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好书分享匹配部编版二上第1单元自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上第1单元

“自然的秘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课文:

《小蝌蚪找妈妈》

《我是什么》

《植物妈妈有办法》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童话故事

这个主题涵盖的文章以科普童话为主,包含动物、植物、自然现象。老师在上课前,可以做如下准备:

1.确定目标

语言学习方面:

识字写字是基础目标;

孩子能判断词语在句子中所承担的功能,从而判断其词性,并理解词义——需要把词性作为线索推断词义,并理解作者使用该词的意图;

能和他人有效地沟通

独立阅读故事,通过封面了解书名、作者及出版社信息

理解文本,并能从文本中获取关键信息

能感受并主动选择美的文字

认知方面:

能基于文本信息思考后自主提问,用批判性思维阅读文本信息

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体型特征

了解水相关的知识,如水的循环,水的不同形式,水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了解植物种子的传播

和数学结合学习,例如关于青蛙的形体特征,就可以结合乘法唱绕口令“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学习表内乘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对动物、植物的更多了解,增进人与自然的亲近,对我们所处的环境产生更多的联结

对通过阅读所获取到的信息以及客观世界中的现象始终保有好奇心

2.制定计划,准备环境与材料

我们希望孩子对青蛙、对水、对植物感兴趣。但是,老师,你们自己感兴趣吗?你们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知识储备是否充分?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们需要准备大量相关的书籍、影像资源及其他材料,可以先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环境准备上,老师可以:

把与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来放在教室的图书角,以便孩子随手可得。

同时,也可以准备青蛙、水、植物相关的照片和字卡,一一对应贴在读写区。

老师也可以准备一些玩水的材料放在教室,这样方便孩子结合阅读获得玩水的体验。

......

老师为孩子准备的环境越丰富、充分,孩子越能从环境中获取到学习的动力,亦能产生更多学习的机会。所谓环境,是指真正与孩子当下的学习相关的布置。

以下就是老师们和孩子一起学习“自然的秘密”主题时可用的好书,老师们可以通读后按需选择,在合适的时机使用。

匹配《小蝌蚪找妈妈》

连环画出版社出版,鲁兵作文,陈秋草作图的这版《小蝌蚪找妈妈》,不管是文字,还是书中的图画,都是非常优质的,是蒲公英从众多版本中精选出来最适合的版本。

这是一个锻炼批判性思维的好时机。建议老师可以在早读时为孩子们朗读这本书,请孩子们自己比较这个版本和教材的故事,说说两个版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更喜欢哪个版本及原因。也可以请孩子们读过2个版本后自由提问。

如:小蝌蚪为什么会想到找妈妈?

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周期到底需要多久?

......

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用图书馆中的电影资源,和孩子们一起观看电影。

黑色小粒粒的东西会变身为小蝌蚪!池塘里可见的青蛙是怎样从卵变为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

这是一本来自日本的著名生物摄影专家献给孩子们的蝌蚪摄影绘本集,摄影师们经过长期的实地跟踪拍摄,用分镜头写真大画面的形式淋漓尽致的展示了蝌蚪的整个生长过程。

那些栩栩如生的大画面写真图片生动而细致到令人感动。摄影师们或微观近拍、或宏观远景,用独特的视角收藏了小蝌蚪们生长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生命独特而非凡的闪光点被一一收录。

这本书可以在学习课文之前朗读给孩子听,或由孩子在学习课文之前阅读。孩子对蝌蚪的事实了解越多,越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这本书可以说是青蛙以第一人称做的全方位自述了。作者在讲述青蛙的故事时,语言中带有青蛙浓厚的性格特点和它的拟人肢体语言,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科普体验!在青蛙自己的世界里,你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学到很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包括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知识小贴士和周边其他动物的特点等。

《深夜惊奇音乐会》的作者是松冈达英。书中以主角绿树蛙如何繁衍后代为线索,揭示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动物界彼此赖以生存的关系。

蝌蚪变成小青蛙,以及之后的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比如蛇、老鹰。故事当中,它们会怎么应对呢?

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喜欢大晴天。对于青蛙来说,下雨天才是好天气。下雨天的青蛙会怎么来使用手中的伞呢?青蛙又会如何享受属于它的好天气呢?翻开书就知道啦!

