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旅见5A级景区老君山张鹏远如果现

作者简介

张鹏远,文旅帮特聘实战专家、文旅帮专栏作者,现就职于5A景区老君山,主攻旅游营销方向。

景区门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作为一个旅游人,天天就是旅游圈子,逢人就是聊旅游,然而今天突然多了一个话题,假设有一天国家突然宣布,景区强制免门票,结果会如何?

抛出问题的时候,大家都蒙了,相信景区的投资者和决策者听到也不免深思,如果景区真有一天免门票了,是不是真的要失业了?

1

景区门票的现状分析

景区门票过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话题,讨论一个产业需要放眼世界,与国外一些著名的景点相比,中国旅游景区的门票确实偏贵,从下面表格,我们便能窥得一斑:

在这里先提一下日本,日本是东亚旅游市场的强国,虽然日本物价比较高,但是景区的门票价格却不贵。

在日本,门票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东京迪斯尼乐园、大阪国际影城等为主要代表的游乐场所,这些地方的门票根据市场价格定位;

第二类是公园和风景度假区,这类门票价格很便宜,很多地方甚至不收费,如著名的赏樱胜地上野公园就不收门票,可以随便进出。著名的富士山也没有门票,只是按照每辆车的型号,收取进山道路费;

第三类是一些科普场所和博物馆,这些地方也多是免费或是低票价的。当然日本也有一些入场费较高的地方,比如一些商业性的演出、展览、比赛等。但总的来说,在日本较少有如国内动辄数百元的景区门票。

列个数据,据统计,国内游客门票支出占旅游消费比例较大,达21.92%。人民网也曾做过一次关于景区门票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89.2%的网友认为目前的景区门票“太贵了,门票支出已经严重影响旅游热情”。去年元旦假期,收费的华山景区接待游客1.26万人次,而同处渭南市,不收门票的富平陶艺村和大荔同州湖则分别接待游客10.9万人次和2.3万人次。差异背后除了游览的季节性原因外,“收费与免费”也是影响游客选择的重要因素。

2

国内景区走势预测

1.国内门票减免势在必行

历史的车轮是无法阻止的,工业化之后,必定促进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地大物博,作为能够带动众多产业经济的旅游业一定会迅猛发展,增长速度超过GDP的增长和通货膨胀,旅游带来的人口流动盘活了沿途的各项经济,国家是一定会支持、鼓励并且提升旅游产业的升级,文化和旅游的合并仅仅是第一步。

其实,即使国家不引导减免门票,门票价格也会降下来的,在国家发文前我做过一个预测,十年后的景区,会形成两极分化,高价格门票和免费门票,那些资源S级、经营状况优的景区会门票价格较高,形成一种团散同价的局面,甚至有一些景区会限量游客,而那些资源相对平庸的景区,则会白热化竞争,最终形成准免门票的状态;

真正一线做旅游营销的同志们应该清楚,我的想法可能还是有点理想化,每年可能出行的游客就那么多,虽然整体数据很庞大,但是被上万个收费景区、免费的各种目的地和出境游稀释后,留到自己景区头上的每年20%游客增长已经很不容易,旅游中游市场依然在整合,目前看还没到达整合的最高峰,所以即使门票标价再高,渠道之间的流通价格也在逐年下降,产业发展的历史车轮很难幸免;

2.二次消费形成共识

在北方地区,大约年前后的景区收客难已经让很多决策者意识到了危机,年袁家村现象已经论证了关于景区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商业模式,年“网红+”的概念开始给景区的产品打造和营销思路提出了新的办法,年抖音现象更是阐述了内容为王的终极理念,摔碗酒告诉你,小ip也有大市场,现在很多旅游大佬提出了“旅游新零售”的概念,我认为景区经营方需要重视一下了。

二次消费在上个十年,主要包括景区内的保险、各种形式的小交通、园中园和一些香火钱收入,从简单的流水账来讲,4A级景区自营一家4星级上下的酒店,需要管理人员50名左右,甚至更多,而一个4A级景区的景区运营人员名基本足够,酒店一年有没有w营业额很难讲,景区却可以相对轻松的拿到0w的营业额,站在投资人的角度,不愿意花费这些精力在小服务项目上,只愿意简单粗暴、经营垄断的换乘车辆等;

现在的二次消费早已升级,之前的游戏规则全部更换,在门票0元的假设上,这些刚需的二消之后会变成旅行社渠道的利润分配点,新的二消主体针对的是自然人,或者叫散客,不是说新的旅游六要素已经变了么,之前“吃住行游购娱”,现在“商养学闲情棋”,或者背诵一下我国目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之前出游是观景型,现在出游是享受型,二次消费是体验型,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内陆地区,还有大量的景区或者目的地,1.0版本的旅游六要素都不能满足。

当然各地政府和旅游局一直在积极引导旅游企业的二次消费理念,洛阳市旅发委每年都多次组织旅游商品创意大赛,旨在通过行政手段推进文创产品的发展,其实我认为除去一些稀缺资源以外,能给游客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吃,因为景区的接待能力不足购票排队游客会意见很大,但是游客去百年小吃老店排更长的队去吃东西似乎都乐在其中,想想自己对成都的印象,似乎就是个大号美食城……

3.中小型主题领域综合体景区形成真正的吸金主流

定语越长,越为精准。“中小型”决定了景区的规模不大,动辄几十亿的世纪旅游工程不再讨论范;“主题领域”指的是主题明确,景区有特色,现在就有小猪佩奇主题乐园,随着粉红猪小妹变成社会人,受众面更广,更容易做精细化营销,比如迪斯尼乐园就是儿童游乐主题的样板;“综合体”景区是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符合现在“小而美”的优质实体创业模式。

