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茎中空,幼枝密生短柔毛。叶对生;密被短柔毛;叶片卵圆形,或长卵形,先端短尖,罕钝圆,基部圆形或近于心形,全缘,两面和边缘均被短柔毛。花成对腋生;花梗密被短柔毛;小苞长约1毫米;花萼短小有残叶及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无臭,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段,干燥。生于山野,也有人工栽培的。
忍冬、银花藤、金银藤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鸳鸯草,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藤,甜藤,二花秧等。
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甘,寒。
归肺,胃经。
清热解毒,疏风通络。
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内服:煎汤,0.~1两;入丸、散或浸酒。外用:煎水熏洗、熬膏贴或研末调敷。
脾胃虚寒者慎服。
1.治四时外感、发热口渴,或兼肢体酸痛者:忍冬藤(带叶或花,干者)50克(鲜者克)。煎汤代茶顿饮。(《泉州本草》)
2.热毒血痢:忍冬藤浓煎饮。(《圣惠方》)
.痈疽发背、肠痈、奶痈、无名肿痛,憎寒壮热,类若伤寒:忍冬草(去梗)、黄芪(去芦)各克,当归60克,甘草(炙)克。上为细末,每服10克,酒一盏半,煎至一盏,若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少顷再进第二服;留渣外敷。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局方》神效托里散)
4.一切痈疽:忍冬藤(生取)克,大甘草节50克。上用水二碗,煎一碗,入无灰好酒一碗。再煎数沸,去滓,分三服,一昼夜用尽,病重昼夜二剂,至大小便通利为度;另用忍冬藤一把烂研,酒少许敷四围。(《外科精要》忍冬酒)
5.诸般肿痛,金刃伤疮,恶疮:金银藤克,吸铁石15克,香油克。熬枯去滓,入黄丹克,待熬至滴水不散,如常摊用。(《乾坤生意秘韫》忍冬膏)
6.恶疮不愈:左缠藤一把。捣烂,入雄黄2.5克,水二升,瓦罐煎之,以纸封七重,穿一孔,待气出,以疮对孔熏之,三时久。大出黄水后,用生肌药取效。亦治轻粉毒痈。(《馀居士选奇方》)
7.治疮久成漏:忍冬草浸酒常服。(《证治要诀》)
8.治风湿性关节炎:忍冬藤50克,稀签草四钱,鸡血藤25克,老鹤草25克,白薇20克,水煎服。(《山东中药》)
9.治毒蕈中毒:鲜金银花嫩茎叶适量,用冷开水洗净,嚼细服下。(《上海常用中草药》)
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编辑:于清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