。
茎叶方柱形,细而扭曲,长10-20cm,直径1-2mm,表面黄绿色或紫红色,具纵棱及短柔毛,节上有不定根;质脆,易折断,断面常中空。
叶对生,灰绿色或绿褐色,多皱缩,展平后呈肾形或近心形,长1-3cm,宽1.5-3cm,边缘具圆齿叶柄纤细,长4-7cm。轮伞花序腋生,花冠淡蓝色或紫色,二唇形,长达2cm。搓之气芳香,味微苦。
《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苦辛。祛诸风皮肤发痒、筋骨疼痛……手足拘挛麻木、利小便、泻积热”等症。
《本草纲目拾遗》:“老鹳草,出山东。味苦微辛,祛风疏经活血,健筋骨、通脉络、损伤痹症,麻木皮风……入药用茎嘴。”
生于草坡或沟边。分布于东北、华东及内蒙古、河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
老鹤草能抑制肝脏线粒体和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降低血浆胆固醇及GOT/GPT水平,抑制由ADP和抗坏血酸诱发的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同时也抑制由ADP和NADPH诱发的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保护肝脏的损伤。
老鹤草提取物的灭菌水溶液在体外对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