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作家诗人专栏向卫华古阳河鱼趣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古阳河鱼趣

向卫华

古阳河成“S”形从我的故乡树栖柯寨前绕过。

记得小时候,古阳河水清澈,鱼虾成群,什么花爬爬、镰把刀、黄刺骨、沙干秋、肥坨坨、游鱼儿、红翅膀、白条子、阳膏鱼、石蓝鱼、水爬虫、砸口包、鲫壳子、桃花虫、螃蟹、泥鳅、鳝鱼……就连团鱼、鳜鱼、鲤鱼、青鱼、草鱼等都有,可谓是鱼虾的乐园。

快乐的童年像雨后的彩虹一般,缤纷绚丽。每到夏天的时候,我们一拨小孩子就下河捕鱼捞虾,古阳河也就成了我们的鱼虾供应站。那时,寨人有“要吃鱼,去捡鱼”的说法,把“翻鱼”“掏鱼”“摸鱼”“钓鱼”“闹鱼”“砸鱼”等都说成了“捡鱼”,就像到河里捡麂子岩那样容易,足见当时河里鱼多的不得了。

翻鱼

我喜欢翻鱼。鱼有逆水而上的习性,爱抢上水,也就是喜欢冲急流水,逆流而上,因此哪儿的滩最急,哪儿的鱼就一定多。这是我小时候翻鱼翻出的经验。

俗话说:“过了谷雨,鱼虾奔滩。”谷雨一过,鱼虾就成群结队,耀武扬威地跑到河滩上,你挤我拥,你推我搡,你戏我闹,你蹦我跳,把河水弄得哗哗直响……逗得我们这些小孩子心痒痒的,手痒痒的,脚痒痒的。于是一人呼:“翻鱼去啰!”百人应:“翻鱼去啰!”我们便拿起鱼篓、木盆、木桶等来到杨家湾的河滩翻鱼。这儿是个长河滩,足有三百多米长,河面又宽,有十多米宽,水流湍急。

“溪水响动,鱼儿活动;溪水流动,鱼儿欢动。”站在河滩上,只见水里的各种鱼噼里啪啦地乱跳,砸得水面啪啪直响;有的竟然跳到了岸上,蹦了几下,又跳到水里去了。真是翻鱼的好地方啊!

于是,我们挽起衣袖裤脚,下水后,便把十几个篓安在一排,篓口朝下,口边放几个石头作为伪装,然后从下游翻起。我们一字儿排开,弯下腰身,手脚并用,一会儿用手捡石头,一会儿用脚刨砂子,把水里的鱼闹的、赶得、撵得晕头转向,到处乱蹿、乱钻、乱飙。等我们翻到篓口的时候,按事先约好的,我们一齐大声喊道:“一、二、三——一排起!”便各自提起自己的鱼篓。哇,好家火!鱼篓沉甸甸的,半篓子的鱼在篓底蹦跳着。我们上岸后将鱼倒进盆里或桶里,又接着下河翻鱼。

翻鱼没有赶鱼过瘾,有时候我们拿鱼网和竹竿去河里赶鱼。我们将鱼网拦在浅水潭里,然后拿起竹杆,左一杆子、右一杆子地从下游赶起,竹杆打在水面上,“叭叭”的响,溅起一排排的水花。水里的红翅膀、白条子就稀里哗啦地往上游蹿,水面上翻起一层层涟漪。作为水中的精灵的鱼,此时哪知前面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鱼撞网后,拼命地弹,好挣脱逃命,有时候扛网还真的被鱼挣破了,出现一个手指娘那么大的口子,这大概就是成语“鱼死网破”的来历。不用两个小时,我们每人就得了半桶子鱼。

翻鱼当中最有趣的是遍岔。我们从家里拿来木板、锄头、撮箕,又从田里搬来几捆稻草。我们用锄头挖好一条小水沟,将水引到一边去;然后用木板将河滩拦断;为了防止漏水,我们又用沙子和稻草将缝隙堵塞。于是河滩干了,滩上的鱼虾活蹦乱跳起来,有的竟跳起一尺多高,有的还直接跳到了岸上,在那里弹来弹去。我们将鱼一条条的捉进桶里,搞的我们手慌脚乱。

