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经过多公里的长途跋涉,首批赴寻甸横河梁子越冬的黑颈鹤已经抵达。截至11月19日,飞抵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黑颈鹤已达36只,“鹤鸣九皋、声闻于野”的美景又在横河梁子再次重现。
夕阳西下的横河梁子,呈现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重重叠叠的山峦被金光笼罩,折射出不同色彩。每到这个时候,正是黑颈鹤外出觅食的时间。在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草煤塘海子、老秋场、羊塘海子,我们见到了三个不同的黑颈鹤家庭。有的在呼朋引伴,不时发出几声鸣叫,有的在蓬蓬抖抖它们的尾羽和翅膀,做着起飞的准备,有的在闲庭信步,欣赏着周围的美景……它们端庄典雅,从容淡泊,在夕阳的映衬下,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美丽画卷。
黑颈鹤作为唯一生活在高原上的一种鹤类,数量稀少,分布范围狭窄,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而寻甸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作为黑颈鹤在世界上最南端的越冬之地,同时也是昆明市唯一能看到成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地区,早已为这群“高原精灵”的到来做足了准备。
施绍国是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巡护员,每天的这个时间,他都会和同伴带上玉米,来到黑颈鹤经常觅食的地方,进行食物投放。为的就是让黑颈鹤吃饱喝足,来应对寒冷的冬天。
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施绍国:我们每天都是两次巡逻,早上八点出发几乎到中午的十点半回家吃饭,十二点左右又出发,巡逻到下午五点,这两年我们巡护人员三百六十五天都在这个地方巡护,年年的退耕还湿,已经扩大了黑颈鹤的生存空间,这两年在不断的增加,这些动植物在这个地方保护的相当好,在我们心里感到非常的欣慰。
作为世界濒危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黑颈鹤,把寻甸六哨乡横河梁子作为越冬栖息地,是对寻甸生态环境的肯定。近年来,寻甸县通过退耕还湿、陡坡地种草、水系连通、吊洞垭口边坡治理、巡护道路维护、监控系统安装、标牌体系建设、管护人员聘用、社区宣教培训等一系列措施,紧紧抓住生态环境保护这根主线,群策群力,狠抓保护区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实现保护区跨越发展。
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横河管护站站长杨正猛:这几年通过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保护区的管理,年我们在保护区退耕还湿五百三十五亩,今年又投资了到万元,继续搞亩的退耕还湿,今年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又投资了54万搞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的监控系统。
装上了监控体系,可以准确的掌握保护区内生活栖息的鸟类数量、活动轨迹等,据介绍,除了黑颈鹤,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还生存着金雕、白肩雕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翅鸢、白尾鹞、红隼、白腹锦鸡、灰鹤和鵰鸮等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横河管护站站长杨正猛:通过这几年我们对保护区的管理,黑颈鹤的只数逐年稳步增加,去年来了47只,今年到目前为止来了36只,预计今年可能会来到54到55只,通过这几年的管理,我们保护区增加了巡护人员,增加了管理措施,现在我们平时聘用九个护火员,常年对保护区进行巡护,我们还要继续加大退耕还林的力度,加强对保护区巡查力度,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我们保护区的黑颈鹤和其他野生动物会越来越多。
愿这些大自然的精灵在这个环境幽静,水草肥美,山高林密,气候温和的广袤大地上无忧生活,在无垠的旷野中尽情翱翔。
本台记者李顺启赵睿
监制/鲁兴宇编审/张勇军
责编/诸银
编辑/任颖涵
赞赏