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事宜及养生月签必读篇

今年五运六气岁运为太火,火运太过,九月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少阴君火,客气胜主气,比燥上加把火,更燥,有呼吸及消化疾病多得注意,再加气克运,天刑之年,年秋天不好过啊,问题不好过也得过啊!怎么过?有必要共同研究一下,于是,这篇文章又是个必读文

(小编低调帝本文黄色小字开头,月初此文先泄泄火在说)

从九月第一节气寒露开始说起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唐.白居易.《池上》

寒露,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谚语“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此时需随天气转凉注意保暖。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能提醒肌体开始收敛阳气,对于冬之收藏阳气有利。

寒露之时养生注意以下几点:早睡早起,节食少动,勿太辛劳,勿出大汗,衣可略薄,以让身体感受到寒凉秋气。睡前热水泡脚,极有敛阳之效。切勿过食生冷瓜果,阳气初收,脾阳未复,最需注意,否则秋季腹泻频发。同时,寒露收令大行,最易借天之力而帮助人体把阳气收归肾水里面,肾阳不足者此时进补最为适宜。

寒露后是霜降节气......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唐.元稹.《赋得九月尽(秋字)》

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之后,万物萧条,正如杜甫《登高》而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物萧条,西风萧瑟,女子伤春,男子悲秋,正是文人墨客感怀之时,当此之际,素多愁善感之人情志最易不畅,悲为肺志,悲则伤损肺气,气滞则肝郁,而抑郁渐作。建议大家不宜“满目萧索”,而当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豁达,多与朋友言谈欢笑,“与尔同销万古愁”。

同时霜降之时,天气一冷,切不可为了“美丽”而“冻人”。

桑叶得春木气之精,成于霜降之时,又得金气之华,若因肝火木气上冲头面咽喉而出现咽痒咽痛,眼痒眼红不适者可泡水代茶饮,医者辨证得当,用之可收速效之功。

霜降后立冬,今年农历九月就有最后一天是个立冬,我们就放在下个月农历十月一起总结吧。

那么农历九月,古人注重的养生事宜和事忌有哪些呢?一起来读读吧

九月事宜

《孝经纬》曰:“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谓露冷寒而将欲凝结

矣。后十五日,斗指戌,为霜降,气肃露凝结而为霜矣。故云‘驷见而陨

霜’。律无射,射者,出也,言阳气上升,万物收藏

,无复出也。然随阳而终,当随阴而起,无终已也。辰为戌,戌者,灭也

,谓时物皆衰灭也。”《夏小正》曰:“九月纳火。大火,心星也,故九

月授衣。”《提要》曰:“九月为霜月、菊月、暮秋、末秋,暮商、季商

、眇秋、霜辰、授衣。”

“是月也,天道南行,作事出行俱宜向南,吉。不宜用戌日,犯月建,不

吉。”

《风土记》曰:“是月九日,采茱萸插头鬓,避恶气而御初寒。”

“是月二十日,宜斋戒沐浴,其日鸡鸣时沐浴,令人辟兵。二十一日,取

枸杞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老。二十八日宜沐浴。”

“二十一日天仓开,宜入山修道。”

《千金月令》曰:“宜进地黄汤。其法取地黄洗,以竹刀切薄晒干。用时

,火焙为末,碾细,冲汤服,煎如茶法。”

《四时纂》曰:“取枸杞子浸酒饮,令人耐老。”

《病仙方》云:“修长生者,保命莫切于签草,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

月九日采治。方具五月条内。”

《圣惠方》曰:“甘菊花晒干三升,入糯米一斗,蒸熟,菊花搜拌,如常

造酒法,多用细面曲,候酒熟,饮一小杯,治头风旋晕等疾。”

《云笈七签》曰:“是月采白,蒸曝九次,晒干为末,日服三次,不饥

,延年益寿。”

《食疗本草》曰:“此月后宜食野鸭。多年小热疮不愈,食多即瘥。”

“九日采甘菊、茯苓、松柏脂,丸服,令人不老。”

《纂要》曰:“是月宜合三勒浆,过此月则不佳矣。用诃梨勒、梨勒、庵

摩勒三味和核,捣如麻豆大。用三两,次用蜜一斗,以新汲水二斗调匀

,倾瓮中,即下三勒熟搅,密封三四日后开。又搅之,以干布拭去汗,候

发定密封,共三十日方成。味甚美,饮之消食下气。”

《西京记》曰:“九日佩茱萸,饵糕,饮菊花酒,令人寿长。”

《本草》曰:“采太乙余粮,久服不饥,轻身,耐寒暑。”

《吕公记》曰:“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

俱高。作三声。”

又曰:“九日造迎凉脯、羊肝饼,佩瘿木符。”

《千金方》曰:“是月内于戌地开坎,深二三尺,埋炭五斤,土覆。戌为

火之墓地,以禳火灾。炭多可加。”

《真诰》曰:“十六日宜拔白,永不生。”

 九月事忌

《千金月令》曰:“是月勿食脾,季月土旺在脾也。”

《云笈七签》曰:“季秋节约生冷以防痢疾。勿食新姜,食之成痼疾。勿

食小蒜,伤神损寿,魂魄不安。勿食蓼子。勿以猪肝同饴食,冬成嗽病

,经年不瘥。勿食雉肉,损人神气。勿多食鸡,令人魂魄不安。九日勿起

动床席,当修延算斋。”

《月忌》曰:“勿食犬肉,伤人神气。勿食霜下瓜,冬发翻胃。勿食葵菜

,令食不消化。”

《云笈七签》曰:“是月十八日忌远行。”

《杨公忌》曰:“二十七日不宜问疾。”

 九月修养法

季秋之月,草木零落,众物伏蛰,气清,风暴为朗,无犯朗风,节约生冷

,以防疠病。二十八日,阳气未伏,阴气既衰,宜进补养之药以生气。卦

剥,剥,落也。阴道将旺,阳道衰弱,当固精敛神。生气在申,坐卧宜向

西南。

孙真人曰:“是月阳气已衰,阴气大盛,暴风时起,切忌贼邪之风以伤孔

隙。勿冒风邪,无恣醉饱。宜减苦增甘,补肝益肾,助脾胃,养元和。”

 《灵剑子》导引法

九月十二日已后用,补脾。以两手相叉于头上,与手争力,左右同法行之

。治脾脏四肢,去胁下积滞风气,使人能食。”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

请分享、转发给你的朋友看

亦可给我们留言谢谢

赵文俊(低调帝)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jb/2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