掏鱼

所谓“掏鱼”,就是将手臂伸进水下的鱼洞中,然后直接用手把鱼掏出来。

掏鱼洞是我的拿手好戏,那是“鼎罐里取荞粑粑——现成的”,因为手伸进鱼洞时已经将洞口堵住了,鱼就没有了去路,如此可谓是“瓮中捉鳖”。

大鱼一般都藏在岩洞里,就像皇帝老儿一样爱呆在深宫里。因此想吃大鱼,就得掏鱼洞。这里的“掏”可不是黑灯瞎火地乱掏,而是事先寻找到鱼洞,不过那里有鱼洞,洞里有没有鱼,看一眼就知道,而且一看一个准。这主要通过看水面上有没有翻出细细的水泡加以判断,一般见水里有断断续续的细水泡往外翻,那里就有鱼。

掏鱼洞最怕的就是遇到蛇,好在藏在鱼洞里的蛇大都是没有毒性的水蛇。记得初次掏鱼洞时,心里很害怕。我整个身子浸在水里,只露出个脑袋,然后双手沿着石壁摸去。摸到洞口时,我又惊又喜,喜的是可能洞里有鱼,惊的是万一洞里有蛇怎么办?可是看见一个个小伙伴从洞里掏出一条条大鱼来,心里羡慕死了,于是就给自己壮胆。我把手伸进去,碰到了一条鱼,将鱼往洞底摁去,便掐住鱼的喉鳃,掏出来,举在头上,向小伙伴炫耀:“看,半斤大的阳膏鱼!”

有一次,我潜入水中,把手深进鱼洞,摸到一团软绵绵的东西,我以为是一条大鱼,便使劲地往外拉,当将它拉出水面时,天啊!原来是一条大水蛇,足有两尺多长。我赶紧双脚闹水,左手划水,右手掐着水蛇的七寸,在空中舞了几圈,朝远处摔去,然后几个猛子,又打洋球、又乘翻天亮,爬上了岸,躺在草地上,心里“嗵嗵”的跳,半天喘不过气来。

掏鱼洞最大的收获是掏阳膏鱼洞。阳膏鱼喜欢躲在洞里,并且好群居,据说与水蛇交尾后而产卵。有一次,我到水波潭掏鱼洞,在后坎发现一个阳膏鱼洞,把手臂全部伸进去才摸到洞底。洞的入口处只有手臂那么大,但洞里却有脸盆那么宽。我把耳朵贴在岩壁上,听到里面“轰隆”“轰隆”的响,我知道这是一个大阳膏鱼洞,心里美兹兹的,今天该我发财了。

当我把手臂深进去的时候,洞里的阳膏鱼可能感到大难临头了,立即炸开了窝,乱窜乱戳,我的手被阳膏鱼的刺划得鲜血淋淋,一股血从水里漫出来。此时我哪里还在乎这点代价,忍住疼痛,把阳膏鱼一条条地抓出来。当我右手出来时,为防止阳膏鱼逃跑,赶紧又将左手伸进去,继续掏。就这样,我将洞里的二十多条阳膏鱼全部掏完,一条条有巴掌大,得了满满一鱼篓。

摸鱼

在水底下摸鱼,我也有一套好办法,可谓是摸鱼高手。

鱼排卵时,喜欢藏在石头下面,这时的鱼肥胖,笨重,动作迟缓,这样,鱼就很容易捉了,双手从石头的四周慢慢往中降围,将鱼赶到石头中间,双手一卡,就能把鱼捉住。

摸鱼时,需要合作,如碰到了大石头下面的“鱼洞”,成群的鱼在手边碰来撞去,心里痒痒的,但一个人是没有办法把鱼抓出来的,因为鱼洞是穿的,有的甚至“四通八达”,弄得不好,鱼就逃之夭夭了。这时,我们就合作,许多双小手一起来堵住鱼逃跑的路,然后把鱼一个一个抓出来。

有一次,我们在水塘里摸鱼。水塘里的水齐胸深,上面比较热,下面凉丝丝的。我突然感到脚背被什么钳抓了,痛得我“哎呀”叫了一声,我往水里一看,原来是一只大螃蟹的两只前脚,像两只铁钳似的钳住了我的脚背,血流如注。我赶紧爬上岸,扯了几蓬草药在醉里嚼了几下,贴在伤口上。

