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半亩方塘一鉴开紫苑博物活水

可知道在北校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个地方

承载着新的希望,在北校默默成长

如今,终于再次华丽现身,和更多的观众见面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

紫苑博物园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紫苑博物园在于年8月开工建设,同年12月开园试运行。设置传统农业耕种区、现代无土栽培体验区、热带植物生态种植区、药用植物、攀爬植物、多肉植物、芳香植物园区以及校园气象站。

紫苑博物园(行政楼顶部)全景航拍图摄于年12月

它是深高这座紫色城堡畔留于北校的一方绿地,也是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等所作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分类等博物学研究的乐土,它更是师生们体验农耕、进行科学探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的半亩方塘。

年3月31日,深高(集团)邵爱国校长、黄洁副校长为紫苑博物园揭牌,深高(集团)校办李代晓主任参加揭牌仪式,北校区初中部教学处陈文主任主持揭牌仪式。

春耕正当时,深高(集团)邵爱国校长与同学们一起种下一颗无花果树。

深高(集团)黄洁副校长、深高(集团)校办李代晓主任与同学们一起种下超级大南瓜苗。

同学们为邵校和现场的老师们介绍紫苑博物园的植物朋友,如数家珍。在这小小的紫苑有来自仙湖植物园育种的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中华水韭、有趣的芳香植物薄荷、碰碰香、药用植物蒜香藤、板蓝根,可爱的景天科植物落地生根……

滑动

看图

紫苑的菜果园,芝麻、黄豆、韭菜、玉米、辣椒……茁壮成长。邵爱国校长、黄洁副校长和同学们一起采摘无土栽培的番茄。户外水培智能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动态监测营养液EC值、液位,实现全自动智能配液、智能供液、智能补水。

滑动

看图

紫苑不是一天建成的

早在年深高北校区建成之初,科技创新项目组的教师团队为学生教授农耕、自然笔记、植物辨认等体验,植物生长日志、校园气象站等探究课,无土栽培、无性繁殖技术、水质检测与改善等主题研究课。开展“我的天气日历”、“花园共建”“屋顶设计”等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通过“观察、思考、设计、体验、艺术创作、分享讨论”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和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工程、技术、数学与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多元化素养的发展。

01

紫苑博物园的过去与现在

舌尖上的紫苑融合二十四节气的农耕课

时间轴

年4月,植树节遇上科技节。

每个班级跟随着科学和生物老师都来到紫苑增丁。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年3月,正值春分,曾鹤帆与欧晓云老师带同学们来到校紫苑种植西瓜。7月西瓜成熟了,孩子们品尝到了自己亲手种植出来的西瓜。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年9月19日,台风“山竹“离开的第二天。虽然外面日头很烈,但是学生像离笼的鸟儿一样兴奋,同学们第一次接触了农耕种植玉米的过程。

每个学生都有两株自己的玉米苗,还亲手给它们浇了水,并挂上了姓名牌,默念:小玉米,你快快长,等着两个月以后成熟了,我要把你带给亲爱的爸爸妈妈当礼物!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年的3月,刘粉娜和欧晓云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了紫苑的种植辣椒苗。持续2个月记录生长日志。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年1月,庄国郑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在紫苑除草。扦插水培芹菜、铜钱草、薄荷。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自然智力整合科学课的学科教学

时间轴

年12月,吴珩老师带领二年级的同学们在紫苑进行土壤采样,并通过制作成装片,观察土壤中的微生物。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年1月,科学课上,方乔、吴珩、刘粉娜老师带领二、三年级的同学们在校园楼顶池塘里取水样,才菜地里采集薄荷叶,用显微镜观察薄荷叶片的细胞结构以及池塘水中的微生物。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年3月,吴珩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校园楼顶上采摘香菜,制作香菜叶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年3月,吴珩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酵素制作,沈甜甜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生物堆肥的方法。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年12月,沈甜甜及科学组老师带领着同学们进行植物辨认,开展校园植物调查。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年11月,校园气象站启动使用。