匹配《我是什么》

这本书主要讲述水的循环过程:从水蒸气、云、雨、雪、冰,到河流、湖泊和海洋。

天上的云彩有很多种表情,有时候露出胖胖的脸颊,有时候眨起大大的眼睛。云彩是由许多纯净的小水滴组成的,它们变成雨、冰雹或者雪又重新落回到地球上。小水滴又要开始新旅程了,它们旅行的终点将是大大的海洋。

作者奥特马尔·格瑞斯曼,是德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家。他善用色彩和石版画,技法高超,画风深受儿童和家长们的喜爱。

这是一套来自意大利的科普图画书。水先生住在大海里,为了去寻找好友,在太阳的照耀下变成了云朵,被风吹到了各地,冬天又凝结成了雪花,春天在太阳的帮助下又融化成了水,随溪流开始了重新寻找好友的旅程。

在这过程中水先生帮大家转动水车,浇灌了菜地,又被水管吸进去,成了生活中的用水,终于在厨房里见到了它的好友一家。

更妙的是,书的最后还附带3个小实验做法,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水的实验。

这本书同样也是讲水的循环,孩子们可以通过阅读基本不同的介绍水循环的书,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神奇校车》系列不仅孩子爱看,老师也会爱上哦!书中的卷毛老师有很多和孩子一同学习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的生活依赖于水,那么,水是怎么来到我们的生活中,又是怎样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呢?《河川》用灵动优美的语言告诉了我们。老师在和孩子一起学习动词时,就可以用上这本书。

做饭、洗衣、泡澡、喝水、浇花……我们每天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用掉许多自来水。

自来水从哪儿来?

谁在给城市提供健康卫生的水?

水是怎样流到我们家里的?

我们冲马桶的水最后去了哪里?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水用?

带着这些问题,作者带领我们走进自来水厂、法国环境保护中心、水塔、下水道、瓶装水车间、污水处理站,还沿着河的源头顺流而下,直到入海口……

拍摄到珍贵的实景照片,采访了优秀的工人和学者代表,用简单有趣的语言,和精炼的篇幅,给我们展示了自来水的来龙去脉。

空气和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物质:空气环绕在我们身边,水以雨雪冰霜、江河湖海的形式出现在人们周围,平时我们拧开水龙头它就从水管中流淌出来。没有这两种物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可能存在。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植物也要呼吸吗?树木怎样获取水分?风筝为什么能飞起来?……

通过这些问题,雷纳·克鲁门勒博士为读者们介绍了这两种地球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的特性,讲述了风、云、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以及人类是如何利用空气和水获得了能量。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净化污水的方法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这是一本用照片展示雪花秘密的自然科学绘本。雪花,是北方的冬天很常见的东西。但是,我们也许很多次看到过雪花,却很少能看到它们最美、最真实的模样。

这本书不仅通过照片展示出雪花各种各样的形态,还揭示出雪花形成的原因、雪花变化的过程等,而且,还给孩子提供了观察雪花的最简便的方法,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如果孩子想要做水实验,或者玩水,老师就可以找出这些书,给孩子们一些好玩的建议。

匹配《植物妈妈有办法》

植物的种子通常能传播到很远的地方。种子是怎样旅行的呢?它们也有旅行箱吗?其实,果实就像是种子的旅行箱,果实会保护种子,并且带着种子一起旅行。我敢打赌没人想过,当我们吃掉桃子、樱桃、香蕉或蓝莓时,其实是在吃掉旅行箱——种子的旅行箱。

这本关于种子和果实的趣味认知图谱,让孩子爱上大大小小的“种子旅客”和千奇百怪的“果实旅行箱”。

我们常常会在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发现植物的影子,比如在石墙的缝隙里、高高的房顶上、广场的角落里……植物没有脚,也没有交通工具,它们究竟是怎样到达这些地方的呢?

在这本书里,作者安妮·默勒向我们介绍了植物的种种“旅行”手段,例如老鹤草的“小勺子”、田蓟的“小伞”、草莓的匍匐茎……

种种奇妙的方法,让人大开眼界。作者在书中大量运用拼贴手法,使得画面既充满艺术感,又深具真实感,让读者在了解知识的同时,获得非同寻常的艺术享受。

蚂蚁和紫花地丁有什么关系?原来,紫花地丁能开在墙缝,开在更远的地方,是有蚂蚁的帮忙啊。

昆虫与植物的互惠,这也是种子的旅行方式之一啦。

秋天来了,大风把种子们高高地扬起来,带到远方。在这些种子中间,有一粒特别细小,比别的所有种子都小。这粒小种子能跟上别的种子呢?这些种子又会被带去哪里呢?

作者艾瑞·卡尔借由许多小种子乘风离开果荚,直到落地生根、开花的旅程,以简单的文字,明朗的图画,清楚地呈现生命之息息相关、延续不易。

配合“口语交际”使用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孩子们在主题学习之初就可以自主阅读这些动物相关的书,这样在口语交际时就会有话可说。

配合“快乐读书吧”使用

教材中推荐阅读的《青蛙与蟾蜍》,图书馆里的这个版本的翻译语言优美,孩子们进馆就可以阅读啦!

孩子蒲公英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武汉白癜风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jb/26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