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全科阅读课程跟着种子去旅行

[url=http://m.39.net/pf/a_4790864.html]怎样判断得白癫疯[/url]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字与精美图片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初步了解植物不同传播方式,产生探索植物种子的兴趣。

3.让学生明白绘本阅读要细心观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对科普读物的浓厚兴趣。

4.通过老师的指导,学会制定个人阅读计划并自由阅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其享受阅读的乐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并学会制定阅读计划。

难点:在绘本阅读中了解植物旅行的不同方法,产生探索植物种子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电子版《一粒种子的旅行》

教学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跟平常我们看的书有点儿不一样,谁发现了哪里不一样呢?(它有图有文字,是一本绘本,也称为图画书。)

1.欣赏封面,获取信息

当拿到一本书时,我们要先从这本书的封面开始看起,因为封面里往往会藏着许多小秘密。这就是今天绘本的封面,你能从中获取哪些小秘密呢?

预设:书名:《一粒种子的旅行》;作者:安妮?默勒文·图;王乾坤翻译;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看到了这么多的文字信息,再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呢?

预设:有两株植物,高的那株叫凤仙花,矮的那株叫老鹤草。有盛开的鲜艳的花朵,也有花谢后结成的种子;有蜜蜂在采花蜜,也有蚂蚱在休息。还有很多种子飘洒在半空中。

师总结:你们真是一群善于发现的孩子,从封面上就可以获得如此多的信息,看一本书,就要从封面看起,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书名或作者。

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看书先从封面看起,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师生交流,融入绘本

(1)同学们,当我们要去公园、游乐园时,我们可以怎样去呢?

预设: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

(2)那如果我们想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旅行呢?

预设:乘坐火车、汽车、飞机......

3.猜猜内容,激发兴趣

我们发现的这些是人类出行的方法,植物也有它们独特的出行方式。比如在石头缝里、广场的角落里、河边、小路旁或是高高的房顶,我们经常会看到有树木和小草。它们究竟是怎样到达这些地方的呢?难道它们有隐形的翅膀或隐形的脚?难道它们也会像我们人类一样旅行,也可以漂洋过海、翻山越岭?

同学们,要想揭开这个秘密,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粒种子的旅行》,寻找答案吧?

激趣是课外阅读的前提条件和首要目标,对于科普读物尤为重要。利用绘本的引言对学生进行层层递进的提问,让孩子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萌发了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猜读学习,步步生疑

1.植物是从什么开始生长的?是怎样生长的呢?

2.谁在为植物传播花粉?

3.花谢以后,会长出什么呢?

预设:花谢以后,这些植物会长出含有种子的果实。这些种子又掉落到地上,长成新的植物。

4.植物想要旅行靠的是什么方法?还记得上学期语文课上学的《植物妈妈有办法》吗?请大家回忆一下!(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自由回答,教师随机利用PPT呈现相关画面。)

预设:蒲公英靠风、苍耳靠动物、豌豆靠弹力.....

结合学生所学课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旅行靠的是种子,唤起已有知识,激起学生阅读的自信心。

(三)片段激趣,指导方法

让我们一起跟着种子去旅行吧!(默读)

1.第一站:边读边思考:文中的植物是靠什么方法旅行的?

(提醒:默读是不出声地读。)

预设1:凤仙花的种子旅行的方法是把种子抛到空中。

预设2:老鹤草的种子也是用这种方法旅行。

出示文本:有些植物植物根本不需要汽车和飞机。它们想出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旅行方法:等种子成熟以后,把种子抛到空中。

师:你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会看文字是我们阅读的第一个重要法宝。

2.今天绘本里面来了两位“新朋友”:蒴果、投掷器,以前不认识它们,那你打算怎么认识它们一起做朋友呢?

预设:看文中的图片,加上自己的想象。

师:你的小眼睛可真亮,有自己的阅读方法。绘本中的图画很重要,看图画是我们阅读的第二个法宝。

3.找一找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吧!

预设1:因此,凤仙花也被称为“别摸我”。

预设2:老鹤草的种子躺在像勺子一样的小架子上。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呢?

安妮·默勒阿姨很用心,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方法来写,使科普绘本看起来不枯燥乏味,精彩极了!

4.阅读方法指导:图画虽是静止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图画展开自己大胆的想象,把整个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中放映,这样就能理解这些科学小知识了。

师总结:当我们阅读科学绘本时,文字很重要,但很多东西有时从文字上不好理解,细心的安妮·默勒阿姨为我们配上了许多精美的图画,我们可以通过一幅幅图画,展开自己的想象,理解文字的意思。

5.除了文中介绍的凤仙花、老鹤草外,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是用这种方法旅行的呢?

预设:豌豆。

师:《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中的豌豆妈妈就是用这种方法让她的孩子们去旅行的。杨老师课下通过查阅资料还知道芝麻和喷瓜也是这样旅行的。

师总结:俗话说“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举一反三,这样我们才会得到更多的知识。

学习默读,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策略。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起来,并教育孩子要善于观察。

6.课堂小结:

第一站旅行结束!让我们一起来总结阅读方法:

(四)制定计划,自由阅读

今天杨老师带领大家跟随种子进行了第一站的旅行,还有两站需要大家课下自己去旅行,为了确保我们的旅行愉快,让我们一起来制定读书计划吧!

1.每天坚持读书20-30分钟,利用钉钉进行打卡。

2.制作读书记录卡

你们可以根据老师的阅读记录卡进行记录,也可以创意的设计一张自己专属的阅读记录卡。

(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旅行方式进行记录)

3.创作一幅自己熟悉的种子成长过程或传播方式的作品。

4.举行读书交流分享会,展示读书记录卡和优秀作品。

5.阅读推荐:安妮·默勒《世界上最最温暖的家》。

同学们,让我们像书中的小种子一样,感受书中那个美好、神奇的世界!最后,请欣赏儿歌《奇妙的种子》,感受种子的快乐之旅吧!

作者简介

杨静

高青县长江路小学科学教师

编辑:杨静

审核:张琳

终审:郑纪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pz/4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