跨学科PBL项目式学习、小课题研究

时间轴

年,沈甜甜老师带领学生研究校园智能生态模型。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年10月,沈甜甜、方乔、刘粉娜老师晨起6点,迎着初升的太阳,和同学们一起在紫苑寻找校园鸟类的行踪,记录鸟类的声音。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年12月,同学们在曾鹤帆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实地测量评选出升温和保温效果最佳的“太阳能热水器”。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年9月,董君老师带领学生们研究不同基质组合对苦苣苔扦插的影响以及苦苣苔不同部位的扦插成活情况,并进行苦苣苔杂交实验。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年11月,张婷老师带领同学们寻找捕蝇草可以食用的昆虫,同学们选择对吃昆虫以及不吃昆虫的维纳斯捕蝇草长势进行了深度调研。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美的发现自然艺术与文学芳香植物疗愈

时间轴

年,冬至时分,初一年级同学们观察紫苑种植的植物特征,绘制紫苑冬至自然笔记。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年,同学们为紫苑植物安置了废旧回收的艺术轮胎作为栽培盆

年,同学们在紫苑楼顶学习微景观拍摄。

年,同学们DIY属于自己的农耕草帽。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年3月,庄国郑、沈甜甜老师带领同学们采摘薄荷,制作薄荷精油,感受芳香植物浓郁的香气。

******************

点我打印更多照片

02

紫苑硕果

项目名称

奖项

获奖

学生

指导

老师

研究论文《基于深圳本土的智能生态校园设计》

年深圳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董卓凡

刘熠辉

甘书铭

沈甜甜

《生态楼顶Eco-roof》

年环球自然日美国冠军赛金牌

彭翔宇

沈甜甜

《校园楼顶麻雀调查》

DI全国赛获得“探索精神奖”

蒋北辰

王一诺

杨潇涵

汤雅琪

刘涛略

吴琨丞

李婧熙

刘粉娜

方乔

沈甜甜

《校园捕蝇草生长研究》

1.年DI全国赛获得“达芬奇奖”

晋级全球总决赛

2.年深圳市科技创新大赛论文类三等奖

张沛琦

陈绎明

王泽铭

王奕翔

孙骋宇

黄新晨

陈俪心

张婷

李娜

沈甜甜

《中华蜜蜂的保育和研究》

1.环球自然日全球总决赛银牌

2.深圳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张睿涵

叶宁湉

沈甜甜

庄国郑

年9月1日,深高北校区以过去在生态与环境教育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做出的成绩成功申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实验学校。

TNC大自然保护协会最美屋顶评选深高北科创组获“最美屋顶”。

03

紫苑的未来

紫苑的学术专家团队支援

年至今,科学教师团队参与TNC大自然保护协会E-STEAM专家团研发的“可食花园”、“城市与水”PBL项目。

年10月10日,工程中期,中科院仙湖植物园知名的植物学家张寿洲教授、苔藓专家张力教授、以及张卫哲、史正军、雷丽江等五位专家与科创组教师共同研讨如何共建适合中小学课程的紫苑植物学科普课程。紫苑博物园未来也将成为仙湖植物园科普实践基地。

滑动

看图

深高(集团)北校区目前除了行政楼顶作为紫苑博物园的空间,未来还有小学、初中楼顶均将建成为紫苑博物园的第二、三教育空间。

紫苑初中楼顶规划图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都是知识的主要来源。”

——教育家陈鹤琴

我们希望于未来博物课程除了在自然科学学习和研究领域还能在劳动教育、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教育中也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未来的紫苑博物园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自然与社交互动的户外学习平台,也能为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素养作出重要贡献,五育并举。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紫苑来

文字:沈甜甜科创组

图片:陈泓羽科创组

排版:罗宇宁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平台--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js/66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