血止住后,我又下水摸鱼。我在水里走了几下,突然感到右脚掌一阵痒痒的,像有一只温柔的小手在挠我的脚板心。奇怪,是什么东西?于是我壮起胆子,打了一个闷功,潜入水下,移开右脚,用手去摸脚底,发现挠我脚板心的是一条尾巴,但我一时分不出是蛇的尾巴还是鱼的尾巴,因为除了尾巴露在外面,其余的全部掖在石头底下。

我从水里钻出来,深吸了一口大气,一咬牙又潜入水下,探它过水落石出。我双手紧紧地抓住那条尾巴慢慢往外拉,身子一点点出来了,软软的,滑滑的,有点不像蛇的尾巴,我的胆子大了起来。一招不灵,再换一招。于是,我再次钻出水面。又吸了一口气,第三次潜入水里,继续拉那条尾巴。见鬼,尾巴怎么长?是什么东西?我终于悟醒了,原来是一条大鳝鱼!一条在劫难逃的鳝鱼!此时,它已不再像刚才那样拼命地往石头里钻,而是我不拉它,他就自动往外倒退出来,而且越来越快。我用双手怎么也抓不住它,因为它身上的粘液太多了,就像涂了一层润滑油似的。

眼看到手的财喜就要丢了!于是,我一边用脚死死地踩着鳝鱼,一边钻水面,向伙伴们求救:“快拉啊,我踩着一条大鳝鱼了!”伙伴们一听,赶紧从四面八方游来,有的用篓将我的脚板围住,有的来搬大石头,一个小家伙拿着鱼叉随时准备叉鱼……待一切准备好后,我数道:“一、二、三——!”大家立即一齐潜入水下,围得围鱼篓,搬得搬岩头,终于将那条大鳝鱼撵进了鱼篓子里面。

钓鱼

寨前有几口深潭,绕潭、水波潭、蛤蟆潭……其中绕潭最大也最深。绕潭在杨家湾上方、县武装部农场下方,那时这里有座铁索桥,每遇涨水,寨人到河对岸做工、或者进县城赶集,就得绕路过铁索桥,故得名绕潭。

浅滩上的鱼大都是花爬爬、廉把刀、黄翅骨等,我们称为小鱼儿;而潭中则有红翅膀、白条子、阳膏鱼,甚至团鱼等,我们称为大鱼。要想吃大鱼,除了掏鱼洞外,就是钓。于是,我们在屋后门砍几根竹子做鱼杆,用母亲缝补衣服或拉布鞋底的针做鱼钩,用麻绳子做线,在绳子上系一绺白布条,又到阳沟里挖一些曲善子(即蚯蚓),或到厕所里舀一些蛆做饵料。这些就是钓鱼的工具,不要花一分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钓鱼要选天气,天气晴朗或阴雨天都不行,而是雨前或雨后,但雨前为最佳。这时,天气闷热,水中的溶氧量减少,鱼便纷纷水底泛上来,把头浮出水面,呼吸空气,嘴里不时吞吐着气泡,游来游去,十分活跃,这样水面上的鱼密密麻麻的,黑压压的一片。这时只要把钓鱼竿一甩,鱼很快就会上钩,如此轻易地就能将鱼钓上来,一会儿一条,一会儿一条,全是两三指大的。

“夕阳西下,钓鱼最佳。”有一天昏黄,天气十分闷热,我在绕潭钓鱼。这里水流平缓,水清亮亮的,能看清水中的鱼。我带着斗笠,蹲在潭边的岩板上,鱼竿一摔下去,就钓上来一条鱼。有红翅膀、白条子、阳膏鱼等,不过一个小时,就钓得了大半桶。

“老鼠拖葫芦——大头在后头。”就在我要收竿的时候,一条大鲤鱼从水底慢慢地游了出来,在离水面约一米深的地方寻食,足有两尺多长。惊喜之余,我马上换上一只用大头针做的鱼钩,捏一坨有苞谷子大的饵料,将鱼钩包在里面,然后甩进潭里。

然而鱼也是有耳朵的,在鼻子的两旁,听觉力极强,水又能传声,要想“愿者上钩”不是那么容易的。那鲤鱼很狡猾,在鱼钩边转了又转,就是不咬钩。“蚂蝗听水响,蚊子听巴掌”,一听到什么动静,马上当了“缩头乌龟”,拨转尾巴,潜入深水中间;于是,钩在水里随着水流来回晃动着,饵料也就脱钩了,鲤鱼赶紧张开嘴巴接住,一口就干掉了……

