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瑰宝三清山
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三清山,原名少华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大主峰峻峭挺拔,犹如三翁端坐其巅,后来此山成了道教名山,人们就用道教鼻祖玉清、上清、太清为之命名,故称三清山。
图1 三清山石刻(古代):三清宫
三清山是14亿年前地质构造运动的杰作,使它成为奇特秀丽的花岗岩山岳,群峰林立,怪石嶙峋,其主峰玉京峰海拔.9米。三清山风景区坐落在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中心景区76.8平方公里。
图2 三清山石刻(古代):天门峰
据有关资料介绍,三清山地处扬子与华夏古板块缝合带,具有10亿年几乎连续的地质演化过程,拥有多个地理史上重大地质事件的地层学证据,是国际上研究地球历史和古板块构造的重要地段。
三清山的花岗岩体经过构造侵蚀,塑造了高低不同的地貌组合,是花岗岩山岳峰林地貌的一个“天然博物馆”,是地貌学的一部“天然教科书”,在花岗岩地貌学上具有世界性意义和价值。
图3 三清山石刻(当代):舒同题“三清山”
三清山的气温适宜,气候湿润,是中亚热带东方湿润常绿阔叶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由于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袭击与摧残,保存了大量东亚—北美洲际间断分布植物属和第三纪孑遗物种,景区内森林覆盖率为88%,是一个天然的“基因库”,保护区在保存天然物资、便利进行科学研究上都是宝贵的“基因库”,有高洁清雅的天女花、芳香珍贵的白梅花,仅杜鹃就有十八个品种。出产多种药材,还有许许多多的动物资源。
三清山花岗岩地貌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构成景观的多样性,拥有世界上最丰富、最精美的花岗岩景观,有奇峰64座,怪石处,景点景观多处,道教原始建筑多处。以奇峰怪石、虬松鹃花、泉瀑溶洞、云海神光、冰川遗迹、道教建筑以及珍贵的动植物为景观特色,其中道教文化是三清山景观中的精华。
由于天工造化,三清山形成了“东险西奇、南绝北秀、中挺巍峨”的特点,熔天下名山之美为一炉,具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黄山之奇松”的特色,更具有自身“雄伟壮阔,奇景妙境,险峻挺拔,秀逸丰神”的自然景观美学个性。成为研究地质古地理与古气候变迁历史及生态过程的“天然实验室”。又是中国山水画的“天然摹本”,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由于三清山的奇峰怪石与文物古迹相映成趣,云海雾涛和流泉飞瀑上下呼应,青松黄杉与奇花异草争奇斗艳,因此,游客们称赞它是“奇山奇峰奇水奇形奇景”。著名散文家秦牧称它是“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美国国家森林公园主席保罗先生称:“三清山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精品之一,是全人类的瑰宝,是精神的玉境。”
三清山自古闻名,早在东晋升平年间(—),道教祖师葛洪就来此炼丹修道,著书立说,赋予这座高凌云汉的大山以灵气,使它成为一座“灵山”“仙山”。
三清山又是摩崖石刻文化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之山。其古代石刻主要有花岗岩摩崖造像、岩壁石刻、浮雕神物、石雕器物、石砌建筑,达处之多。三清山摩崖石刻意蕴深邃,渗透着道家朴素的辩证法,深藏着中华隐逸文化之大成。主要为明代摩崖石刻,以道教文化题材为主,又和谐融合佛教、儒教文化于一身。石刻以景点名称为主,也包括很多词句楹联和具有道家特色的短句词汇,其中大多暗隐着逃亡帝王隐踪之难言信息。如“方豪上”“都俞脱生”“尝矣”“天宝石”“壶安井”“天颜咫尺登坛皆俯首之恭,云路迢遥入门尽鞠躬之敬”等各式摩崖石刻。
