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有美丽的雪山草地、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漫山遍野的牦牛;也有高寒的恶劣气候、缺氧的艰苦环境......
近年来,为响应绵阳市对口帮扶红原县的号召,梓潼县派出多名党政干部、专业人才前往红原,助力红原发展。梓潼干部的红原情由此生根~~~~
多年来,梓潼援藏干部致力于红原县推动该县脱贫攻坚、医疗卫生、旅游发展、广电宣传等领域,为红原县贡献了自己的光和热,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挥洒了青春和汗水~~~~
县城全景
接下来让小文带您一堵他们的风采吧~~~~
梓潼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总编辑,挂职红原县广播电视台总编辑。
一年了,我已经习惯于在海拔米以上的高原奔忙,习惯于从“哦呀、卡卓、尕真切”开始,一字一句与牧民交流,规范做好新闻报道采、编、制、播流程,创新节目形式,提高传播率。一年来,我向上争取资金万元,拍摄制作各类专题片20余个,拍摄制作反映绵阳市对口帮扶红原县的专题片《情结红原》受到各级干部群众好评,并被康巴卫视、阿坝电视台采用,采写的《从“输血援助”到“造血帮扶”》被绵阳日报头版头条采用,采写的各类援建信息被省、市、州采用40余条。
李海峰梓潼县文明办副主任,挂职红原县文明办副主任。
“我没有给绵阳人丢脸,我没有辜负万父老乡亲的殷殷嘱托,‘克服困难,奋力创建’,我做到了”,这是我想对家乡父老说的一句话。红原顺利通过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的明查考核测评那份喜悦至今让我激动万分、家人殷切的期盼至今让我心存愧疚、高寒缺氧的艰辛至今让我备受困扰.....无论酸甜、还是苦辣,红原的磨砺让我一生无悔。
谭辉梓潼县环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挂职红原县环境资源保护中心副主任。
主要负责环境执法,环境监测,污染控制,环境评价,生态保护等工作。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红原的生态环境。我秉承这样的理念开展工作。帮扶工作一年来,给当地干部群众上环保课30余堂,经常深入牧民聚居点指导饮用水源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指导企业冶污,为红原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尽一份力量。
封卫兵梓潼县东石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挂职红原县刷经寺镇党委副书记。
我工作的刷经寺镇海拔米,是红原县唯一农业镇,全镇以种植高原秋淡陆地无公害莴笋为主,种植面积为亩。利用援藏这次工作机会,我把原单位的一些工作理念和方法带到受援单位,比如:工作的时限性、工作的痕迹管理等;配合绵阳市农科院搞好老康猫村的莴笋对比试验,在保证生态种植前提下,不断提高产量。认真做好脱贫攻坚、河长制等工作,特别是软件资料整理,有空就下村和群众交流,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教育引导群众互相帮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群众喜欢的援藏干部。
赵仕义梓潼县宝石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挂职红原县扶贫和移民局副局长。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加班加点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但我毫无怨言。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及时总结,提炼经验,通过学习、调研,撰写各类信息80余篇、调研报告12篇,将“红原经验”适时地宣传出去。作为儿子,我是有愧的,年9月下旬,父亲因车祸报危住院,但正直迎接省州脱贫攻坚检查,直到国庆节才赶回去看望。立下愚公志,做好脱贫事。我始终认为,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下锻炼,是一件幸事,既助人为乐,又增长才干。在红原,我将站在脱贫攻坚的岗位上奉献无悔的年华,踏实工作、默默耕耘。
安达志医院医护人员急诊科护士长,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
时间紧、任务重、人力资源不足、护理技术力量薄医院遇到的现实问题。但我同护士姐妹们迎难而上,迅速制定急诊科护理“二甲”创建工作月、周、日计划,梳理、解析“二甲评审”标准,号召全员动员,分解任务,针对薄弱环节,狠抓急诊科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临床工作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思考、探索今后急诊科护理全面发展的方式、方法,医院及科室工作的多个方面提出20余条意见和建议,有的已得到落实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王菊华医院急重症医学科兼急诊科护士长。
我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护理部主任完善各项管理规范,用《四川省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来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加强全院护理质量管理。带领各科护士长学习评审标准,为医院创建做好准备,今年9月11-13日在“二甲”评审过程中护理工作得到专家高度评价并给与充分的肯定。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发起了“温杯暖人心,助梦藏学子”爱心捐款公益活动。在广大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将“爱心杯”送到了孩子们曲安乡孩子手上。我是一名普通党员,组织安排我来这里工作,为藏区人民的幸福生活尽一份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如果我再献出一些爱心,那么它将让我们的人生经历中有了一段精彩的高原风景。”