我很耐心,一次又一次换饵料,一次又一次甩钓竿。“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人”,鲤鱼还是抵不住诱惑,张开口,吞进了饵料,我赶紧扯钩,钩住了鲤鱼的腮,有一股血从水中冒出来。这样,鲤鱼还是最后被我俘虏了,竟有五斤多重,晚上便成为我家餐桌上的美味,害得我爹喝醉了酒。

闹鱼

还有一种鱼趣,就是闹鱼。闹鱼一般分为扎孔和闹潭,为“小儿科”,大人不屑一顾。

那时,闹鱼的药料不是农药,而是含有碱性并带药性的草或树叶,如腊连草、鱼腥草、铜钱草、柳树叶等,河滩上遍地都是。闹“死”的鱼没有毒性,可以放心乐场的吃,如果一时吃不完,可以用来做干鱼或做酸鱼。

在闹鱼之前,我们各人从河砍上扯来一大抱这些草或树叶,放在木盆里,用木杵或岩头捣烂、垂碎,杵出或垂出绿色的汁液来,称之为“枯水”,对鱼有极强的杀伤力,是绝好的闹鱼药料。

扎鱼孔时,我们将枯水慢慢倒在孔边,然后拼命地用手往鱼孔里赶枯水,让枯水渗进到鱼洞里的每一个角角落落,鱼吃到枯水后,就像得了神经病一样从鱼洞里颠三倒四地飚出来,到处寻找清水解“药”性;或者被枯水闹晕死了,从洞里流出来。我们便用筲箕撮鱼,用闹兜往鱼。闹鱼潭大致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将枯水往四处赶,把水搅昏,让鱼癫来癫去的,找不到“路”,不知道往哪里钻。“捡”鱼时,手脚要快,不然,“枯水”一散,鱼吃了清水后很快就会清醒过来;或者被闹“死”的鱼吃到了清水后,也会很快地苏醒过来。

当然,还有一种闹鱼是用茶枯闹,称之为“放闹”,属于集体行为,由生产队组织,事前把仓库里的茶枯拿出来,舂成粉末,再倒入盆中开水里发泡,膨胀,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或者是桐油籽、油茶籽灰。然后选一个河滩,将茶枯灰一箩筐一箩筐地往河里倒。放闹一般都选择在晚上,当晚,一寨人都打着火把到河里捡鱼,狠的人可以捡得一咂篮。那时,住在河边头的人都有闹鱼的习俗,我们寨上闹鱼一般从大岩板闹起,“药水”一直可以流到官厅一带。

这种闹鱼一般要持续一个多星期。这时,鱼大都集中在清水潭里,于是,每天我都要拿一根竹条子,到潭里撵鱼,把鱼撵到浅水边。吃了枯水的鱼经过一番撵后,大都已经晕头转向、筋疲力尽了,便翻着肚皮浮在水面上,称之为“翻白”。然后我们就用手捉。有的没有翻白,就与我们打起水仗来,人在水里转过来转过去,撵过去撵过来,弄得一身的水。这样,搞一个上午,身累,但心没有累,提着一大串鱼雄赳赳地凯旋而归。

还有些小鱼儿,如花爬爬、干豆夹等则躲在岸边的岩头下,一翻就是一大窝。翻这些鱼时,就提一个小铁桶。

砸鱼

咂鱼,就是用铁锤猛打水中的岩头,将躲藏在岩头底下的鱼砸晕,浮出水面,然后用手捧或用闹兜往起来,丢进挎在腰间的鱼篓里。这也是蛮有趣味的。

“鸟有鸟道,鱼有鱼道。”石蓝鱼、阳膏鱼等怕光,吃饱后一般爱藏在大岩头下面的岩缝间,当然还有藏在洞里的。由于岩头较大,翻不动;缝隙又很小,手难以伸进去,于是就有了用铁锤“砸鱼”的趣味。

