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有一句俗语:“人的痛苦最长是一年,鸟的痛苦是一辈子”。意思是说:如果亲人死去,人伤心的时间很短,鸟却会伤心一辈子。“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但在最近这些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却逐渐变成了一种奢望。今天S君带你把视线转向大自然,看一对黑颈鹤生死相许的爱情来暖暖心吧
故事讲述人:阿拉善SEE三江源项目伙伴——扎西桑俄
故·事
我的家乡在青海省果洛州年宝玉则山南边。那里有一片非常大的湿地,名叫纳让桑。我的亲戚莫饶的家就在湿地边上,他给我讲过一个发生在几十年前他家附近的真实故事。
夏季的时候,纳让桑湿地非常危险,人和牲畜不能进入,一旦走进去就会陷得无影无踪,直到几年之后漂出白骨。于是这里成了黑颈鹤的乐园,每年夏季,会有几百只黑颈鹤聚集在这里繁殖后代。
以前,黑颈鹤每年5月份或者更晚到来。那时候,牧民们已经开始耕田了。人们把用来做肥料的牛粪分成小堆堆在田里。田里纵横排列着肥料堆。
黑颈鹤喜欢田里的肥料堆。牧民们说,它们会看着肥料堆认路。
但是现在,黑颈鹤每年3月份就来了。以前它们10月初离开,现在总是11月份才离开。牧民们说,天气暖和的时间越来越久了。
这些年来,牧民们搬到夏季牧场时候,黑颈鹤已经到了。没有了肥料堆的指引,黑颈鹤迁徙的路线也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因为气候等原因,年保玉则地区的黑颈鹤变少了,现在只有三四十只。
在藏族传统婚姻中,姑娘有时候要嫁到很远的地方去,有的再也不能回家乡。黑颈鹤夏至秋回,南来北归,在牧民家附近生活。人们了解它们的迁徙路线。远处嫁来的姑娘会对着从家乡飞来的黑颈鹤唱起思乡的歌。
黑颈鹤每年刚到的时候是一群群的,之后渐渐两两组建家庭,每个窝里产两个蛋,但通常只能有一只幼鸟存活。
有时,黑颈鹤到来的时间很晚,繁殖的时间就推迟得很晚。小鹤在还没有长大的时候,冬季就到来了。
黑颈鹤父母无法带小鹤一起迁徙,只能把小鹤放在草堆下面,留在当地过冬。
冬天有时风大,会把覆盖小鹤的草刮走。小鹤因此常常被冻死。因此,牧民们看到黑颈鹤来得晚总会担心,他们在冬天到来的时候,就帮助黑颈鹤把草堆用灌木和石头压好,防止大风吹开。
黑颈鹤是藏区三大神鸟(渡鸦、黑颈鹤、喜鹊)之一,一直受到牧民们的特别爱护。孩子们希望自己长大也会像黑颈鹤一样长得好看,长大以后能去很远的地方。牧民们不会伤害黑颈鹤,认为伤害它们会给家庭带来灾祸。所以在当地,黑颈鹤一点都不怕人。
入冬以后,夏牧场附近的湿地会结冰。为了防止自家的牲畜和狗进入湿地,破坏黑颈鹤的窝,牧民们总是在入冬结冰之前搬离夏牧场。以前牧民们为了黑颈鹤,什么都可以牺牲。但现在的年轻人不管这些了,认为自己的牛羊最重要。
黑颈鹤迁徙的时候,会在同一天成群地离开。在离开前一天,它们会搬到牧民家附近过夜。每到迁徙临近,黑颈鹤们会望着天空鸣叫。牧民们知道它们要离开了,老人和孩子常常走出家来看黑颈鹤。这时候,每户牧民都要栓好家里的狗,防止狗跑出来伤害黑颈鹤。
有一年,莫饶家的狗没有拴好,咬伤了一只黑颈鹤妈妈。鹤爸爸赶来保护鹤妈妈,帮它赶走了狗。小鹤则吓跑了。
第二天上午,黑颈鹤群准备迁徙了。受伤的黑颈鹤一家却走不了了,它们望着天空。其他黑颈鹤在天上盘旋着,又落下来,再飞上天空……来回几次之后,最终还是飞走了。
大概到了下午的时候,黑颈鹤一家中的小鹤也飞走了。
鹤妈妈像是不放心小鹤,对着鹤爸爸鸣叫,催它飞走,去追赶小鹤。鹤爸爸犹豫着飞走,又从很远的地方飞回来看它,再飞走,再回来……来回了很多次之后,终于在快要天黑的时候飞走了。受伤的黑颈鹤妈妈独自留下了。
晚上,下雪了。牧民们整晚寻找受伤的黑颈鹤,担心它被狼或狐狸吃掉,可是一无所获。
对飞走的两只黑颈鹤,人们也非常担心。小鹤找到队伍了吗?鹤爸爸找到小鹤了吗?人们议论着。他们念了很多度母经,保佑它们一路平安。
第二天早上,莫饶家的女儿纳吉终于找到了这只黑颈鹤,把它救回了家里。
刚到莫饶家的黑颈鹤一下子掉进了热牛奶锅里,身体伤得更重了。它的羽毛上沾满了油,又滚了一身的灰,原本黑白相间的羽毛成了油腻腻、灰土土的样子。
幸好家附近有一位喇嘛会藏医,给它医治了伤。但它却再也不能飞了。它沾满油污的羽毛也不能御寒了。牧民们用羊毛给它做了一件衣服,晚上把它放在帐篷里和孩子们一起睡。
为了防止它乱走,再被狗咬伤,人们把它拴起来。它只能每天拖着绳子在一小片地上踱步,灰土土的外套裹着身子,样子很落魄。
就这样,它过着一个漫长的冬天……
当春暖花开的时候,牧民们搬家了。人们把它放到牦牛背上的牛粪篓里,一起搬到了夏季牧场。
一天早上,这只受伤后从没有鸣叫过的黑颈鹤,突然不停地望天鸣叫。人们猜测,黑颈鹤群快要来到了,大家跑到帐篷外观望。过了很久,果然有一大群黑颈鹤飞来了。
当鹤群还在空中的时候,有一只黑颈鹤突然像子弹一样落下来,落在这只受伤的黑颈鹤身旁。
人们认出,这就是那只黑颈鹤爸爸。两只鹤把脖子交在一起,鸣叫着,忽然同时倒下,没有了声息。
牧民们远远地望着,可是等了很久都没有动静。等到去看的时候,发现它们已经死去了。
藏族有一句俗语:“人的痛苦最长是一年,鸟的痛苦是一辈子”。意思是说:如果亲人死去,人伤心的时间很短,鸟却会伤心一辈子。
扎西桑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白玉寺的佛学堪布(博士),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创办人及会长。
整理人:周维中外对话北京办公室编辑原文刊于:中外对话
阿拉善SEE三江源项目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区之一。由于人类行为的影响,使得这里的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破坏。
阿拉善SEE基金会自年来至今,通过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以及年保玉则保护协会的合作,我们已共同孵化和支持三江源环保个人及组织的个数达到88家,这些基层环保力量守护的湿地、森林和草原超过5.2万平方公里,带动了超过当地的居民成为加入环保工作中来。我们一直相信当地的农牧民将会是最强有力地一支保护力量。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和我们一起保护三江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