每当置身三清山摩崖石刻,司空见惯之中,深藏奥秘,细细品味,总有所得。如三清宫宫殿正门明代石刻楹联:“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此联对仗严谨而又巧妙,情境生动,寓意深刻,道出了仙境福地风拂云绕、虚幻缥缈的景象。三清宫门石坊上明代所刻对联更是表达了三清山这座道家仙山的风骨内涵,联云:“登殿步虚升太虚上之无门,入门求道悟真道玄之又玄。”这两处对联均以楷书表现,古朴端稳而又行气贯通流畅,劲健超迈而又自然淡雅。还有“三清宫”(图1)“天门峰”(图2)等石刻,虽经受千百年的风雨剥蚀,但依稀可见其稳健、朴拙、古雅的风神。
三清山明代石刻楹联不仅丰富,而且文学意境堪称一绝,如: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左右灵官监察正法无情,上下信士朝奉诚心有感;少华云涛卷四海之福地,香炉烟紫凝三境之灵坛;三清殿内大阐慈悲之教,妙法堂中广开普济之门;法本自然演玄元之正教,经传无始阐道德之冲科;三天无极存道气于玉清上清太清,一统大明祝皇祚于百世千世万世。
三清山现代石刻主要分布在三清山南部和中部玉京峰,主要刻有:红军书法家、中国书协首任主席舒同题“三清山”(图3),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吴官正题“造物情意浓”,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题“德配天地”(图4),著名书法篆刻家钱君匋题“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图5),刘艺题“巨蟒出山”,刘炳森题“天下名山”,佟韦题“道法自然”,邹德忠题“秀绝江南”等。这些石刻书法,艺术审美价值极高,文化内涵意义深刻,所书内容体现了三清山的景观特征和三清山在世界名山中的独特地位。
现在三清山已经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自然遗产地、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
(文稿整理:陈正永上官甫贵来源:《三清山文化丛书·三清山传说》陈正永编著江西人民出版社;《上饶风采》上官甫贵著,合作,江西人民出版社;百度《三清山石刻》)
图4 三清山石刻(当代):沈鹏题“德配天地”
图5 三清山石刻(当代):钱君匋题“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
诗词文化三清山(古代诗歌选)
送前上饶严明府摄玉山
■[唐]戴叔伦
家在故林吴楚间,冰为溪水玉为山。
更将旧政化邻邑,遥看逋人相逐还。
题玉光亭
■[宋]王安石
传闻尺玉此埋湮,千古谁分伪与真。
每向小亭风月夜,更疑山水有精神。
三清山
■[宋]赵蕃
禅月诗僧古道场,山雄吴楚接华阳。
疏通八磜(qì)蛟龙隐,高并双峰虎豹藏。
云母屏寒消瘴气,蓝田璧润吐虹光。
碧桃花落仙人去,静听松风心自凉。
登三清山
■[明]夏浚
天童山下玉霄宫,千年老鹤巢云松。
羽客步斗月明中,锵然环佩声叮咚。
丹灶烟消人久去,紫芝香暖春长住。
双凫翩翩渺何许,华表归来鹤应语。
少华山①
■[明]胡靖
江南何处是仙家?孤柱擎空见少华。
洞里有天开紫府,人间无地觅丹砂。
灵坛风雨莓苔匝,福地乾坤岁月赊。
方外更闻王子晋,金银楼阁住烟霞。
①少华山,即三清山。
游三清山
■[明]丁玑
三峰插天如芙蓉,晴云赤日行其中。
攀缘飞磴立峰顶,一览四海双眸空。
游怀玉①
■[明]费宏
丹崖翠壁倚天开,石磴登登几百回。
或有金鸡报昏晓,犹疑蜃海吐楼台。
云间瑶草呼龙种,月下歌声待鹤来。
已觉此身图画里,满前诗意冗难裁。
:①怀玉,即怀玉山,与三清山对峙相望。
三清望怀玉
■[明]桂荣
昔上三清望怀玉,石龙迢递惊飞伏。
烟雾浮动紫翠间,应有幽人住空谷。
使君爱我携登山,初夏秧田正抽绿。
冈扉掩映护藤花,涧道迂潜响晴瀑。
拾级悬登二十里,扪萝蹑磴超林麓。
飞身深入天寨门,别是乾坤开卜筑。