铁锤,我们又叫八瓣锤,是大人们起岩墙等时打岩用的,或在采石场打钢钎用的,约有七八斤重。大人不用时,我们就用来惊鱼。

我们扛着铁锤,挎着鱼篓,来到河里。一路走上去,看到水中有大岩头,就下水,翻起腰杆,有节奏地挥舞双臂,抡起铁锤朝岩头砸去,“当!”“当!”“当!”铁锤在空中划出一个个优美的半圆弧线,落下时咂起阵阵水花。连续砸了十多次后,这时就有鱼从岩底流出来,在水中摆动几下后,就翻白了,漂浮着。我们就放下铁锤,开始双手捧鱼,一捧一条。捧鱼的动作要快,否则鱼一下子就醒了。

有一次,我到大岩板砸鱼。河中尽是农村吃饭桌子那么大的岩头,上下又有几口深潭,因此鱼多,什么鱼都有。我从下游往上游一路砸去,挎在腰间的鱼篓都快要装满了。正准备上岸回家时,我看见一只约有五六斤大的团鱼从潭里爬出来,钻进了一块有过年杀猪用的腰子盆那么大的岩头底下。

于是,我将鱼篓放在岸上,然后抡起铁锤狠狠地砸下去。从这头砸到那头,又从这头砸到那头,如此反复地砸。手臂都砸酸了,可是团鱼却没有被砸出来。怎么办?砸鱼体力消耗相当大,此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是不砸了,或是继续砸下去呢?不砸了,实在是太可惜了,团鱼可是第一美味。继续砸下去,已经又没有力气了,连提铁锤的力气都消耗殆尽了。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团鱼竟然从岩底下爬出来了,动作很慢,一会儿头朝这边爬,一会儿头朝那边爬,显然被砸的晕头转向,找不到东南西北了。这时,我突然来劲了,手脚并用,与团鱼展开最后的殊死搏斗,将团鱼朝岸上赶。突然,水面浮起一股殷红色,一看,我的左脚背背一块尖岩头划了一个寸把长的口子。我哪里还顾得了痛,继续赶团鱼。最终,团鱼被赶了岸,束手就擒……

我挎着鱼篓、提着团鱼、扛着铁锤,满载而归。

此外,还有很多种鱼趣,比如铁叉叉鱼、用手网打鱼、用杆网赶鱼、用竹鞭揪鱼等,可谓五花八门,然而各有各的乐趣,丰富着我儿时的生活。

如今,古阳河的水已经没有儿时那样纯净了,河面上漂浮着污染物,水黑乎乎的、脏兮兮的、油腻腻的,因而鱼也就几乎绝种了,有水不一定有鱼啊。周末在家里闷的慌,偶而也到河里钓鱼,可是半天却还没有钓得一条,纯属是磨人的性子。因此,那种儿时的鱼趣,现在的小孩子是无法体会到的。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不知古阳河何时再成为鱼虾的乐园,也成为我们的乐园?

整理于年11月3日

(图片来源于作者)签约诗人(作家)(排列不分先后,名单正在添加中……)

剑峰(中国作协会员)、何孝清(中国美协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张玉庭(教授,安徽作协会员)、孙永恒(中国书协会员)、吴金火(中国金融作协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协会员)、杨兴明、陈定杭、江山、邓昌盛、天河、罗涛、阿凡、杜向达、罗菲、王火、刘朝荣、舒展、王新葆、曹桂、肖育莲、杨建昭、李永宏、李辉春、王李、向卫华、邱太兵、张春芳、崔春杰、王志海、南枝可依、李静、邹仁龙

《神州文艺》“签约作家(诗人)”招聘启事

“身边的好人好事”散文、诗歌有奖征文活动征稿启事(点击可看)

作者简介:

向卫华,男,年11月出生。现在湖南省古丈县委组织部任职,古丈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神州文艺》“签约作家”。年开始文学创作,创作近万字的文学作品,主编《古丈县地名志》《古丈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等书,总纂第二轮《古丈县志》,出版《古丈史话》《古丈记忆》等书。

支持原创,苹果用机赞赏入口

————————————————————

《神州文艺》征稿启事

主要刊发:诗歌(含散文诗),散文,小说,文艺评论,书画摄影,文艺视频等,开设栏目:新诗雅苑、古风雅赏、散文选刊、小说园地、评论专栏、校园星系、新书资讯等。

投稿要求:

1、作品须为原创。投稿模式:作品题目+作者姓名+作者简介(字)+横拍照片(用附件发送)。作品不愿被修改请注明。

2、来稿1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用稿通知的作者,可以自行处理稿件。请勿一稿多投。投稿: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ohecaoa.com/lcyf/53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