一个景区可能仅仅是一个农场,一片空旷的草地,相比大景区,固定投资少的多,运营人员少的多,没有A级景区的负担,营销可以网络营销甚至直接终端截流,但是收费却是按照景区的模式在收费,自然财务报表更好看。

4.景区的体验项目已经成为游客刚需

记得在上月某群的大咖分享过,玻璃观景台、玻璃栈道已经变成了景区的刚需,不管建什么题材的景区,都绕不开这两项,随着景区门票减免的推进和这些刚需体验项目的普及,相信他们也会变成免费项目。

3

传统“大”景区要华丽转身

1.转型升级要看财务报表

从宏观数据看,绝大部门景区还是民营企业,整个景区也是通过公司的形式在运营,看成熟公司的经营情况简单看报表,资产负债率、利润率、现金,看出三个问题,公司有没有钱、赚不赚钱、欠不欠钱。

“龙潭大峡谷”距离我工作的老君山很近,去过两次,资源优质、游客众多、运营良好,如果不是看近期发布的公告,真猜不到背后的财务问题,一声叹息,希望有更好的旅游资本注入,盘活这个相当不错的资产,当时事实可能很残酷,很可能被搁置2到3年,才会有金主抄底。

2.敝帚自珍会惨遭淘汰

景区的淘汰不同于一些互联网公司,断崖式倒闭,他们衰退的过程很缓慢,我想了一个短语,温水煮青蛙式的淘汰。

景区的营销具有很长时间的延后性,今天投放的广告被看到后可能明年甚至后年想起来才到此一游,甚至小时候被某个图片震撼长大后才有能力前往,这是即使每年在推广上花费重金的景区突然有几年不投放广告,游客数量依然能够增加的原因。

景区的增长是爆发式的增长,在我看来要有50%以上的同比游客增长量,而游客量同比持平或者略微下降,可能已经敲响的警钟。

3.用心做IP而非大搞基建

景区的建设以接待能力为衡量指标,停车场、住宿、游览空间相对平衡,满足高峰期接待能力,基本不堵车即可,然后就要花小资金大精力来打造ip产品了。有句古话叫做本大利宽,体验项目多不但游客玩得好,也挣得多。

打造一家独具景区特色的民宿,经营一家代表景区特色的餐厅,建设一个创意和性价比兼具的景区文创产品销售店,说到文创产品,我推荐去天津的南开大学看一看,由于参观的人太多校方就组织了一个校园文创旗舰店,产品琳琅满目,我在门外停留了两小时左右,人们都是提着大包小包走出店门,产品没有那么花哨,简单、使用,有两个杯子我用到现在。

4.新时代的景区创新要以人为本

现在要以新时代的思想来思考和探讨新时代的景区,看看现在文旅这条线上猎头深挖的都是哪些人,35—40岁,想干一番事业,懂营销优先,培养总经理,年薪50w以上,我们距离这个标准还差多远,相信自有定位。

现在文旅市场上急缺落地实干型人才,而且缺口非常大,文旅的经验是真真正正的按照年份来积累的,不同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三个月诞生一个新抖音,在你的岗位积极工作认真思考,相信会遇见伯乐。

5.景区竞争已经到了自家门口

全域旅游是一个很残酷的方向,政府和旅游局都希望多点开花,各种无门票目的地齐飞,偏远民宿天天客满,带动全域经济发展,这对目前的景区,尤其是区域内的标志性景区是重大利空。

这些老牌景区由于体量大,往往门票价格不菲,旅游局通过你的名气去招揽自驾散客,最终这些散客与你擦肩而过,出现了现在大景区半死不活,小景点风生水起的局面。

公开数据显示,只要每一个游客都在杭州多留24小时,杭州市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亿元。据此似乎可以认定,西湖免票给杭州带来的收益不降反升。

杭州从来都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城市。其一系列完备的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业态,能够很容易将西湖游客转化为“花钱”的消费者。这种特质,显然是许多地方所不具备的。

而其他的旅游小目的地,已经出现了太多小景点在大景区门外终端节流的现象,车接车送,免门票,只为了带游客游览一番,现在旅游行业的残酷竞争,说已经到了家门口,一点不为过。

6.外来的和尚念不好念经

大量的从业经验表明,外来的和尚没法念经,如果有机会见到行业大咖,让他们指导发展方向是非常正确的,战略家干战略家的事情,高度无人能及。

但是有些落地的实际问题,相信他们真的解决不了,往往现有的人员,讨论出的解决办法是最为有效的,创意方面,专家可以提出更专业、更创新的理念。

欢迎致电

文旅帮旗下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文旅规划

摈弃空间、物理规划的局限,独创“运营型规划”,以后端导入前端的思维,全局把握项目落地实操和持续发展,规划业务涉及景区创A改造提升、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文旅地产等领域。

——文旅演艺

丰富夜游产品、激活夜游业态、点亮夜游经济,以“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专”为开发目标,打造投资规模在0万至万之间的文旅演艺剧目,为文旅项目开发赋能。

——文旅运营

实战实操型落地运营,链接市场反馈,迭代业态升级,精准营销,丰富投资回报。形成从前期运营顾问、运营方案制定和执行、开业案策划及执行、培训支持、1-3年运营辅导支持等体系化的服务能力,形成一揽子的运营合作结构。

实战专家

商务合作--

大咖驾到

陈巨凯,文旅帮特聘实战专家,台湾巷弄文旅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人,台湾水田衣艺术家民宿、认真生活民宿、蓝屋顶民宿负责人,波波米绘本民宿共同创办人,顺骑自然有限公司负责人。用十年时间寻觅民宿发展的方向与作为,涉及民宿有僻静、农村、儿童、萌宠、绘本元素等不同风格。透过公司营运与民宿运作,长期







































盖百霖遮盖液
白癜风可以植皮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jb/2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