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草真源
专业中药交流与鉴定平台
专业中药交流与鉴定平台。
本草真源论坛有一个民间本草的板块
里面的内容小编很喜欢
版主大大杨贞浦老师将岁月里认识的每一味民间本草
逐个纪录下来,积累成为一篇篇的小散文
文字间包涵对闽南乡村细腻地喜欢
和生活质朴平淡的厚重感
耐心读完每一个和闽南药草一同生长的故事
不知不觉认识了这个药
也感觉认识了这个人
好神奇~
好了,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
老杨走山-土麦冬
九龙江水在县城的水库里逗留了一会便拥挤着跌进坝底,一路咆哮着朝金山桥奔涌而去。金山桥峡谷磐石林立,风徐湍急,江面弥漫着雾一般的水气。两岸草丰树茂,藤舞花馨。初识土麦冬,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年秋天,我惊讶于山的宏伟和江流的壮阔与沿江植被的神奇,一头扎进了金山桥峡谷的怀抱。木姜子,天门冬,石菖蒲,海金沙,絡石藤,金毛狗脊……,当一种又一种药草活生生地呈现在我眼前的时候,心间的喜悦油然而生,与土麦冬的邂逅更是让人喜不自禁了。土麦冬是沿着江边的山洼地生长的,它栖身在高大的草木底下,高不过尺,浑身通绿,丛状而生,果子被树上泻下的阳光照着,像极了娃仔的黑眼珠。许是因了我惦记许久的缘故吧,以至于一见到它,立刻惊呼起来:是土麦冬吗!当我拨开泥土,看见它的根茎结了一粒粒“麦冬”的时候,它在我心里烙下了美丽的痕。“不错!真的很好,才吃这些就好了,……!”
晓军的朋友患口腔溃疡已经很久了,医却医不好。晚报登载了《电工师傅是个药匣子》后,晓军便找到我帮着瞧瞧,巴望着用草药能治好朋友的病。我想书里是有用土麦冬与淡竹叶配伍煎服治疗口腔溃疡的记载的,时下正是它们俩生长旺盛的时候,正好去採些来解人苦楚呢。山里的土麦冬不多,爬坡越坎的採了三天药量的草儿让晓军带回去,便把这事儿给忘记了。听过晓军这一席话,我被土麦冬和淡竹叶感动了。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谁不晓得一方药草治一方病呢。山里的土麦冬虽然瘦弱,却一样的盈满了滋阴润肺和清热祛湿的力道。我常常想,咱山里的土麦冬能像金山桥的土麦冬那样该多好。时间久了,越发的想念起金山桥来。终于有一天,在紫竹林寺后面的乱石群里,一株茁壮得让我瞠目的土麦冬婷婷然跃入眼帘的时候,我把对金山桥的想念与它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一年一度,花的开,花的落,久久占据我心扉的,便是眼前这株土麦冬,还有那绿意盎然的金山桥。
老杨走山-大蓟小时候听大人叫它(大蓟)猪母刺。知道它是菊科多年生植物大蓟却是长大后的事。它清热凉血,民间用它治疗咳血,吐血,出鼻血,尿血,便血和痔疮出血,颇有功效。我们在田野荒地里时常见着它,真的挖了它的根来入药却是偶尔的事。十岁那年,村里的伙伴一个接一个地肿胀了脸,耳根隐隐地痛,一阵阵发热。我们患上了传染性疾病腮腺炎了。腮腺炎被人形象地称为“猪头胀”。伙伴们扛得住的去课堂上学,倒下的只好在家里吃药养着。不几日,课堂里越来越多“猪头胀”。眼瞅着“猪头胀”越来越多,大人们四处寻艺问药去。不知道是谁说的用猪母刺根炖冰糖喝可以治“猪头胀”,于是大家扛了锄头下地去找猪母刺,伙伴们很快摆脱了发热,肿胀的腮帮子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老杨走山-蛇舌癀(huáng)