许环梓潼县定远乡干部,挂职红原县阿木乡峨扎村第一书记
勤于学习,增进沟通;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勤于锻炼,积累经验初到红原首先做的三件事。熟悉环境和工作后,我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及村里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通过几个月来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峨扎村两年度计划和发展规划,有力推动了峨扎村的发展。
胡文益红原美景
援藏干部带着光荣的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怀着初心为红原发展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不负梓潼乡亲父老的重托。红原,人美景亦美,接下来,小文再带文友们欣赏下红原美景~~~~
这里,由敬爱的周总理亲自命名
“红原—红军走过的大草原”红原——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县,由敬爱的周总理亲自命名。
幅员面积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米以上,是“中华水塔”、“江河源”、“生态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和上游重要的生态水源涵养地。
■■■■■月亮湾景区—如梦如诗的水韵草原1月亮湾景区位于红原县安曲镇下哈拉玛村,距离红原县城3公里,距离红原机场40公里,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个最美观景拍摄点”。
嘎曲河蜿蜒九曲穿越景区,美丽宽广的草原就像块柔软的绿色地毯铺在梦幻的大地上,清澈的河水在草原上划出一道道舒缓优美的弧线,恰似一轮轮新月,“月亮湾”也因此得名。它以其静美闻名于世,是川西北大草原的一颗旅游明珠。拥有迷人的草原风光、藏乡风情,夕阳下的月亮湾,金光点点,千转百回,其缠绵悱恻的动人传说更为其增添了浪漫的人文色彩。湿地草原、蜿蜒河流、帐房牛羊、野鹤草鹿以及如梦如幻的美景让这里成了自驾游客的天堂。
2俄么塘花海——中国最美草原花海
俄么塘花海景区位于红原县壤口乡境内,距离红原县城73公里,距离红原机场25公里。
每年6月上旬至8月上旬,3万多亩的俄么塘草原,成了一片花的海洋,五彩斑斓、漫山遍野、一望无际。
景区有各种颜色的花朵,黄的鲜艳、紫的浪漫、白的纯洁、红的烂漫、蓝的深邃……漫山遍野,一望无际,是淋漓尽致的色彩世界。湛蓝的天空,高耸入云的雪峰,空旷的草原,浩瀚的花海,相互辉映,融为一体,让人心驰神往,花海规模之大、密度之高、品种之多,均为高原草原地区所罕见,被广大游客称为“中国最美草原花海”。
在花海深处的高山上,有神秘美丽、被藏族牧民视为“圣湖”的措琼海,面积约为公顷,还有俄比俄尔玛等20处人迹罕至的高山海子群,是骑马探险、攀岩穿越等特种旅游的极佳去处。
3日干乔景区——篆刻在大沼泽里的长征史诗
日干乔大沼泽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最秀美的高原湿地,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海拔——米。
红军长征走过的沼泽—日干乔大沼泽
80多年前,在这片苍茫无边的水草地上,一支衣衫褴褛柱着拐杖的队伍在艰难地前行。
《红军过草地》剧照
高原寒、炊断粮,饥饿、疲劳、烈日、狂风和暴雨折磨着他们孱弱的身体,无数英灵化作了美丽的鲜花,永久的盛开在这片广袤的草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七根火柴》、《金色的鱼钩》和“红军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高原沼泽湿地
这片茫茫沼泽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红军的足迹,书写了万里长征中最为悲壮的一段史诗,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电视剧《长征》的外景拍摄地。
红原县瓦切镇塔林日出牟静洪摄
4瓦切塔林——中国最大的经幡林
瓦切塔林(班钦曲库经幡林),位于红原县瓦切镇嘎曲河畔,为十世班禅大师颂经弘法宝地。该地河水天然蜿蜒,自成日月之形,在藏传佛教中极为殊胜。
瓦切塔林之月夜
为纪念班禅大师弘法利生的无量功德,上世纪80年代,当地藏族同胞自发筹资修建了81座佛塔,形成了最初的瓦切塔林。
瓦切塔
后来,又陆续有村民在此修建佛塔,并在塔林周围拉起一幢幢圣洁的经幡,最终形成了今天这个规模的瓦切塔林(班钦曲库经幡林)景区。
在这里,您不仅可以欣赏到造型各异的佛塔,还能在中国最大的经幡林中涤荡心灵、升华灵魂。
▲瓦切塔林(班钦曲库经幡林)景区
5达格则景区——嘎曲河源头的神山圣境
达格则自然生态及宗教文化旅游区位于红原县南部的江茸乡茸日玛村,地处草原和高山峡谷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多姿多样,达格则寺庙、达格则神山、高山湖泊、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彩林、嘎曲河源头、雪岭、万亩杜鹃林等融为一体,自然生态良好,可谓藏于红原深闺的神山仙境。
▲达格则
时值九月,红原又到了下雪的季节
农历九月初三,一场大雪悄然而至,大地一片苍茫、银装素裹,美腻了~~~
雪的世界
站在临冬的风中,感受到冬天的肃穆,遥望,枝头叶已稀疏零落,鸟儿安静的站立在枝头,在雪的风景里细数流年。只有一些细碎的阳光,斑斑驳驳地投射在四周,仿佛寂寥的心附上一点点华丽的色彩。
结语
“缺氧不缺精神,瘦身不降标准”这就是梓潼援藏干部。选择了援藏就意味意味着选择了奉献、选择了责任。小文坚信,梓潼干部的红原情必将延续,他们的无私奉献必将在红原这片雪域高原上留下无悔的印记。
亲爱的文友:如果您有什么好的点子,欢迎加入我们群聊并投稿邮箱:
qq.北京那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女性白癜风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