遥望宫墙数仞高,百年往事今恢复。
峰尖森耸削芙蓉,柱影扶疏散金粟。
点瑟回琴鸣溜泉,禹畴羲画分疆局。
虚堂深处揖高风,流尽烦襟出新沐。
明月中庭最可人,岂是当年栖老宿。
一宵相对清心魂,却愧来迟我行独。
三清曙色
■[清]陈 纁
春寒无处卜阴晴,坐看岚光到晚城。
群壑烟云皆出没,独凭空霁在三清。
游玉京诸峰题壁
■[明]舒清
一
两腋生风上少华,始知人世有仙家。
丹炉无主犹存火,珠树非春自著花。
石向虚空排玉笋,地随高下布金沙。
题诗欲记兹游胜,翠壁挥毫染落霞。
二
石磴攀萝上广平,恍如身在九天行。
未援北斗斟元气,谁决明河洗甲兵。
逸兴浩然思泛海,高风那复羡登瀛。
愁来不敢闲陶写,赖有王乔识此情。
少华山
■[清]程光璧
蚕丛辟出耀灵光,仙迹神工总异常。
怪石虬松忘色相,晴峰雨嶂变沧桑。
盘空磵道三天落,不老须岩万古苍。
极目树云无际处,千山紫气入斜阳。
仲春游三清山
■[清]任午亭
看山不得登山路,春山常有白云护。
不碍山中宿白云,喜看云外青山吐。
幽人胡为拄杖来?行行遥指白云堆。
云外胜处一春好,已见洞口桃花开。
留别(二首)
■[清]杨 基
一
登舆临古道,更度石桥东。
雨过山田润,云连津树通。
高低石径仄,远近日光蒙。
回首山斋上,烟云缥缈中。
二
高斋殊磊落,特起小溪东。
隐几滩声静,环窗竹径通。
奇花含绣绮,怪石启红蒙。
晚眺西山沟,三清薄雾中。
少华山
■[清]程一先
飞崖断壁费神工,逗得泸泉径小通。
青嶂遍招游客梦,白云时送老僧终。
天门气拥千山雨,石鼓声含五夜风。
少华山
■[清]毛九瑞
曾闻华岳高,芙蓉立天际。
箭括与车箱,出入迷清霁。
登山顾兹名,岂亦其苗裔?
绵亘千余里,仞尺巨万计。
磴道出微茫,俯视隔人世。
玉京清虚峰,缥缈见群帝。
神仙已羽化,立石相睥睨。
峻嶒复拳曲,戏作猿猴势。
瑶草秋不死,岩花自摇曳。
青苍立斯须,仙酒沾衣袂。
(选自帅经芝、王彦山主编《三清山文化丛书·诗歌三清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三清山诗词书法作品选刊
钟自刚 中国书协会员 行草《任午亭·仲春游三清山》条幅 看山不得登山路,春山常有白云护。不碍山中宿白云,喜看云外青山吐。幽人胡为拄杖来?行行遥知白云堆。云外胜处一春好,已见洞口桃花开。
汪继南 中国书协会员、上饶书法院高级顾问 草书《丁玑·游三清山》条幅 三峰插天如芙蓉,晴云赤日行其中。攀缘飞磴立峰顶,一鉴(览)四海双眸空。
上官甫贵 中国书协会员、上饶书法院院长 草书《上官甫贵·登三清山玉京峰》中堂 紫烟腾漫群峦中,山势尽与天际融。云涌如龙亦似虎,欲破千屏乘长风。峰峰相奇不相让,形神斗趣天下雄。借问胜景谁盖世?英豪展卷更恢宏。
黄 君 中国书协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饶书法院高级顾问 行草《黄君·题一点堂主三清山画诗》中堂 玉环深处有清山,缭绕云烟绝壁间。猿语相呼人不见,葛洪来此炼金丹。
陈向东 中国书协会员、上饶书法院副院长 行书《胡靖·少华山》中堂
黄训华 中国书协会员、上饶书法院副院长 行书《吴沆·三清山》中堂
上饶书法院作品选刊
潘 群 中国书协会员、上饶书法院副院长 篆书《心经》条幅(局部)
陶家鸿 中国书协会员、上饶书法院副院长、万年县书协主席 行书《小窗幽记》三则斗方
彭运良 中国书协会员、上饶书法院副院长 行书《张先·画堂春》中堂
翟玉梅 中国书协会员、上饶书法院教育培训工作室主任、婺源县书协副主席 行书冰雪中堂
杨立坤 江西省书协会员、上饶书法院秘书长 行草斗方 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
蒋香英 中国书协会员、上饶书法院副院长 楷书《颜氏家训》条幅(局部)
潘文彪 中国书协会员、上饶书法院副院长、德兴市书协副主席 楷书《岳阳楼记》斗方(局部)
黄兴林 中国书协会员、上饶书法院副院长、婺源县书协主席 行草中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欢迎订阅年《书法报》
每期44版 铜版纸精美四封
骑马钉装订 阅读、收藏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