闽南多蛇舌癀,乡人管它叫目目生珠草,节节结蕊草,这是泉州的叫法,闽人还有称它为蛇总管,鹤舌草和细叶柳子的。广东人则叫它为鹩哥利,千打锤,羊须草。药材蛇舌癀为一年生茜草科草本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带根全草。高15~50厘米,茎纤弱,略带方形或圆柱形,秃净无毛。叶对生,具短柄或无柄,革质叶片线形状至线状披针形。长1~3厘米,宽1~3毫米。花纯白色,蒴果扁球形。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生长于山坡,路边,溪畔草丛中。分布云南,广东,广西,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地。《中药大辞典》:蛇舌癀性寒,味苦甘,无毒。具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治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黄疸,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用法: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近年,闽南乡人喜蛇舌癀煎汤服祛夏秋之暑,以其性寒善消暑热之故,而此草功于抗肿瘤之说,亦时有耳闻也。山间斗室,好友两三,煮蛇舌癀,草香缭绕,茶韵馨馨,自是奢侈之享受了。蛇舌癀善于治疗野蜂蜇伤。那日,同伴建东攀爬在电杆上作业,许是刚喝了甜味饮料的缘故,竟引数只野蜂争相叮咬,头与脖子挨了五针,他忍不住嗤溜溜从电杆上下来。闻听消息,我急忙赶过去一看究竟。只见建东坐于地上,后脑勺和脖子上隆起五个疙瘩,敷满蛇药。他耷拉着脑袋不吱声,面露痛楚状。问他咋样了,却摇头说没事。待要离开,忽听建东喊一声老杨,说蛇药没用呢。建东坐的地方就有鲜蛇舌癀,退去头上和脖子上的蛇药,拔来几株洗了捣碎敷上去。约莫十分钟,建东觉着舒服了,抬起头来轻轻地转来摆去,原本以为自己扛不住的他很快的就好起来了。
老杨走山-威灵仙
药用威灵仙是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根。性味:辛咸,温,有毒。功用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癖积。治痛风,顽痹,腰膝冷痛,脚气,疟疾,癥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
生于山野田埂及路旁,分布闽,浙,赣,滇,川,黔,粤,湘,鄂等地。有鲜须草,黑骨头,黑木通,铁搧帚,七寸风,牛闲草,牛杆草,辣椒藤,老虎须,黑须公……等别名。妻患目翳挟带眼角膜炎症那几天,山里的威灵仙正是换叶的季节。医生开了眼角膜炎症的药,却没有在意妻的目翳,治疗起来药不对症了。眼看着自己的眼睛越发的红肿疼痛,视力下降许多,妻终于无法忍受下去:这种药不能再用了,你去採草药来试试看吧。妻说它的眼睛被一层东西遮挡着看不清楚了,我忽然的想起民间所说的目翳来。威灵仙的鲜叶是治疗目翳的,赶紧到山里寻找威灵仙。那时候山里的威灵仙不多,最大的一棵长在路边陡峭的山坡坡上,深绿色的叶片被摘了来,妻把它揉烂搓成一个小团塞在了鼻孔里。一宿过去,妻感觉着眼睛舒服了些,一擤鼻涕,鼻孔里竟然排出了透明的片状物。连着用了几回,不仅眼睛的红肿消退了,视力也恢复正常。“亏得你认的这种草药,不然的话还不知道怎么办呢”,妻仔细地看着手里的威灵仙叶,威灵仙叶可以治疗目翳(白内障)这件事被她记了下来。
以上就是老杨走山节选
感谢杨老师的支持
想要了解更多更多闽南民间药草故事
请在文章底部,点击阅读原文~
如果您也和杨老师一样
有着深厚的民间本草经验
欢迎联系本草真源工作人员()
下期课堂预告下期主题:
中药桑叶、桑枝、桑白皮的前世今生
以及白芍、牡丹的一生之路
直播老师:
王永磊老师-亳州药材市场资深质量验收员,战斗在中药材质量把控第一线,有丰富的药材鉴别经验,对于经手的中药材,王老师有深度认知与体会。
直播时间:
下周三(5月17日,晚8:00)
报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